分享

让人闻风丧胆的“可怕的2岁”,你需要这份保命指南

 Karl 2019-07-20

蜜家2岁多的儿子最近总“找事”:

自己搭的积木倒了,哭;

鞋子没穿好,哭;

吃饭没用小猪佩奇的碗,哭;

让他洗脸,不洗!

让他换睡衣,不换!

……

“娃之前还是小天使,怎么过了两岁就变成小恶魔了?越大越不听话!”闺蜜一脸绝望地跟我抱怨。

我了然一笑道:“恭喜你!可怕的2岁到了。”

什么是可怕的2岁(Terrible Two)呢?

中国有句俗话说:“小孩子长到和桌子一样高的时候,麻烦就开始了。”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孩子2岁左右会迎来第一个叛逆期,这就是传说中的“可怕的2岁”。

2岁的孩子们会做什么?

婴儿时期的孩子还没有“自我”的概念,不能区分自己和外界,对他们来说,自己和妈妈就是一体的。

2岁左右是“自我意识敏感期”开始萌芽的阶段,孩子开始意识到“我”的存在,有了“我”的想法,不想再听爸爸妈妈的“指挥”。

关于可怕的2岁,婴幼儿发展专家王荣辉总结道:

明明做不到,却偏偏要“我自己来”;

“不”“不要”是口头禅;

热衷于唱反调,不让做的事偏要做;

地球是绕着他转的,不达目的就要哭的;

好动,搞破坏根本停不下来;

霸道、不愿意分享,“我的就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

人际关系恶劣,会推人、骂人、打人、咬人等;

有一百个奇思妙想,也有一百种哭的理由

……

自我意识觉醒后,2岁的孩子们会做什么呢?

1
三句不离“不、不、不”

“不”“不要”是宝宝最常挂在嘴边的话。

2岁的宝宝说“不”并不是表示拒绝,也没有对错之分。孩子说“不”一方面是在体验语言带来的威力,另一方面是通过这种表达来建立“我”的概念。

父母这个时候不要和孩子较真、让孩子在不触碰底线的范围内继续用“不”这个武器,过一段时间就会自然地过去了。

2
一言不合就是哭

2岁开始,孩子动不动就会开启“哭闹”模式,爸爸妈妈常常束手无策,“又开始了,刚消停两分钟”“有个能让孩子不哭的开关就好了,一哭就关掉”……

孩子哭闹其实是想获得更多的关注和理解。

宝宝常常会口是心非,明明想要那条蓝色的裙子,但她不说,直到你拿了一条花裙子,却开始哇哇大哭。

他们希望爸爸妈妈知道自己的小心思,这样会觉得自己是被回应和倾听的。

3
这是我的

2岁宝宝的世界里,只会把自己喜欢的东西都当成是“我的”。

记得侄儿2岁多的时候,特别喜欢绿色,他以为他喜欢的一切都是属于他的。

所以,只要家里有绿色的东西,他都会理所当然地说:“我喜欢绿色,这个是我的!”

有时候真是无奈又好笑。

4
我的事情我做主

2岁宝宝什么事情都要身体力行自己去做,来证明自己有这个能力,可又常常做不好。

一旦他们hold不住了,感受到挫败感,就会崩溃大哭,发脾气,这些行为在大人看来就是实打实的“作”了。

有一次表妹家的孩子出门非要自己穿鞋,结果跟鞋抗争了10分钟也没穿上,表妹急得要伸手帮忙,孩子说啥都不让,非要自己穿,表妹看时间来不急了没了耐心,说了孩子两句,孩子直接大哭,出门计划就这么泡汤了……

真是孩子自己做主,家长时常崩溃啊。

如何应对“可怕的两岁”?

其实,两岁以后的宝宝哭、闹、霸道、不讲理、自私、任性等,是正常现象,爸爸妈妈不用担心,这是孩子成长的黄金时期。

这个时期宝宝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只要家长好好引导,孩子会有很大的收获。

1
理解和接纳

当宝宝的叛逆让你想发火时,默念三遍:亲生的、亲生的、亲生的......

有研究证明,宝宝叛逆不讲理时,正是他需要被理解和爱的时候。

家长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让他能随意“闹”的空间。

他要自己穿衣服就自己穿;他想在地上滚就让他滚着;他把玩具弄乱,那就乱着吧……

记得孩子平静下来后,给他个抱抱。当孩子感受到他被理解和爱着,也会慢慢平静下来,学着控制情绪。

2
学会有效沟通,拒绝打骂吼叫

《妈妈是超人3》中有一期,幼儿园老师要妈妈和咘咘一起准备一首自我介绍的歌,她无视贾静雯的精心准备,无视妈妈的悉心教导,各种拒绝,甚至趁妈妈不备,擦掉贾静雯好不容易才写好的歌词,真是叛逆宝宝的典范。

之后咘咘在贾静雯唱到“一个可爱的妹妹”时,突然起身,一下子把波妞推倒在地。

那一瞬间,贾静雯是生气的,但她很快镇静了下来,抱起咘咘,柔声问她:“刚刚为什么要把妹妹推倒?”

咘咘知道自己做错了,也很愧疚,小声说:“因为我想抱妹妹,所以我把她推开。”

贾静雯没有斥责咘咘,而是给咘咘演示了一下什么样才是真的抱抱,并指出了咘咘错误的行为。最后贾静雯温和地把两个宝贝搂在怀里,家里的氛围马上就变得和谐甜蜜。

宝宝犯错时,打骂和吼叫都没什么用,我们要进行有效的沟通,语气坚定地告诉他该怎么做。

遇到宝宝打人、咬人、发脾气时,可以试试这样说:

宝宝自己穿不好衣服,很生气。可以跟妈妈说,我们一起想办法。
宝宝也想要这个玩具?可以和姐姐一起玩。
打了妹妹,妹妹也会很疼啊!宝宝也不喜欢被打疼,对不对?

3
用“选择”代替“命令

宝宝让妈妈抓狂,总是唱反调,根本不讲道理。因为他在用“拒绝”来和妈妈划分界限,所以,妈妈不要以自己的逻辑去“命令”宝宝,而是可以试着给他更多自主的选择权。

把“要不要穿衣服”换成“你要穿红色还是蓝色的衣服呢?”

把“要不要吃饭”换成“想吃饭还是吃面呀?”

心理学家认为,当孩子自己可以自由选择的时候,他们会最大限度内化自己的行为,并且对自己的选择赋予更多的责任,这样行动力也更强。

孩子的2岁其实并不可怕,把“为什么”“怎么办”变成“原来如此”“要这样做”,你还担心娃把你折腾的心力交瘁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