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真的知道什么叫带着爱放手吗?

 长沙7喜 2019-07-21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过孩子拖拉磨蹭的经历,我自己也有过因为孩子拖拉磨蹭,特别抓狂的时候。

那是我们家孩子刚开始上幼儿园的时候。在上幼儿园之前,我们家每天早上都是睡到自然醒的。所以上幼儿园之后呢,要孩子每天七点半起床,真的是很难做到。

那时候我惯用的做法就是:先喊他起床,喊几次,如果孩子还没有反应,就开始吼,吼了如果孩子还是不起,就强行把他拽起来穿衣服,穿完衣服如果孩子还是没醒过来,就会开始抓狂,有时候就会把他直接丢给爸爸,管我自己出门去了。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到,孩子拖拉磨蹭可能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孩子他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着急,这跟我们大脑皮层的发育有关系。脑科学的研究发现,负责计划和控制的前额叶皮层是要到25岁才能发育成熟,所以儿童时期的孩子还不完全具备管理自己时间的能力。

第二个原因,是家长对孩子的事情控制的多了,孩子感觉被逼无奈,用拖拉磨蹭的方式来消极对抗,比如说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还要额外增加作业内容。

第三个原因,是孩子相关的生活学习技能不熟练,孩子的技能是跟他的年龄相匹配的。3、4岁的孩子穿衣服就需要10分钟,刷牙需要5分钟,但是心急的爸爸妈妈觉得太久了,或者要赶着出门时间不允许,就会不停地催促、甚至包办帮孩子做,孩子的技能得不到训练,看起来就会越来越磨蹭。

针对这三个原因,也有三招解决的办法。

第一招是给孩子提供有趣好玩的有限制的选择,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第二招是用启发式提问引导孩子自己思考解决问题,把责任还给孩子。

第三招是带着爱放手,给孩子学习和锻炼生活技能的机会,当看到孩子一点点的进步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在晚上的集中学习时,有位妈妈说,他们家的孩子已经12岁了,在数学方面有些吃力,平时在写数学作业的时候就会拖拉磨蹭。

妈妈看到孩子皱着眉头对着几个数学题迟迟不动笔,就有点着急,她想试着引导孩子自己找到解决的办法,而不直接给出主意,因为她觉得初中的孩子还有一年就面临住校了,她想让孩子学会靠自己,不要依赖妈妈。

孩子觉得自己已经想了很久依然不知道怎么办,好不容易妈妈看到自己了,她就像抓住一棵救命稻草一样,希望妈妈能帮助自己,但妈妈却总是要自己想办法,她觉得很无助,甚至有点抓狂。

在这个过程中,妈妈想放手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但孩子却并未因为妈妈的放手,而感受到价值感,甚至还因为妈妈的放手,而感觉不到归属感。

那到底怎么做才是带着爱放手了?我们需要做到这几点。

1、花时间训练

孩子从任何一个不会做的事情到自己独立完成,需要多次的训练才能习得技能。

比如孩子的数学作业,每天上完课要完成作业的时候,先帮孩子复习检查当天学习的内容是否已经掌握,如果没有掌握的部分,怎么样帮助孩子补上。

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教会孩子先自己独立完成,不懂的部分从书上找答案,再不懂就求助网络、老师、同学,帮孩子建立起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渠道。

2、相信孩子从错误中学习

帮助孩子建立起了做作业的流程,并有了解决难题的工具和渠道,就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完成,可能一开始孩子并不能完全达到我们的期待,依然会有完不成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提醒和引导,相信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

3、慢慢放手

说到慢慢放手,就是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阶段安排不同的训练任务,从简到繁,从易到难,让孩子先体验一个个的小成就,增加孩子的自信,比如,刚开始有60%的作业能独立完成,再到80%,90%……这样让孩子不觉得难以完成而丧失自信。

相信每个家长都是爱孩子的,我们给孩子的爱,要有力量,能带来孩子的能力感和价值感,才是真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