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痛

 昵称57640278 2019-07-21
胃痛
指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又称胃脘痛。
因近于心窝部,古人古集里称"心痛,心口痛"为胃痛,与真心痛要区别开,真心痛是心痛。

病因病机→

胃痛的发生主要是胃失和降,气机郁滞引发"不通则痛",或胃失温煦,濡养引发"不荣则痛"。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

因素:
1:外感寒邪→内犯于胃,胃气逆乱(受外界寒邪,环境所致)
2:饮食不节,或过食生冷,或过食肥甘辛辣→寒积胃脘,致使胃阳被遏,气机郁滞,或脾运失调,食滞不化,或湿热内郁,胃失和降(损及脾胃,寒损及胃阳,肥甘厚腻导致脾运失调,内生痰饮,湿热损及胃津)
3:情志不畅,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胃,气机阻滞,(肝的疏泄来调节胃的和降,肝失疏泄也就导致了胃的和降也不正常)
4:素体不足,劳倦过度,饥饱失常,或久病,或劳倦内伤,或久服香燥之品→中焦虚寒,胃失温养,或脾胃受损,使脾胃虚弱,或耗伤胃阴,胃失濡养,导致"不荣则痛",(导致脾胃的功能失常,胃失所养)
5:胃痛初起,多因气机阻滞,气滞日久,→则可导致气滞血瘀,脉络受损。(因气滞或因其它原因导致血瘀,血瘀于胃络而发)

主症: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常伴有痞闷或胀满,嗳气,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

虚证:
病症长,痛处喜按,饥则痛甚,纳后痛减,为特点
1:胃阴亏虚→胃脘灼痛隐隐,嘈杂似饥,食少口干,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属胃阴虚证,虚热证,表现为饥而不欲食)
2:脾胃虚寒→胃脘隐痛,绵绵不休,空腹为甚,得食则缓,喜温喜按,泛吐清水,神疲纳少,手足欠温,大便溏薄,舌淡,脉沉细(属胃虚寒证)

实证:
病症较短,痛处拒按,饥时病缓,纳时痛加。
1:肝胃气滞→胃脘胀痛或攻窜胁背,嗳气頻作,喜长叹息,每遇情志不畅而痛作或痛甚,舌苔薄白,脉弦(情致不舒伤肝,肝的疏泄失常后,导致胃失和降)
2:寒邪犯胃→胃脘冷痛爆作,呕吐清水痰涎,胃寒喜暖,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苔白,脉弦紧(胃的实寒病症)
3:胃热炽盛→胃脘灼痛,病势急迫,嘈杂吐酸,心烦,口苦,舌红,苔黄,脉数(胃的实热病症,胃气不降时,心气也不降,出现心烦,属实热证,表现为消谷善饥)
4:食滞胃肠→胃脘胀痛,嗳腐吐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畅,舌厚腻,脉滑(积食所致,如积食在胃脘可以按内关吐出积食,如积食已经到达小肠,则需要消食倒滞自大肠排出)
5:淤阻胃络→胃痛如针刺,或如刀割,痛处固定,拒按,或大便色黑,舌紫暗,脉涩(胃痛点每次都痛在同一个位置,胃中的血液经过小肠大肠排出体外时就成了黑色。)

治则→理气,和胃,止痛
主穴:中脘、足三里、梁丘、内关、公孙

注:内关、公孙两穴为八脉交会穴,和其它穴位同扎针时,在一定的时辰时会使气血紊乱致其它病症,故这两个穴位单用,等止痛后,拔针再扎其它穴位)

配穴:
虚证:1:胃阴亏虚(养阴益胃)
三阴交、太溪(不可艾灸)
2:脾胃虚寒(温中散寒)
气海、神阙(艾灸效果好)
实证:
1:肝胃气滞(疏肝解郁)
太冲、行间
2:寒邪犯胃(温中散寒)
梁门、胃俞
3:胃热炽盛(解郁泻热)
内庭、行间(不可艾灸)
4:食滞胃肠(消食导滞)
下脘、内庭
5:淤阻胃络(行气活血、化瘀通络)膈俞、血海、气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