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食、消化不良本身不是一种病,积食是百病之源,可以引起发烧咳嗽、便秘腹泻,恶心呕吐,咽喉肿痛等病症。积食最常见的9个表现是: 1、舌苔厚腻,全部变厚或中间变厚 2、口臭难闻,难闻程度由积食严重程度决定 3、食欲下降,食物堆积在胃部没有胃口 4、肚子鼓,腹部胀满,睡觉不踏实; 5、大便干硬,特别臭,有酸腐的味道,像臭鸡蛋一样,有的会腹泻 6、呕吐,一吃东西就吐 7、嗳气,也就是打饱嗝、打嗝 8、容易手心发热,甚至出汗 9、免疫下降,易发烧感冒 如果是6个月以内纯乳类喂养的宝宝,消化不良的表现会有大便带奶瓣、大便酸臭、有泡沫、胀气、不爱喝奶、吐奶、拉肚子等等。 以上是比较常见的积食和消化不良的表现,如果不马上改变饮食习惯的话,积食就会伤到脾,将会严重地影响营养吸收,孩子会发育迟缓、面黄肌瘦,不爱吃饭,经常烦躁啼哭,晚上睡觉不安稳。 一、5个简单的食疗方法1、白萝卜水 白萝卜含芥子油,可促进肠胃蠕动,适合大便干、腹胀、有口气等,可把白萝卜切成块,放在锅里两碗水煮成一碗水即可。 2、山楂水 山楂可消食化积,主要用来消化肉食,给宝宝喝不可以泡太酸,建议至少一岁以后再喝。 3、消食萝卜汤 白萝卜60g切薄片、山楂片10g浸泡20分钟清净,锅中加600ml左右的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继续煮10~15分钟。 这个做法是不是非常地简单呢,熬好之后就可以取出来给宝宝喝啦。这道饮品只适合喝汤,里面的食材不要吃哦。适合八九个月以上宝宝,适合对文中食材不过敏的宝宝。 如果宝宝脾气大,腹部胀满,上述方都可加3年以上陈皮3g一起熬水喝,陈皮含温和挥发油,可促进消化液分泌,有理气健脾之功。 4、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炒鸡内金 因为自然界向来有着“一物降一物”的规律,所以要分析婴幼儿的食物,看看可能是那些情况造成的积食。比如早早添加不容易消化的自制米糊是一个可能的因素。米糊是大米制作,所以,最好的治疗药物就是:谷芽。因面食添加不当引起的问题,则要选择:麦芽。因肉类造成的积食,中医常用的药物是山楂。 古代名方可选择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炒鸡内金,再加一味陈皮也很好。儿童每样药用6-10克,具体多少根据孩子年龄和积食程度自行决定。 鸡内金就是鸡胗里面的一层膜,是鸡肉的一部分,鸡内金是比较神奇的东西,它具有消积化食的作用。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吃的食物,而且还不是让您直接都吃了,而是熬水,喝这个水而已。 5、保和丸等 积食严重一些,药店有大山楂丸,还有保和丸和王氏保赤丸,保和丸、大山楂丸等都是消食导滞药,不是健脾药,好了就不能再吃了,小儿病辨证对了一般用药两三天就会改善,如无改善说明不对症应停药。脾胃虚弱、经常反复积食、经常腹泻的小儿积食,应慎用消食药物,请咨询中医辨证处理。 二、小儿推拿调理积食方案民间有句俗语,“内火盛,感冒生”,及时灭火宝宝就不容易感冒。如果宝宝在平时的饮食中油脂、各种零食摄入过剩,都可以形成“内火”,内火造成免疫功能低下,遇到外寒或感冒病毒,就会容易引发感冒。 调理思路以消食导滞为主,如果妈妈奶奶喜欢小儿推拿,但不会操作手法,可以私信我输入积食保健手法,看视频供参考哦~ 1、顺八卦5分钟左右 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行滞消食,很适合脾虚经常积食的孩子使用。 2、揉板门5分钟左右 为胃全息反应点,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多用于防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 3、清大肠5分钟左右 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多用于治疗便秘、食积等症。 4、推四横纹5~10分钟 为改善积食等问题的要穴之一。用拇指桡侧缘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称为推法。 5、清天河水5~10分钟 从腕横纹中间推到肘横纹中间,有清热之功。 6、下推七节骨3分钟 向上推温阳止泻并治脱肛,向下推治便秘等症,推约100-300次。 7、捏脊(积)7~9遍 参考视频:只要妈妈奶奶每天捏一捏脊,孩子会体质变强,越来越健康、聪明! 在我的【小儿推拿学习圈】里交流,很多妈妈亲自上手,宝宝已经受益了。前几天这位妈咪分享: 每天都妈妈在圈里分享收获。我一直在说:妈妈早一天学好小儿推拿,宝宝早一天受益!在圈里有视频手法操作更直观,以免取穴不准出现失误。 切记:积食是百病之源,一定预防为主,尤其是幼儿一定要少吃肉!一定要少吃肉!一定要少吃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