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壶城识旧·覃连芳

 gxzenggx 2019-07-21

    马鞍山的北麓,有座在本地名气较大的古刹——始建于唐,鼎盛于宋,号称“广右第一”的灵泉寺。第一次看到寺门处的一幅楹联时,着实令我眼睛一亮:

      劝善千秋,碧水苍山遗古寺,

      慈悲万类,丹霞白露听疏钟。

    文字固然是好文字,但更亮点的地方,在于楹联作者:覃连芳。

   哪怕是对民国军事史再陌生的朋友,想来都不会不知道桂系部队。而桂系诸将中,时人认为作战最勇猛的,有两个人。一个叫廖磊;另一个,就是覃连芳。这事当然见仁见智,但覃在军中并非碌碌之辈,则是肯定的。

  说起来覃连芳算是老革命了。辛亥时就在武昌和清军干过仗。后来几经辗转,投入到李宗仁帐下。民国十五年(1926)国民革命军北伐,覃在江西与孙传芳军作战时表现突出,开始崭露头角。后积功升至第7军副军长。要知道第7军被誉为“钢军”,是桂系部队的头等主力,要是没两把刷子,是断不可能升到这个位子的(另一支部队,第4军,被誉为“铁军”。因为“叶挺独立团”的关系,可能大家更熟悉)。

     民国二十六年(1937)抗战军兴,覃担任国民革命军第31军131师师长(这个师后来的师长也很有名,柳州仔阚维雍,1944年守卫桂林时殉国);次年4月,参加李宗仁指挥的徐州会战。8月,覃担任由广西民团新编组而成的国民革命军第84军军长,在武汉会战外围的广济战役中与号称日本陆军战斗力最强悍的部队--第6师团血拼多日,伤亡极为惨重,给日军也造成严重损失。

    强调一下,第6师团是日军战前17个常备师团之一,是参与南京大屠杀的主要部队,当时的师团长叫谷寿夫。该师团1944年覆灭于太平洋战场布干维尔岛。因为成军时其成员大多数来自于熊本市,又称“熊本师团”,就是后来作为桂林友好城市的那个熊本。能硬扛这支部队,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傲人的荣誉。

    覃连芳这个柳江仔和飞将军李广有点像:悍勇能战、体恤士卒,部下都乐于效命。但就是脾气傲,除了李宗仁,他对每一位上司---廖磊、李品仙,甚至白崇禧都不放在眼里。最后被解除军长职务、脱离桂系,跟这个都有很大关系。

    覃连芳曾率部驻扎柳州,在柳州留下很多典故。柳侯墓的重建、罗池的修整、柳侯公园里的原“国民革命军第7军阵亡将士纪念碑”、鱼峰山的“钢军亭”、柳石路……都和他有关。他在柳江桥头的故居,曾经是柳州最高的建筑。我读小学的时候长辈们还向我津津乐道。可惜了,八十年代末的时候被拆掉了。柳州的历史文化资源本来就少,讲来讲去基本上就是老市长柳宗元,对于当年的拆楼举动,我只能讲这估计是跌对头了(幸好,罗池路的廖磊公馆还没拆)。

1966年时的柳州,相片中最高的建筑就是覃的故居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柳州,覃的故居雄镇柳江桥头

覃连芳故居正面照

    看相片,覃连芳长得还是蛮靓仔的。虽然是行伍出身,但和民国时期的很多军人一样,并不是个“粗人”。诗、文都比较来得,今天桂林王城的独秀峰上,都还刻有他的两首悼亡诗。灵泉寺的门联,出自他的手笔,也就不奇怪了。

覃连芳的书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