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哲理经典语录100句: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时宝官 2019-07-21

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

名句的诞生

叶公子高1将使于齐,问于仲尼曰:“王使诸梁也甚重,齐之待使者,盖将甚敬而不急。匹夫犹未可动,而况诸侯乎!吾甚栗2之。子尝语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3不道以懽4成。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5;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6。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吾食也,执粗而不臧7,爨8无欲清之人。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9与!吾未至乎事之情,而既有阴阳之患矣;事若不成,必有人道之患。是两也,为人臣者不足以任之,子其有以语我来!”

——人间世

完全读懂名句

1﹒叶公子高:楚大夫,为叶县令,僭称公,姓沉,名诸梁,字子高。2﹒栗,恐惧害怕。3﹒寡:很少。4﹒懽:音huān,同“欢”,喜乐的样子。5﹒人道之患:人为祸患。6﹒阴阳之患:阴阳失调。7﹒臧:音zānɡ,美善。8﹒爨:音chuàn,动词,烧煮食物。9﹒内热:内心焦急燥热。

叶公子高将出使齐国,于是请教孔子:“楚王派遣我出使齐国,担负责任极重。齐国对待使者表面上虽然恭敬,事实上拖延行事。一介平民百姓都难以说服,更何况是说服诸侯,我实在非常恐惧。您曾经告诉我:‘无论小事或大事,很少能不依循道而轻松完成。事不成,会有人为的祸患,事若成,会有忧喜交集、阴阳失调之患。事成或者事不成,都可以没有忧虑,就只有有德之人能够办到。’我饮食粗疏,不求精致,食物不做过度烹煮,是清心寡欲之人。如今我早上受命,晚上就须饮用凉品,因为我内心燥热不已!我尚未上任就有阴阳失调的现象,事情如果真不成功,必然会有人为灾祸。无论是阴阳之患或者是人道之患,我身为人臣不足以担负这两种灾祸。您能不能教导我呢?”

名句的故事

一般凡夫俗子,面对突如其来的重任,不免患得患失,一时方寸大乱,身心失调。但看中国稗官野史,如叶公子高处在“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的英雄志士多如过江之鲫。反之,则有某些娴熟老庄思想的政治大家,能够无为而为,东晋谢安便是一例。

一日,谢安与支道林、王羲之、许询等人泛舟游海。当风起浪涌之际,支道林、王羲之等人皆面露惊恐,高呼返航,而谢安却还神情自若地吟诗,船夫见谢安如此闲适,也就继续前行。直到风急浪猛,所有人都离座走动喧闹,谢安才缓缓说道:“莫非要回岸去?”众人立词即呼应。谢安的镇定,于此已能略窥一二。

简文帝驾崩后,桓温埋伏壮士设宴,广邀文武百官,想藉此诛杀谢安、王坦之。王坦之非常恐惧,问谢安如何是好,谢安神情未变,说:“晋室存亡,在此一行,两人相偕前往。”王坦之的恐慌一览无遗,惊慌失措,倒执笏(手板),汗流浃背。相反地,谢安则举止从容,在筵席上发出洛下书生的吟咏声,朗诵起嵇康《赠秀才入军》诗:“浩浩洪流,带我邦畿。”桓温惊叹谢安的旷达安适,也就知趣要左右壮士退下。

历久弥新说名句

叶公子高说其“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内心的焦急烦躁迸发出来,所显现的就是阴阳失调,患得患失。无独有偶,魏晋南北朝“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平素放浪不羁,在《咏怀诗》第三十三中悲然说道:“一日复一夕,一夕复一朝。颜色改平常,精神自损消。胸中怀汤火,变化故相招。万事无穷极,知谋苦不饶。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这种日复一日精神上的耗损使得阮籍“胸中怀汤火”,炙热难熬。然而面对官场乱局,只能怪诞以对,终日饮酒,面对最确实的自己,明明白白就是“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的郁结了。

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写给先生的遗书中曾说:“我想告诉你你给了我彻底的快乐。谁也不可能给得比你多。请相信这个事实。可是我知道我熬不过这一趟:我在浪费你的生命。我说的是这次精神失常。谁说的话都劝不了我……”(董桥译)这个带着某种神经质、一直活在焦虑中的女作家,整个精神高度集中在她的写作世界里。面对外在世界与内在理想世界的两极化,在生命冲突的苦役中,无法自拔超脱,最后,伍尔芙走进河流,自杀结束她认为失败的一生。

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名句的诞生

曰:“已矣,吾固告汝1曰人将保汝,果保汝矣。非汝能使人保汝,而汝不能使人无保汝也,而焉用之感豫2出异3也!必且有感4,摇而本才5,又无谓也。与汝游者,又莫汝告也,彼所小言,尽人毒也。莫觉莫悟,何相孰6也!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敖游,泛7若不系之舟,虚而敖游者也。”

——列御寇

完全读懂名句

1﹒汝:你。2﹒感豫:讨人欢心、喜爱。3﹒出异:表异、与人不同。4﹒感:同“撼”,撼动。5﹒摇而本才:动摇了本性。6﹒相孰:相熟悉、相亲爱之意。7﹒泛:飘然貌。

伯昏瞀人说道:“算了吧!我已经告诉你说人们将会归向你,现在果然依归于你。不是你能使人心向于你,而是你无法不使人不归附于你,你何必这样为了引人喜欢而表现得与众不同呢!一定是有什么动摇了你的本性,这又是无谓的事情。跟你一块的人又不告诉你,他们只会说着微琐的言论,尽是毒害人的。不能觉悟,怎能相爱呢?智巧的人忧劳,不用智巧的人无所求,只要饱食遨游,飘然像只无所牵绊的船,虚心广纳地遨游。”

名句的故事

列御寇是先秦时期的重要哲学家,其思想对后来道家影响很大,有关他的记载多保留在《庄子》与《吕氏春秋》两书中。现今《列子》一书,但经考证为后世托名而作,《列御寇》的篇名系取自首章前三个字。

本篇名句故事缘起于伯昏瞀人与列子的对话。列子出访齐国却半途而返,遇到伯昏瞀人,后者问他为何返回,列子回答:“吾惊也。”伯昏瞀人再问为何,列子说他在路途上吃饭时,有半数的餐店都免费招待,让他讶异。伯昏瞀人反问列子何须惊讶,列御寇说,如果连下层没赚多少钱的百姓都对我如此友善,更何况是齐国的君主呢?“身劳于国而知尽于事,彼将任我以事而效我以功,吾是以惊。”友善的背后,其实是想要列子更尽心力于国事中,这对他来说压力沉重,故放弃与齐国君主会面折返家中。伯昏瞀人听了淡淡说道:“善哉观乎!汝处已,人将保汝矣!”(你真是会观察呀!等着看吧,人们未来将会归向你的。)

后来列子果然出名,门庭若市,伯昏瞀人再次来访,看到此情况转头离开。列子接到门僮通知,连鞋子也来不及穿就赶忙拦下伯昏瞀人,伯昏瞀人于是说出本篇名句之建言。

历久弥新说名句

对伯昏瞀人来说,看到列御寇如此精于观察,实内含机心,权术计谋蕴藏其中,故叹道:“非汝能使人保汝,而汝不能使人无保汝也。”当前拥护者乃基于列子刻意地雕琢自己的行为,媚合他人喜爱。伯昏瞀人批判这种有意的谋合大众口味,人们只是被列子表象所愚弄,事实上并非列子本身有什么特色足够吸引他们。因此,伯昏瞀人才会劝列子:“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越工于心机,越想谋取事物的人将只会疲劳、忧虑,只有不用智巧的人能随心所欲、无所强求,进而能饱食终日、遨游天地。

伯昏瞀人所言的“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确实有其道理在,越是聪明的人越是工于机心,越是想有所表现,只有清静无为、淡泊寡欲之人才能恬适地活在当下。六祖禅宗慧能也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机巧对佛道两家而言都是要去除的烦恼,唯有减少欲望、机心才能让自己原本的状态得以悟道。更何况对伯昏瞀人来说,列子之所以德高望重,并非自己真有可取,真能使人“保”他,与其要苦心经营,还不如放弃世俗一切,当个无所求、遨游四海的人。

然而这种出世态度与积极入世的儒家背道而驰。从孔子以来,孜孜不倦劝勉有志者皆须以治国经邦为业,让百姓安和乐利,如曾子所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换句话说,对儒者而言“巧者劳而智者忧”是必要的。孟子也曾经说道:“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有能力之人做的就是管理人、为人谋福利的事业,被管理的人就只能提供劳力、尽其本分而已。孟子这种说法充分带着士大夫的优越感,对于“无能者无所求”之人,就只能规范治理,为他们谋取更好的未来。传统士农工商的社会,将士大夫置于顶端,尊重且推崇的原因皆在于儒家思想中“任重道远”的使命感。因此对他们而言,所谓“巧者劳而知者忧”,反而是他们汲汲营营且引以自傲的身份。

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

名句的诞生

曾子居卫,缊袍无表1,颜色肿哙2,手足胼胝3。三日不举火4,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5,纳屦而踵决6。曳纵7而歌《商颂》8,声满天地,若出金石9。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让王

完全读懂名句

1﹒缊袍无表:“缊袍”指以旧絮或碎麻外罩布面做成的袍子,表示粗恶的衣服;“无表”,指衣服表层破烂。2﹒肿哙:虚浮,浮肿。3﹒手足胼胝:“胼胝”,音piánzhī,手脚因长期劳动摩擦而生的厚茧,比喻极为辛勤劳苦。4﹒举火:生火煮饭的意思。5﹒捉衿而肘见:“衿”通“襟”,拉整衣襟就看见手肘,形容人衣衫破败,不足蔽体。6﹒纳屦而踵决:“屦”,音jù,鞋子;踵,足后跟。“踵决”指因鞋破而脚跟突出。7﹒曳纵:或作“曳屐”、“曳履”、“曳杖”。曳,拖曳。8﹒商颂:《诗经》三颂之一。共五篇。旧说以为殷诗之遗。9﹒金石:指钟、磬等乐器。

曾子住在卫国,絮衣外表破烂,面色浮肿,手足生茧。三天没有升火煮饭,十年没添制过新衣,想正戴帽子时帽带却断了,拉着衣襟手肘便露了出来,穿着鞋子脚跟就跑了出来。但他拖着破鞋,口吟《商颂》,歌声充满天地,好像金石乐器演奏一样。天子不能使他为臣,诸侯不能和他交朋友。所以养志的人忘了形骸,养形的人忘了利禄,求道的人忘了机心。

名句的故事

曾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人。为孔子晚年所收学生,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相传孔子孙子思曾受业于曾子,据说曾子作《孝经》,《大学》也是他的著作。后人以孔、曾、思、孟作为儒家心性的传承,尊称曾子为“宗圣”。

《说苑·立节》篇载:“曾子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曾参辞而不受。他说:“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在与政治权势的交往中,只有不受才能保持着无私无畏、抑而不从的态度。《韩诗外传》记载曾参50岁时,“齐聘以相,楚迎以令尹,晋迎以上卿,皆不应命。”在当时“礼崩乐坏”的形势面前,曾子的态度是“天下有道,则君子欣然以交同;天下无道,则衡言不革;诸侯不听,则不干其士;听而不贤,则不践其朝。”(《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不屈从、不苟合,基本上可以说是儒家对待政治权势的态度,对政权的批评有清醒的批评。

然而选择拒绝入仕从政,生活上便因经济窘迫而遭遇穷困,然而孔子《论语·里仁》曾说:一个士既有志于求道,还觉得自己恶衣恶食为可耻,那便不足与议了!所以在这一点上,曾子可说是谨守师教的好学生。

历久弥新说名句

唐代古文家韩愈的《送王秀才序》,文中说到他年轻时读隋唐隐逸诗人王绩的《醉乡记》,觉得隐居者应该看淡出世,怎还会嗜酒而有不平之言,岂真懂得隐世之道?等到读阮籍、陶渊明的诗作,才知道他们虽然困顿失志,不愿与世人接触往来,但内心仍未能真正平静,乃是有所托而逃。像颜渊、曾子虽然生活贫穷困苦,但他们以孔子为师,努力进取都来不及了,哪还有时间理会外在世俗的荣辱,或藉酒来麻痹自己呢?所以韩昌黎为士人怀才不遇而感到悲叹。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如颜渊、曾子般,有幸以孔子为师,故颜渊引《孟子·滕文公上》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虽然无可师之人,仍可以尚友古人。

宋代欧阳修在《与尹师鲁第一书》中曾说:“每每看见前代有名的人,在居官论事时候,常常情感激动,一副不怕死模样,很像懂道义的人。但等到贬官受罪时,便忧愁埋怨叹气,满腹无法忍受的穷愁,表现于文字之中。内心的欢喜忧愁,和一般人也没两样。即便是韩文公也不免有这毛病。”可见要能克服人生逆境,身处贫穷而毫不动心,并非容易。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古人认为文人越穷困不得志,写出的诗文越好。所谓“诗愈穷则愈工”,所以诗人的不幸,也许是其后广大读者的幸运。

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

名句的诞生

禹趋就下风1,立而问焉,曰:“昔尧治天下,吾子立为诸侯。尧授舜,舜授予,而吾子辞为诸侯而耕,敢问,其故何也?”子高2曰:“昔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3,不罚而民畏。今子赏罚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乱自此始矣。夫子阖4行邪?无落吾事5!”俋俋6乎耕而不顾。

——天地

完全读懂名句

1﹒趋就下风:下风,犹下方,下位。禹趋就下方,不敢居于上方,表谦虚也。2﹒伯成子高:伯成,复姓。此为虚构之人物。3﹒劝:奖励,鼓励。4﹒阖:他本或作“盍”,何不。5﹒无落吾事:落犹废;事,指农事。此句指不要打扰我耕作之事。6﹒俋俋:音yì,低头耕田的样子。

禹去看伯成子高,他正在田里耕种。禹走到下方,站着问说:“从前尧治理天下,先生位为诸侯,尧传位给舜,舜传位给我,而先生却辞去诸侯职位来耕田,请问是为什么呢?”

伯成子高说:“从前尧治理天下,不必行赏人民便能向善,不必刑罚而人民便能戒恶。现在你虽行使赏罚,然而人民却不仁爱,德行从此衰落,刑罚从此建立,后世的祸乱从此开始了。先生为什么不离开呢?不要耽误了我耕作的时间!”于是便低下头耕田而不管他。

名句的故事

尧、舜是古代的帝王名号,相传尧在位多年后,传位给舜,舜再传位给禹,而他们选择接班人的标准是依据个人的德性、能力,及其他臣民拥戴与否。这种选贤与能、传贤不传子的行为,古人称之为“禅让”。

至于大禹,则是古代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的创建者,同时禹传位给其子启,历史上亦认为传子制度确立于其时。《孟子》一书中曾记载孟子的学生万章问说:“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的批评,可见在古代帝王的传说中,有关禹传子不传贤的争论便一直存在,唐代古文家韩愈亦曾撰写《对禹问》一文讨论此一问题。

《庄子》书中关于大禹故事的传述,便是立基于此背景。文中认为在尧舜时代的政治,是“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即人民能自动自发地行善及遵守法令,而其原因在于在位者德政感召,而非用政治及法律上的奖赏与刑罚去劝诱与恫吓人民。《论语》中亦曾记载孔子的话:“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虽然尧舜其人与此种制度是否于古代真实存在,学者间颇有争议,但不失为古代政治理想中一种美好的制度,也成为学者批判现实政治的思想来源。

历久弥新说名句

汉代著名学者贾谊在《过秦论》一文讨论秦代快速灭亡的原因,总结为:“仁义不施,攻守异势。”即秦国利用强大之武力及东方各国间之矛盾,经过数代的努力而统一中国,却不懂得治理天下,不能专恃严刑峻法及武力之镇压,施政若不能得民心,以稳固的伦理支撑,政权终究不能长久维持。故为政者虽不能皆如传说中之尧舜,但能否施行仁政,获得民心之支持,仍是政权能否长久存在的一大考验。

然而,尧舜虽为传统中圣王政治理想之代表,现实政治中是否能完全依循德治治国?《三国志》记载诸葛孔明辅佐刘备治理益州,孔明刑法峻急,益州臣民颇多怨言。法正便劝谏孔明,秦国无道失政,汉高祖入关,约法三章,得民拥戴,期待孔明能改弦易辙。孔明回答,益州故主刘璋个性愚弱,靠恩惠邀结臣民,然而“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残;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最后刘备才能取而代之。

为了记取教训,有效治理益州,孔明方才改变为政方针,重视法治,因为“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赏罚不流于形式,都能发挥其实际的效用,对政治风气的改善,亦有其助益。

故史家评论孔明治理下的蜀中,“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正如孟子曾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可见政治是一门高深的艺术,非专恃一说便足以行。

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

名句的诞生

黄帝曰:“无1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2始安道,无从3无道4始得道。”

——知北游

完全读懂名句

1﹒无:去除。2﹒无处无服:处,居处;服,从事,引申有行动、作为的意思。处和服在这里都有“安于”或“信于”的意思。3﹒从:跟从,在这里解释为盲从。4﹒道:道路、途径,这里是跟从于自以为的道。

黄帝说:“去除过度的思想和考虑才能明白道,不安于某个局限的场所、不耽溺于修炼作为才能安于道,不去盲从跟随自以为的道,才能够得到真正的道。”

名句的故事

庄子虚构的人物——知,心中一直存在着疑惑:道要怎么思量考虑才能得知?要如何安排居住的环境、如何过日子才能安于道?又要用什么途径和方法,才能够得道?于是他在北方游历的时候,每见一人,便想要向对方询问这个问题。他首先遇到了无为谓,但无为谓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知没有得到答案。然后遇到狂屈,狂屈心里想回答这个问题,但话到嘴边就忘记了,知仍旧没有得到答案,最后只好求助于黄帝。黄帝告诉知:“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知才总算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黄帝和知明白了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但无为谓和狂屈不明白。究竟明白与不明白之间,谁才是正确的呢?黄帝又说:“彼无为谓真是也,狂屈似之;我与汝终不近也。”因为明白道的人是不说出来的,说的人其实根本不明白道。黄帝自认为和知一样,都是不了解道的人,这样的人才能够描述道、钻研道;狂屈可以说是接近了道,还没有完全明白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因此他想要描述道,却仍旧无法说出口。至于无为谓,他才是真正明白道的人,所以他不知道该怎么说,因为他本身就已经完全融入于道之中了。这样的境界,其实就如同《老子》中的:“道可道,非常道。”道是无法描述的,可以形容得出来,那就不是真正的道了。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无”虽然是“去除”的意思,但不是真的要人不去思虑、行动,而是要消除对一切事物的过度执著,而顺应本心,“无思无虑”、“无处无服”、“无从无道”,才能由执著的困境中解脱,得到真正的自在逍遥。

历久弥新说名句

面对道的虚无,庄子展现出来的不是屈于宿命的悲凉,而是安于命运的处之泰然。他说:“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在《大宗师》中又说:“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这样的人生思维,被魏晋名士所吸收,转换成为另一种面对生命的态度。

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喜欢饮酒,藉由醉酒而逃遁于魏晋混浊的世俗之间。他曾写了一篇《酒德颂》,其中提到他痛快饮酒至叉开双腿蹲着,将头枕在酿酒的酒糟之上,姿态狂放不已,然后感觉到“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对于自然世界的雷霆之声、泰山之形以及寒暑冷暖、利欲感情,完全都不动于心,观看万物,也觉得它们纷纷扰扰,像是漂浮在江海之上的浮萍一般。

而同样是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在南朝宋刘义庆所编纂的《世说新语》中的《伤逝》里记载,他因为丧子之恸,悲伤得克制不住情绪。朋友山简前来吊问,看王戎悲伤的样子,于是劝慰他:“孩抱中物,何至于此?”孩子不过是怀抱中的物而已,不需要如此悲伤,理性的山简所持的显然是“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的思想。但王戎回答他说:“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圣人超越了情感的束缚,没有喜怒哀乐,一般的禽鸟动物则是不懂得这样的感情。对于情最为珍重的,就是我们这类的人啊!山简听了,竟然比王戎还要伤心。

根据这则记载中对于情的三种层次,对照面对知问道时众人的反应:无为谓已经属于上层的圣人对于道的理解了,因此不动于心;而还不及于道的知,则是亟欲厘清观念,也正是“情之所钟”的中间之辈。

周将处夫材与不材之间

名句的诞生

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1;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夫材与不材之间。”

——山木

完全读懂名句

1天年:自然的年寿。

弟子问庄子道:“昨日遇见山中的大树,因为不成材而能终享天年,如今主人的鹅,因为不成材而被杀掉;先生您将会把自己放在什么样的位置呢?”庄子笑道:“我将处于有用和没用之间。”

名句的故事

有一天,庄子与弟子在山中散步,看见一棵枝叶茂密的大树,树的旁边则站了一位砍树的工人。这位砍树的工人只是静静站着,并没有打算砍伐这棵树。庄子觉得很奇怪,工人便告诉他这棵树木没有用处,所以不必砍。庄子当下了悟地说:“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这棵树木因为它无法成为好的木材,所以逃过不被砍伐的命运、可以安享上天给它的岁数,直到老死。这也就是成语“木尽天年”的由来。

接着,庄子一行人离开山林,来到友人的家中做客。庄子的朋友很高兴他的来访,于是要僮仆杀一只鹅来款待客人。僮仆听后便问:“要杀会叫的,还是不会叫的?”主人马上说:“杀那只不会叫的。”隔天,庄子的弟子便请教他“材与不材之间”的道理。庄子以他深邃的智能告诉弟子,他将选择在两者之间。

这是一则非常有深意的寓言故事。成材也好、不成材也好,都有可能为自己带来杀戮之祸。事实上,万物的用与无用,都主观地取决于人的选择;唯有人自己可以主宰自己,因此,庄子选择处于两者之间,取其“中庸”与不偏不倚,这也就是他的“逍遥之道”。

历久弥新说名句

庄子处于“材与不材”之间的道理,即是道家学说中一种保全自身的方法。太凸显自己的“有用”,可能会功高震主,惹来杀身之祸。太显得“无用”,也可能招来提早淘汰出局的命运。由于道家思想诞生于春秋战国时代这样的乱世,“中间路线”就是他们在乱世中的生存法则。撇开乱世不谈,这又是一种追求行为自由、不受物欲约束的修养之道,也让自己从功名利禄中解脱,以达到最后的逍遥无为。

宋朝词人辛弃疾,原本是一个抗金的武将,但在战争之后,无法获得朝廷的重用,只好自号“稼轩”,感受庄子的道行,《鹧鸪天》说:“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意思是说,他要在平淡当中找到自己生活的乐趣,要选择在有用与无用之间,让自己顺心地度过此生。

唐朝诗人白居易也抱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心态,当他无法施展政治理念时,只能安慰自己:“虫全性命缘无毒,木尽天年为不才。”(《闲卧有所思二首》)意即小虫可以保全他的性命,是因为它没有毒害,木材可以享受自然给予的岁数,是因为它无法成为好的木材。

上述两位文学家都在功名之途上败阵下来,进而从庄子“处夫材与不材之间”的智能中,找到自己安身立命之处,这或许可以让我们在为人处世上知所警惕,更懂得拿捏分寸。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名句的诞生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1,四时有明法2而不议,万物有成理3而不说。圣人者,原4天地之美而达5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天地之谓也。

——知北游

完全读懂名句

1大美:指天地覆载万物、生养万物而又不自居其功,具有最大美德。2明法:明确的规律。3成理:完整的道。4原:归本、推究之意。5达:通达。

天地有最大的美德而不言说,四时有明确的规律而不议论,万物有生成之理而不解说。圣人推究天地之美德而通达万物生成之理。所以,至人自然无为,圣人不造作,观察天地之道加以效法而已。

名句的故事

战国之世,庄子看破了人类由于“机事”(使用机巧之心做事)而生“机心”(取巧)的危机,所以对一切伪的、丑的、扭曲人性和物性的事物,采取极端的排斥态度。因而主张向天地学习效法大自然。《庄子·至乐》说:“上天由于无为而能够清虚,大地由于无为而得到宁静,所以天地两者无为相合,万物都化生出来。”荀子也说:“天上的众星相随运转,日月交替照耀,春、夏、秋、冬都能规律地运行而不停止,阴阳化生万物,风雨沾被大地,万物各得天时的调和、风雨的滋润生长成熟,人们看不到它的操作,只看到它的成果,这就是天道的神妙作用。”

因此,庄子说美之所以存在于天地之中,是因为天地之美在于它体现了“道”的自然无为的根本特性,而“无为而无不为”是“天地有大美”的根本原因。老子也向大自然学习“无为而无不为”的精神,而提出谋国救世的道理。《老子·第五十七章》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又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妨碍万物的自我生长,等到万物成长之后,却又不引以为自己的功劳,因为不居功,却反而成就自己的功劳。

历久弥新说名句

法国现代雕塑大师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生活的周围到处都体现着美,像美的事物、美的形象、美的声音等等,只等待有心人去发掘。远在宋朝的理学家程颢便曾说:“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在忙忙碌碌的现代化社会,偶尔能够抽点时间,静下心来,沉淀一下思虑,当心思清静的时侯,细细地体察周遭事物,所有的万物体现出其先天的本性,都具有美的本质。

当代学者蒋勋由庄子的“天地有大美”一语,点出美其实存在于日常生活的事物之间,无须刻意营求,但须用心去发觉。食、衣、住、行是生活中最最平常之事,只要放慢行事的步调,稍停下脚步即可体会。由小可以见大,只要用心体验,放慢生活的节奏,日常生活中处处便是美,无不存于天地之间。

山木自寇,膏火自煎

名句的诞生

山木自寇1也;膏火2自煎也。桂可食3,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人间世

完全读懂名句

1寇:砍伐。2膏火:指灯烛。膏指油膏。3桂可食:桂皮可做药,所以说可食。

山上的树木,有的做了斧柄,还来砍伐自己;油膏引燃了火,结果将自己烧干。桂皮可以吃,所以人们才砍伐它;漆树可以利用,所以人们才割它。世上的人只知道有用之材的用处,却不知道无用之材更大的用处啊!

名句的故事

皮毛丰美的狐狸和身上有彩纹的豹,在深山远地中栖息,在岩穴里藏匿;白天伏居夜晚才出来,即使饥渴不堪,也要远到没有人的地方去觅食,相当谨慎。然而还是不能避免罗网和机关的祸害,就是因为身上有好看的毛皮为它带来的灾害啊!

有一个叫匠石的木匠带了他的徒弟要去齐国,经过曲辕这个地方,看见土地公庙旁有一棵大的栎树,树的粗干圆径有百围,用它的材料可造十几个船。围观的人非常多。可是匠石连看都不看,往前走去不停止。他的徒弟看了一番,才追上匠石说:“自从我们追随先生学手艺,还未曾见过如此好的材料,先生却连看都不看往前走去,这是为什么呢?”匠石说:“罢了,不要再多说吧!那是‘散木’,没有用的木头,用来做船,船就要沉;用来做棺材,是会腐败的。”到了半夜,匠石梦到这棵栎树来到他的梦中,并对他说:“你说我是个没有用的‘散木’,要是我对人真的有用,早就被人砍去当材料,我那还能长得这么高大,你这无用的‘散人’怎么知道‘无用’的好处呢?”

庄子的好友惠施对庄子说:“你的话没有用处。”庄子说:“晓得没有用处的,方才可和他论及用处。譬如天地并不是不广,可是人所用的不过只取一块立足的地方罢了,其余不曾用的地还多着呢。但是若将立足以外的地深掘到黄泉,那么对人有用的一块立足地方还有用吗?”惠子说:“没有用了。”庄子说:“那么没有用处的用处也很显明了。”

历久弥新说名句

“山木自寇”和“膏火自煎”意思都是指物种因为它自身的用处,反而引来灾祸。类似的成语有“直木先伐”、“甘泉先竭”。

《越绝书·吴王占梦》中:“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意即,擅长游泳的人,反而是最容易溺水的,很会骑马的人最容易摔下马,人们往往因擅长某一技艺,而大意招致失败。因此“好船者溺”、“好骑者堕”的用法也与本名句的意思类似。

《伊索寓言》有一则有关荆棘与杉树的故事。一棵杉树骄傲地对一丛荆棘说:““你一点用处也没有。像我,到处都有人要我去做屋顶、造房子,以及做各种用具。”荆棘回答说:“你真是个可怜的东西,只要你想起斧头和锯子临身的痛苦,相信你就愿意自己是一丛荆棘,而不愿意长成一棵杉树。”在现今的社会,有人喜欢成为大人物,但随之而来的是失去各种自由,反而不如一介平民来得快乐!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名句的诞生

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1,名之曰益多2。顺始无穷,若殆以不信厚言3,必死于暴人之前矣!

——人间世

完全读懂名句

1以火救火,以水救水:用火去救火,用水去救水。比喻方法错误,不但无法制止火势与水势,反助长其威势。2益多:越帮越过分。3厚言:直言劝谏。

这就像用火去救火,用水去救水,可以叫做越帮越过分。你开始时顺着他,以后就永远顺从下去了,假如你还没有取得信任就直言劝谏,必定会惨死在暴君的面前啊!

名句的故事

庄子借孔子与其弟子颜回两位真实人物的名义,虚拟出此篇的对话,表达一般读书人满怀治世理想,想要匡正君王的错误言行,好让国家步入正轨。但事实上,政治的可怕现实,与位居上者性格的难以揣度,往往都是始料未及,最后还可能遭来杀身之祸。

此篇庄子描写颜回准备到卫国劝谏行事独断、做事轻率的卫君,临行前特地来向孔子辞行。孔子认为颜回坚持要对残暴的人实施仁义,等同是拿别人的缺点,来彰显自己的优点,担心颜回因而受到卫君的刑罚。

孔子语重心长地提醒颜回,假若卫君是一个懂得礼遇贤人的国君,怎么可能等到颜回去了才有所改变呢?可见卫君是喜爱亲近小人的国君。孔子也忧心颜回无力改正卫君的过失,还只能一味的顺从,那不就等于默许卫君的罪行,比如“以火救火,以水救水”一样,原本企图挽救的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更助长卫君的威势,形同加入支持卫君作恶的行列。

“以火用火”与“抱薪救火”、“负薪救火”的用意相仿,都在比喻处理方法错误,虽有心消弭祸害,却把祸害更为扩大,终是一发不可收拾。

历久弥新说名句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一语,并非源出《庄子·人间世》。据清代考证学家俞樾,在《墨子平议》参照历来错简阙文的墨子版本,考证出《墨子·兼爱》有一段文字应为:“非人者必有以易之,若非人而无以易之,譬之犹以水救水,以火救火也,其说将必无可焉。是故子墨子曰:‘兼以易别。’”墨子坚决反对人有亲疏、等差分别的爱,他认为天下的大害,皆出于人的“分别心”。找出这个社会乱源还不够,他还要指出解决方案,若自己没有提出因应之道,犹如用水去救水、用火去救火,只说出问题的症结也是不可以的。所以,墨子提出“兼以易别”的对策,意即以“兼爱”取代有分别心的私爱,建立一个平等无私的社会。

墨家之学,曾在战国初期大放异彩,但在汉朝独尊儒术后,逐渐地走向萧条沉寂,长久以来传诵、注释的人稀少,成为后人眼中佶屈聱牙的古言古字。直到清代这些考证大家的努力,才将这部年代古老的一家之学,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过去人们皆认为“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自庄子的论述,如今看来,远在墨子的年代(两人相差约一百余年),早已出现过同样的譬喻用辞。而墨子宗教家的慈爱胸襟,也才能更加明显地展露在世人的面前。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名句的诞生

归休乎!君子无所用天下为,庖人1虽不治庖,尸祝2不越樽俎3而代之矣。

——逍遥游

完全读懂名句

1庖人:厨师。2尸祝:祭祀时主读祝文的人。3樽俎:盛酒食的器具。

算了吧!我没有什么能力治理天下,如果厨子不去做菜,负责祭祀的人也不可能放下祭祀的器具去帮厨子做菜吧。

名句的故事

在禅让政治时代,尧决定把皇帝的位置让许由来接任。没想到遭到许由的拒绝,因为“各司其职、各尽其分”。

古时候在祭祀之前,厨子要负责宰杀三牲、料理筵席,而掌理祭祀的祭司,则负责把祭祀用的器具摆好,站在神坛前准备开始祝祷。如果厨子没将供奉神明的酒菜准备好,尸祝便无法开始祭神。尸祝即使会做菜,绝对没有庖人专精;厨师即使懂得拜拜,也不见得会祭神的仪式。可见各人都应谨守本分,事情方得圆满。

许由因其淡泊名利、不求功名,所以为后人所传诵,例如《隋书·李德琳传》称赞他“怀道立事”,追随大道的脚步,隐居修行,因此许由又被奉为隐士的鼻祖。

成语“越俎代庖”或说是“尸祝代庖”,便是从这个名言而来,比喻逾越自己的职分而代替别人处理事情。

历久弥新说名句

唐朝文学家司马贞为补《史记》之阙疑,作《三皇本纪》一文,其中记载伏羲氏:“太昊伏羲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牺。”古时所谓“牺牲”指的是祭神用的牲畜,伏羲因为豢养牲畜所以又被称为“庖牺”,“庖”的本意就是厨师,“庖牺”就是烧煮牲畜之意,意即人类的饮食文化进入了熟食。这个引领者就是“厨师”。

古时候的庖人让人们得以温饱,因此古人常用这个角色来说明一些大道理。例如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大国要像烹调小鱼一般的小心谨慎,以免小鱼烧焦;君王就犹如庖人,治国的方针就如同厨师对火候的掌控。

又如《吕氏春秋》记载:“庖人调和而弗敢食,故可以为庖。若使庖人调和而食之,则不可以为庖矣。王伯之君亦然。诛暴而不私,以封天下之贤者,故可以为王伯。若使王伯之君诛暴而私之,则亦不可以为王伯矣。”意思是说,一个厨师烹饪食物给别人吃而自己不吃,才能成为一个厨师,如果做菜给自己吃,就不能做厨师了。同样的,君王除去暴虐后获得土地权位,把土地权位分封给天下有德者,才能成就为一个君王,如果把好处都给自己,就不可能统治天下了。

商朝著名的宰相伊尹,也是一位厨师出身的政治家。《史记·殷本纪》所载引:“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伊尹想要求见当时的君王商汤,但是没有机会,因此就借着陪嫁做男仆的机会,背着饭锅砧板来见商汤,借着谈论烹调的机会,劝说商汤实行王道。最后,伊尹从一个厨师身份,受商汤举用,成为一国之宰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