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读隐居诗话03
2019-07-21 | 阅:  转:  |  分享 
  
读《临汉隐居诗话》0319、……存中曰:「韩退之诗乃押韵之文尔,虽健美富赡,而格不近诗。」吉父曰:「诗正当如是,我谓诗人亦未有如退之者。」…
…予每评时,多与存中合。抟扶摇按:存中是沈括;吉父是吕惠卿;予,魏泰。争论的基本问题是诗当作有韵之文来写吗?现在从理论上说,不当,
否则就没有诗意了。但是历史上看,诗向有韵文发展又是事实。唐诗总体来说不是有韵文,宋诗总体来说就是有韵文。钱钟书说诗分唐宋是性分之别
造成的。这按照当今心理学的理论说,就是人格特质不同产生了唐诗宋诗的风貌差别。比如毛主席诗多唐风,他自己也说觉得宋诗不好。可是钱钟书
、陈寅恪无论如何写不出唐诗,他们写的都是宋诗。因为他们的人格特质是适合做学问,学究写诗,难免以文为诗。韩愈也算学者嘛。20、……予
谓:[1]「凡为诗,当使挹之而源不穷,咀之而味愈长。[2]至于永叔之诗……但恨其少余味尔。」荆公曰:「不然,如『行人仰头飞鸟惊』之
句,亦可谓有味矣。」然余……不见此句之佳……信乎,所见之殊,不可强同也。抟扶摇按:编号是我加的。关于[1],论说,诗贵在有余味。这
余味恐怕在读者的经验里了。这里的经验是哲学意味上的。关于[2],魏泰不能理解王安石是怎么觉得欧阳修这句诗是有余味的,由此感叹文艺见
解不可强同。可是为什么但是不要王安石解释一下自己的判断呢?我总是为中国古典学者不能深入讨论而奇怪。23、唐人咏马嵬之事者多矣。世所
称者,刘禹锡曰:「官军诛佞幸,天子舍妖姬。群臣伏门屏,贵人牵帝衣。低回转美目,风日为无辉。」白居易曰:「六军不发争奈何,宛转蛾眉马
前死。」此乃歌咏禄山能使官军皆叛,逼迫明皇,明皇不得已而诛杨妃也。噫!岂特不晓文章体裁,而造语惷拙,抑已失臣下事君之礼矣。老杜则不
然,其《北征》诗曰:「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一本云:「惟昔艰难初,事与前世别。」……不闻夏商衰,中自诛褒妲。」乃见明皇鉴夏、商之
败,畏天悔过,赐妃子死,官军何预焉?抟扶摇按:文中“夏商”应该为“商周”,因褒姒是周幽王的。这一则讲写外部动机还是内部动机,比较了
刘禹锡、白居易对杜甫。三人的诗都写了官兵逼明皇诛杨玉环,兵谏最后成功。区别在于刘、白诗止于写外部动机,而老杜写了明皇的内部动机,其
勾勒明皇的心理是这样的路线:兵谏→思何以如此→悔己重蹈商周覆辙→己当反正→杨妃当诛以明悔悟。因此,在老杜诗里,杨妃是明皇诛之,而在
刘、白诗里,官兵杀之;在老杜诗里,明皇觉悟,而在刘、白诗里,明皇懦弱。魏泰说明皇终于知道兵谏是因为自己作践,使得自己丧失了掌兵的权
威。比较性读诗而读到这样,佩服,也见出诗人轩轾。26、杜牧用故事,仍[1]于事中复使事,若「虞卿双璧截肪鲜」是也。亦[2]有趁韵撰
造非事实者,若「珊瑚破高齐,作婢舂黄穈」是也。李询得珊瑚,其母令衣青衣而舂,初无「黄穈」字。其《晚晴赋》云:「忽引舟于青湾,覩八九
之红芰。按《樊川集》云:「复引舟于深湾,忽八九之红芰。」姹然如妇,嫣然如女。」[3]芰,菱也,牧乃指为荷花。其为《阿房宫赋》云:「
长桥卧波,未雩何龙?」[4]牧谓龙见而雩,故用龙以比桥,殊不知龙者,龙星也……抟扶摇按:编号是我加的。魏泰说杜牧作诗技法和错误。关
于[1],技法是事中用事。虞卿,战国赵国人虞信,说士。初说赵孝成王即得赏双璧;二说拜卿,所谓虞卿,“虞卿双璧”先后两事,却是嵌套,
“虞卿”嵌套在“双璧”里。关于[2],技法是为押韵脚而改实为虚或杜撰。隋文帝赐给https://baike.so.com/doc/
848419-897115.html李询的是冯淑妃。淑妃,https://baike.so.com/doc/5130164-535
9579.html魏晋南北朝妃嫔的四级正高级职称,好比我国大学教职里的“教授”,以上还有三二一级教授。冯淑妃的名字是冯小怜。冯淑妃
小怜养尊处优可见《北史·冯淑妃传》。但是李询得赐后,其母即令冯淑妃换粗布衣裙做舂去。舂啥?史上未说。李牧因为上一句的末字是“齐”,
于是说“舂黄穈(mei2,men2)”,古同“??”,“糜”,一种谷物,现在的简体字杜牧诗写“糜”,想必唐宋时对“穈”也读mi,或
音近mi,算与“齐”押韵。诗中“珊瑚”谕指冯淑妃,意为宝物。杜牧把李询母令冯淑妃做“舂”坐实为“舂糜”,这虽然是杜撰,却不违背诗艺
,只要那地方当年是种和吃这种或类似谷物的。关于[3],张冠李戴固然错。关于[4],杜牧缺知识。《左传》有“龙见而雩”,此“龙”指某
星宿,它在夏历四月出现于东方,此时正是庄稼盛长期,要水,所以举行祈雨祭祀即雩。而杜牧引雩的典故,却把为星之龙理解为想象动物之龙。把
雩理解为祭祀后就会出现动物龙,而这龙带来雨。于是在《阿房宫赋》里文学地作惊愕语“还没有雩过呢,怎么出现一条大龙?”以此叹大桥气势
。杜牧知识短缺固然不算好,可是按照华夏民俗文化,龙是和风雨连带的,因此龙带带雨来,雩现龙来,拿这样的理解写景诗赋里也不算错。类似的
是今人多所望文生义,把“七月流火”理解为盛暑天入火烤,却不知“七月”指夏历,公历就是九月了,而“火”也指“大火”星,说此心这时出现,天气转凉了。正确的意思恰于望文生义相反,这个望文生义在文艺修辞上也不可取,不值得“约定成俗”而“从俗”。
献花(0)
+1
(本文系抟扶摇01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