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是大家较为熟悉的玉种,因其产于青海,故名青海玉。青海玉的产地属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部分,西距新疆若羌境约300余千米,与且末、若羌等地产出的和田玉在地质构造背景上有着密切的联系。青海软玉和和田玉在物质组合、产状、结构构造特征上基本相同。只是在产出特征、结构、物性的某些方面与和田产软玉略有区别。青海玉外表美观,颜色为白底或浅灰底加绿色斑纹,玉质较细膩,呈半透明状。青海玉也属软玉,其市场价格较低,常常被冒充是新疆和田玉,其外观又近似翡翠,因此也有不法商人用其冒充翡翠玉件。 青海玉跟和田玉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青海玉呈半透明状,比和田玉透明度要 好,质地也比和田玉稍粗,比重跟和田玉相比略低,质感没有和田玉细賦,缺乏羊脂玉般凝重的感觉,经常可见有透明水线。青海玉料颜色也稍显不正,常有偏灰偏绿偏黄色,也多有黑白、黑黄、绿白、绿黄相杂的玉料而被用做巧色。另外,青海玉基本都是山料。 青海软玉和其他产地的软玉一样,主要矿物成分为透闪石。但其透闪石的质量分数变化较大,总体上低于新疆和田玉,新疆软玉中透闪石的质量分数一般在95%以上除此之外,青海软玉普遍含硅灰石。硅灰石在偏光显微镜下显示一级橙黄干涉色,远低于透闪石的干涉色级别。硅灰石与透闪石共同组成微晶交织结构,局部可完全由硅灰石微晶组成。 根据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青海软玉的主要矿物成分是透闪石,并普遍含透辉石、方解石、白云石、硅灰石等。迄今为止,开发利用的青海软玉主要还是山料。与新疆软玉的山料相比,青海软玉的质量要稍微差些青海软玉更透明,但“油润度”稍差,使其凝重感不足。通过研究,我们认为,青海软玉中的硅灰石是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透明度 多数青海软玉透明度较好,尤其是白玉,透明度明显高于传统和田玉,呈 半透明,通透而有灵气。另外由于经常有“水线”“水露”纹的出现,局部透明度不均匀。“水线”内透闪石呈长纤维状平行排列,可有针状、粒状透闪石颗粒穿插其间,总体定向性优于主体矿物,导致其对入射光的散射及漫反射减弱,相对透过的光线比较多,因此“水线”部分的透明度比软玉主体要高一些,但油脂性不强。“水线”的形成与成矿流体多次活动有关,产生微裂隙后充填其中,最后受应力的过程。 颜色 青海软玉与和田玉稍有不同。多数白玉呈灰白一一蜡白色,少量黄灰色,称为“米汤色”,有灰暗不正的感觉。其青玉灰绿色调“闷暗”不明快。另外翠绿色、烟灰一一烟紫色玉料常与白玉共生一体也是一个典型的颜色特征。 质地 软玉玉质要求细腻均匀,质纯而无杂,“精光内蕴、厚重不迁”。青海软玉结构、粒度均匀但稍粗,质感不够细膩而略显“嫩”,常见“糖晶”“冰晶”结构。呈腊状光泽,缺乏“凝脂”般的温润光泽。因此其白玉产量虽大,其中达到“羊脂白玉”品级的却比较少。 玉性 青海软玉中质地不纯者,往往含有白色“脑花”状石花,絮状棉绺,半透明的“水线”“水露”,以及黑褐色翳状斑点。在透明度较好的玉质中分布白色团块状“脑花”“絮状棉绺”是其常见的玉性特征。另外,由于透闪石矿物定向排列、透明度较好而形成的猫眼状闪光带也是一种常见特征。 硬度 青海软玉是白玉硬度偏低约0.5个摩氏硬度级。在实际中用单面刀片的折断角刻划青海软玉较光滑的表面,可见轻微的划伤痕。通过经验积累,熟练的鉴定、贸易人员可以很快掌握这一点。另外,由于青海软玉多属显微叶片状变晶结构,结晶粒度稍粗,矿物晶体之间抱和不够紧密,因此玉石的韧性也略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