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机不可泄露 是对人的保护和成全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19-07-21


每个人、每个生命都希望自己好,这大概是出于生命的本能。同时,生活中的大量经验案例告诉我们,同样一件事摆在不同的人面前,有人从中看到了机会、并抓住,成就一番事业,有人却毫无所得。就像当福尔摩斯在看到一个场景后脑中已经还原了整个作案过程,普通人可能什么蛛丝马迹都没发现。同样的事物中,不同的人所见所知不同,这不是事物造成的,是人自身的能力造成的。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每个人看到的世界,其自身是一样的,但因各自的眼睛、能力不同,由此才有了各自不同世界的显现,所谓境由心生,每个人所见到的世界境况,是由自身心力所造的,而他所看到的世界,与自身的能量对等一致,他从所见中得到的东西,也一定与自身的能量对等一致。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平法则。看上去每个人所得之不同,似乎不公平,可是从根本说来,这才是真正的公平。

殷商末年,周文王请姜太公出山,姜太公提出要求让周文王背他。周文王身为西伯侯,位高权重,又是贵族,估计从来也没干过什么力气活儿,这个要求几乎是从精神和体力上的一种为难。但周文王求贤若渴、敬重太公,就答应了。开始背着姜太公走了200多步,姜太公说方向错了,周文王就背着他换了个方向继续走,走了500多步,累趴下了,前后加起来一共是800步。姜太公说,你再走走。周文王说实在走不动了,没力气了。姜太公说,好,你驮我走了800步,我许你周朝八百年江山。周文王一听,整个人精神起来了,啊,那我再背你走。太公笑笑说,不必了,天机已经道破,你再走就不算数了。

考试的时候,答案是自己写的,不知道什么是标准答案的时候,你写的每个题目都是有效分数;当考试结束后 你看到了标准答案 知道该怎么写了,想再去写,已经不算数了。

你看到多少,你就能得到多少。天机没有说破前,一片迷雾之中,你的坚持、努力、忍耐,是你的能力智慧所现;天机道破后,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人的智慧能力何以证明?都说明白了、清清楚楚了,还需要人的智慧悟性么?

秦朝末年,张良在一个叫博浪沙的地方,趁秦始皇出行之际,请大力士刺杀秦始皇失败后,为了躲避追杀,隐居在乡间。在这期间,他曾得到一位老人家的指点,这位老人家并没有留下性命,但他曾告诉张良,多少年后他会在某处看到一块黄色的大石头,那块黄色大石头就是自己,于是史称黄石公。就像所有仙人指路一样,黄石公留给张良一部兵法《太公兵法》,告诉他:学习这本书,十年后你会发迹,为王者师。说罢,扬长而去,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背影,给张良独自体会。

后来张良认真研习这本书。再后来,果然天下大乱。秦王朝被推翻,所以也没有人再追杀张良,张良就可以出来做点事了。开始他跟随过项伯、跟随过项羽,包括他自己那个被秦灭国的韩国皇室后代,他也曾回到其身边,辅佐,当然,还有刘邦。他在跟随这些人的时候,偶尔会跟他们提起那本《太公兵法》上的内容、思路,但是好像大家都没什么反应,没当回事儿,只有一个人,虽然这个人出身卑微、没有背景,没什么文化修养,但是每次听得津津有味,跟张良讨论、向他请教,这个人叫刘邦。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张良遇到刘邦后,还是回到过韩国帮助韩王,可是一个叫项羽的人杀了韩王成,这一杀,彻底断了张良的念想,他又回到刘邦身边,从此再也没离开过。“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刘邦得到张良,有如神助,在楚汉争霸中一步步走向胜利。

张良曾遇到过很多人,也都跟他们讨论了太公兵法,可是除刘邦外无人问津。这时,他能说:“来来,听好了,我在跟你讨论的内容,决定了你能不能成为王者”么?他不能。一来,对方搞不好呵呵一笑,你真逗。二来,告诉了这些内容所表示的真相,谁都来听,那么谁是发自真心的喜欢,谁是内在具备与这些内容相通的素养,谁是真正可以成为王者的人,也就无从分辨了。

再回来看看黄石公跟张良说的那几句话:好好读这部兵法,十年后发迹,成为王者师。这句话有两层意思:这部兵法,能帮那个人,成为王者;能听懂这部兵法的人,就是王者。

就是在不知道的情况下,才能反应出一个人真正的能力,什么都说出来说明白了:就看不出你的功力了。天地人三才,天地之机就在那儿,什么都说清楚说明白,还有人发挥的机会么?还要人干嘛?什么叫资质 什么叫天命?就是发自内心的、出乎本能的、感知事物的能力。天地无边广阔,你有多大能力,就能看到多大机会,你是谁,就会成为谁。

天机不可泄露,是对人的保护和成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