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上秦观的那些女人,一个分手,一个出家,一个殉情……

 老John 2019-07-21

说起秦观,可能大家的第一印象必然是那首大名鼎鼎的《鹊桥仙》,谁能不为“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缠绵悱恻动容呢?

自然,秦观在我们心中也就成为了一个风度翩翩还带点忧郁气质的少年郎,到了中年,也必然是一个温文尔雅的性感大叔。

但其实,秦观完全不是这样的形象,他是一个身强力壮、蓄着胡须的汉子。

少时秦观的性格跟他的外貌是匹配的,他的家祖是南唐武将出身,他自小就喜好兵书,爱结交侠义之士,与他们喝酒畅饮。

所以无论从长相还是行为举止上看,秦观都该成长为像他的老师苏轼那样的“豪放派”词人,为何他成为了婉约派的一代词宗呢?

这其实跟他的生平际遇大有关系。

苏轼是秦观的恩师,成为“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是秦观最得意的事情,他曾说,“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当时苏轼知徐州。

谁知竟一语成箴,他认识了苏轼,确实也离“万户侯”越来越远了。

北宋朝堂上,以苏轼为首的“守旧派”和以王安石为首的“革新派”斗争地十分惨烈,勾心斗角,你死我活。

“守旧派”掌权时,秦观跟着苏轼也过了几天好日子,但众所周知,苏轼本人的仕途际遇就相当坎坷。

 “乌台诗案”时差点掉了脑袋,此后毫不夸张地说,不是被贬就是被贬的路上,最后居然被贬到了远在天边的儋州,即海南。

作为苏轼的得意门生,秦观的际遇自然跟苏轼是一脉相承的,苏轼被贬,他也逃不过。

秦观先后被贬杭州,道贬处州,后徙郴州,接着他编管横州,又徙雷州。

雷州已经地处广东省湛江市,与身处儋州的恩师苏轼,隔海相望了。

他坎坷的人生际遇,让他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变得多愁善感,十分抑郁,后便放纵自己流连风月场所。

或许那里的纸醉灯谜、软玉温香能让他暂时忘记眼前糟糕的处境。而那一个个美丽、温柔的歌伎,成为了他的麻醉药,让他能在疼痛异常的生活中,缓步走下去。

也或许他跟柳永一样,才子不得志,与美人误风尘,同样让人意难平,同是天涯沦落人,他找到了知音。

他的很多词都是写给歌伎的,这些词读来都让人动容,每一首的悲喜都那么真切,你几乎能够感同身受他的欢喜与绝望。

今天,若水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他的三首代表词,分别写给三个女人,发生了三段销魂却凄美的爱情故事。

《满庭芳》

那一年,秦观路过绍兴。

彼时他已名声鹊起,粉丝无数,特别是以卖唱为生的青楼女子,最爱唱他填的词。

《艺苑雌黄》里记载,他来到绍兴后,当地的太尉听闻是秦大学士来了,十分高兴,立刻在府里摆下盛宴,热情款待他。

自然,太尉也听闻过他的不少花边绯闻,于是,宴会上就请来了一个美丽温柔的歌伎助兴。

这歌伎一听是知名创作人——秦观,欣喜极了,她唱过他的无数词作,立刻答应了。

宴席上,主宾二人聊得甚是投机,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太尉一拍手,一位白衣翩翩、粉面含羞的歌伎就出场了,只见她亲启朱唇,悦耳动听的歌声就传进了秦观耳朵里。

再仔细一听,这位女子唱的还是他写的词,当真是欢喜。

众目睽睽之下,二人便开始眉目传情了。

宴席散后,郎有情妾有意,秦观自然跟这位歌伎有了一夜销魂。

此后他在绍兴流连数日,都与她形影不离,直到要离开,才依依不舍的告别。

这个故事就讲完了。

似乎跟秦观的许多其它故事一样,并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如果没有秦观为她写的那首词,那若水今天也不会挑她来写。

那首词甚至超过了秦观为讨心上人喜欢写的名字词,譬如说歌伎陶心儿和娄琬。

他为陶心儿写的词《南歌子》中,“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里面暗含“心”字。

娄琬,字东玉,秦观为其写的《水龙吟》中,“小楼连苑横空”“玉佩丁东别后”,分别暗含了娄琬和东玉。

而秦观为这个未曾留名的歌伎写的词叫《满庭芳》。

满庭芳

宋·秦观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

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首句“山抹微云,天连衰草”便是千古绝唱。

一个“抹”字出语新奇,别有意趣。“抹”字本意,是用别的颜色掩去了原来的底色。

按此说法,“山抹微云”应为山掩微云,但是直书“山掩微云”,必然风流顿减、意致全无,可见此字用的极为精妙。

“山抹微云”与“天连衰草”,同是极目天涯的意思:一个山被云遮,勾勒出一片暮霭苍茫的境界;一个衰草连天,点明了暮冬景色惨淡的气象。

全篇困苦、孤寂、落寞、抑郁的情怀,由此八个字而透发。

他的恩师苏轼先生极为喜爱这一句,甚至称他为“山抹微云秦学士”,后来秦观便有了“山抹微云君”的雅号,可见时人对他这一句的叹服。

当然只这一句还不够,千古读者叹为绝唱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紧接着就来了。

这三句可参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抓住典型意象,巧用画笔点染,非大手不能为。

读此句,天色既暮,归禽思宿,却流水孤村,把一身微官落魄、孤身天涯的游子之恨,以“无言”之笔说的淋漓尽致。

秦观此时是在被谪贬的路途中,前路渺茫,仕途打压,抑郁不堪之时,又面临着与爱人分别,多重痛苦加身。

但他并不刻画痛苦的心情,反而将它写成了一种极美的境界,令人称奇叫绝。

最后“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由山林微云的傍晚写到了满城灯火,伤感层次递进,惜别停杯,流连难舍之意就尽在其中了。

这首代表词虽写艳情,却融入了仕途不遇、前尘似梦的身世之感,写景与抒情交融,读来让人悲痛万分。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相爱的人,在一起时有多销魂缠绵,分别时就有多苦痛不舍。

这种伤感、迷茫与不舍,真的让人百味交杂。

一首好词的诞生需要真实的情感依托,秦观对这位歌伎必然用情极深,依我看来,甚至超过了其它任何一位姑娘。

当然秦观际遇坎坷,此次分别便是诀别,他一路被贬,等到被赦免召回的时候,已年岁渐衰,未及绍兴,便溘然长逝了。

那个姑娘,此后余生,怕是也很难过吧。

《鹊桥仙》

那一年,秦观还是意气风发的时候,背靠苏轼,前途貌似光明。

他第一时间想到了在家乡苦苦思念他的母亲,便把母亲接到了身边照顾,母亲年纪渐长,于是秦观便托人买了个小丫头来照看母亲。

那个小姑娘,名叫边朝华,生的很是漂亮,双眼水灵灵的,十分聪颖,把秦母照顾地极为妥帖,秦观很满意。

闲暇无事,秦观也指点小姑娘识字断文,成了她的老师。

日子缓缓流淌,秦观和边朝华的感情也愈来愈深,到后来,她除了照顾他们母子的饮食起居,甚至还能帮秦观抄写诗文,俨然是“贤内助”的姿态。

只是那时,秦观早已娶了妻子,是家乡高邮富商徐成甫之女徐文美。

可那个女子终究不是他的心头好,他把母亲接到了身边,却偏偏选择了遗忘她。

于是,陪伴在秦观身边的始终是边朝华。

他的科考之路并不顺畅,两次落榜,他心灰意冷时,是边朝华陪着他、鼓励他、相信他。

边朝华情窦初开时,便对秦观表现出了极大的爱恋,她以他为尊,完全依赖他。

他仕途不顺,边朝华跟着他吃了很多苦,却从不抱怨,反而尽自己所能地给他一个能饱暖避寒的家。

那一年她已经19岁了,在那个年代,是大龄姑娘了。

秦观45岁,已经是一个历经半生风霜的成熟大叔了,怎样是对一个女子好,他太明白了。

正是因为明白,所以秦观才无法像对青楼女子那样对她,销魂几日便丢开不管,他做不到。

他不能耽误她,便从不肯回应她的感情。

只是就算他不回应,边朝华似乎也不在乎,她一个人该干嘛干嘛,就那样沉默的苦熬着。

她想,也许哪天,他不要她了,叫她离开,那她再做打算吧,在此之前,她是不会离开他的。

只是这样的日子终究还是被秦母打破了,她着实喜欢边朝华,把她当女儿疼爱着,看着边朝华毫无指望的挨着,她于心不忍,于是亲自做主,为秦观纳了边朝华为妾。

人到中年,纳了美妾,而且还是自己的心上人,想必那时候的秦观也是十分欣喜的,据说纳妾的日子也十分美好,是在七夕节。

婚后二人的生活似乎也并无多大变化,只是两情相悦的夫妻,到底能把苦日子过成蜜糖甜,那绝对是边朝华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奈何好景不长,“守旧派”被打压,秦观一再被迫害,开始谪贬生涯。

他知道,他将面临的是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日子,他半生繁华已过,过什么日子,也是自己的选择。

可边朝华年轻貌美,还有大好的青春年华可以挥霍,他不能让她跟着他吃苦呀。

他背着她,写信给她的父亲,请求边父劝她改嫁。

边父来了的时候,正是七夕,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一无所知的边朝华还在哼着歌,为夫君准备饭菜。

仿若是晴天霹雳,她哭死了,死活不肯走。

秦观也哭了,他抱着她,却不知该如何安慰,她只是个小姑娘,懵懂无知的时候,就付出了满腔情意,他以为放她走,便是对她好。

他以为。

于是有了那一首千古流传的《鹊桥仙》。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终究还是哄她的,他走了就没想再与她相见,只是拖延之计罢了。

可边朝华向来相信他,他说什么她都信的,他说等他定下来就会来接她的,她就信了。

于是她乖乖跟着父亲回家了。

只是这一回去,秦观就没了音信。

父亲不忍她整日魂不守舍的等着一个根本不可能来的人,便跟她说了实话。

边朝华听后,愣了很久,才喃喃道,“他不过是不想我受苦罢了。

她忍着眼泪,收拾了行囊,就出门去找秦观了。

她知道他被贬杭州,就一路赶来。

秦观看到风尘仆仆赶来的边朝华,又惊又喜,什么也来不及说,就抱住了她。

他百感交集地想,他给过她机会了,他放她走了,是她不肯走的。

边朝华留下来了。

秦观一颗饱受摧残的心,也为着她的到来,鲜活了起来。

只是上天终究辜负了这对有情人。

他又被贬了,这次是郴州,处分是“削秩”,他变成了一无所有的“草民”,更残酷的是,他此次被贬只能独自上路,不能携带任何家属。

他再次赶走了边朝华,他泪眼朦胧,却再无力改变命运。

她看着他远走,几近哭厥,最后磕头离去,尘缘未了,恩义已绝。

她走了,却没有回家,跑到了玉皇山慈云庵削发为尼。

一生悲欢,皆为一人,余生寂寂,无力独撑。

听说佛可渡所有人,是否能渡她跨过情关?

《踏莎行》

之后,秦观被贬湖南郴州,路过长沙。

听闻有一位歌伎,非常喜爱他的词作,喜爱到了每一篇都要用来抄录下来,反复诵读的地步。

这还不算,她还跟自己的母亲请求,“如果有一日能够遇到秦学士,恳请母亲同意我嫁给他。

她母亲和身边很多人都笑她痴人说梦,秦观大才子、大学士,哪里肯娶一个风尘女子?

然而就算被所有人嘲笑,她仍旧坚持初衷,除了秦观,其他人都入不了她的眼。

秦观听完一时红了眼眶,十分感动,便是拜访了这位歌伎。

可彼时他被一贬再贬,处分更是“削秩”,一介平民,还被监管,连家属都不能带。

他根本无力带她走,只怕她受自己牵连,那才是害了她。

所以,他最终还是撇下她,独自一人走了。

后来他到了郴州,在一家旅舍休息,时夜,雾月朦胧,他只觉前途迷蒙,无限凄苦。

又想起了刚分别的恋人,便连夜写下了《踏莎行·郴州旅舍》一词,托人送给了她。

踏莎行·郴州旅舍

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王士祯曾这样形容秦观,“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这句话用来形容这首词,倒是极为贴切。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互文见义,失、迷二字,既准确地勾勒出月下雾中楼台、津渡的模糊,又恰切地写出了作者无限凄迷的意绪。

此句字字写景,又字字写情,亦情亦景,亦真亦幻,大家手笔。

接着便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凄厉矣。

此句意思是,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

我们读秦观的词,他擅长把所有的感情和景色写的凄美婉转,很少有如此凄厉之句,可见此时他的心情有多悲痛了。

而最后两句则把这首词提到了一个至上的高度,“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 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

引申此句,便会出现很多疑问,那么此时,秦观是在问谁?他问得又是什么?

是对内心志向无法施展的嘲弄?是对官场斗争中命运摇摆的不解?亦或是对这位念想中青楼女子的深刻感怀?

无人知道。

但也许他获得了一种人生感悟,生活并不是从一开始便固定了的故事,就像这绕着郴山的郴江,它自己也是不由自己地向北奔流向潇湘而去。

那么自己又将被生活的洪流推向哪里呢?

无人能答。

这种对前途的茫然、孤寂,对感情的无力把握,都在这一句里凸显出来,整篇文章的主旨也瞬间得到升华。

这首词的景致当真优美,但也实在伤情和寂寞。

在他离世后,苏轼悲痛欲绝,就把这首《踏莎行》书于扇上,并题词说: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 ”

意思是说秦观死了,就是拿一万个人来,也无法赎回他的价值,可见此词的精妙。

但想必,秦观彼时并不能知道,收到词的那位歌伎能否读懂他的悲痛和无奈。

但这都与他无关了,秦观一生,艳遇太多,深爱他、迷恋他的姑娘也实在太多,他不可能每一个都记得、都当真。

风月里的情话,一帘幽梦,十里柔情,说来很美,听听便罢了。

只是对于深深迷恋着他的歌伎来说,爱慕的人的一首词,仿若是一件定情信物。

她见到了词,便如见到了人,她悲痛着他的悲痛,更心疼他的遭遇,恨不能追随他而去。

但世事无奈,她唯一能做的,只是时时拿起词来,一遍一遍的读。

好像她读的不是一首词,而是一个人,一个自己深爱的男人。

时光慢慢溜走,秦观从郴州到横州,最后贬到了雷州,他过得实在落魄,生活的灰头土脸,如何还能记得那个说要嫁给他的歌伎呢?

那是公元1100年,政坛局势变动,迁臣多被召回。秦观也复命宣德郎,放还横州。

至藤州(今广西藤县),游光华亭,秦观口渴想要喝水,等到旁人送水过来,秦观面含微笑地看着这碗水,就突然去世了。

他一生抑郁,一生想不开,这抹微笑的深意想来带了几分自嘲吧?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他离世那晚,远在长沙的那位歌伎晚上梦到了他,醒来后,姑娘放声大哭,旁人问她怎么了。

只听她道,“昨晚上,秦学士来与我诀别了。自他离去,我从未梦见过他,此次诀别,怕他已离开人世。”

旁人都不信,只有这位歌伎当了真,她当天就派人打听秦观的踪迹,果然听说他已在藤州过世。

她仿佛一下变成了行尸走肉,只是麻木地穿了孝服,走了几百里,到了藤州去悼唁他。

她亲眼看到了他的棺木,似乎才真的安了心。

旁人都以为她总算彻底了结了一桩心事,可以开始新的生活了。

哪知才到家的当天晚上,她就一条白绫,自缢身亡,追随思慕的人而去了……

结语


这三个故事里,有秦观最为知名的三首词和三段恋情,或许我们能够从这些故事里,窥探见他的某些特性。

他是个流连风月场所的男人,名声也并不好,但我们读他的词时,却又忍不住原谅了他的荒唐。

可能是这些荒唐里,明明白白地放着他的一颗真心,正是有了这份“真”,才足以支撑他写出这些千古名句吧。

《天龙八部》里,有一个男人,爱了很多女人,对每一个都极为疼惜,但又都背叛了她们,于是她们一生痴爱着他,也一生痛恨着他。

那个男人叫段正淳。

若水不懂男人,但或许秦观,便是个这样的男人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