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伏天养生:只用这一招,气血畅通,排出体内寒湿!

 孟溪ProbeT连山 2019-07-21

三伏天了,大家都在说:热啊热啊热啊!避暑避暑避暑啊!……但这里提醒大家: 暑天不避暑,暑汗赛黄金。 怎么讲呢?

“暑”字上下两“日”,中间为“土”,火能生土;一撇右旋,实乃天道。“暑”字诠释了自然界一段特殊的时空状态,乃至它对生物的影响: 暑期是动植物生长一年之中的最重要时段,暑期的炎热是人身心细胞生长更替的必要条件,排斥炎热即是否定生长。

看不明白的别急,《黄帝内经》讲了个道理,到夏天的时候万物是向上向外发散,人体内的病、骨髓里的病都浮上来了,它失去了根基,但如果你吹着空调,毛孔关闭,病走出了骨髓,却不能排出身体,就会在骨之外、皮之内游荡,所以感觉浑身那么酸、那么难受,坐不好,躺不下。

所以,夏不炎热,不出透汗,秋冬必然寒凉,为今后的血栓、中风、痴呆等一系列瘀阻之证埋下祸根。因为暑期是万物生长的季节,避暑是逆“天”而行。

怎么办?把毛孔打开!使酸性的汗液走出去,使身上的毒气和味道散发出去。

暑期这么重要,我们要怎么过?有没有一些好的方法?当然有啦!文章开头不是说要排除酸性汗液嘛!

当然,把毛孔打开不是要求大家去太阳西下暴晒,也不是要求大家去做剧烈运动,毕竟出太多汗会让血液更加粘稠,增加心脏的负担。推荐大家,在此不避暑、排除暑湿的方法: 泡脚。

据说三伏泡脚的人

身体都不会太差

《黄帝内经》云:聪明的人没有病就去养生,因而不会生大病。愚蠢的人不养生,等到有病才去治,好象敌人来了才想起打造兵器,渴了才去挖井,岂不太晚了吗?所以, 圣人不治已乱治未乱,不治已病治未病。

晚上泡脚,养肾补血

晚上九点泡脚,最能养肾—— 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补肾,是因为此时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在此时泡脚,身体热量增加后,体内血管会扩张,有利于活血,从而促进体内血液循环。

水温控制—— 水温以40℃~45℃为宜。可以先用手试试,糖尿病人保险起见,可以用温度计做测量。

泡脚的窍门

上半身不出汗,下身出汗,代表着肾寒。

上身发热,下半身不出汗,代表着气虚。

我国传统中医理论也早就有“一年四季沐足:春天洗脚,开阳固脱;夏天洗脚,暑理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蠕;冬天洗脚,丹田湿灼”的记载。

生姜、艾草泡脚效果才好

生姜、艾草有温通经络、活血驱寒的功效、 泡脚时可以直接为身体注入阳气, 逼出体内的寒气和湿气。

热气腾腾的药汤中,生姜、艾草的温热性充分发挥, 能够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 向全身输送阳气, 同时还能将病菌、寒湿一同带出。

女性朋友的一些 血瘀引起的疾病, 能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活血的功效, 从内到外的调养身体, 外表自然流露弹性肌肤、尽显细腻光泽。

部分人群泡脚的时候,会感觉膝盖很凉,说明体内的 寒湿正在被逼出体外。

生姜、艾草泡脚特别 适合脸色惨白、手脚冰凉、 失眠头痛、患风湿的人群。 坚持泡脚,可以明显感觉到体内升起的暖意 气血通畅了,体寒、睡眠、 关节等困扰都会迎刃而解。

双脚泡在药汤里,能明显感觉到血流加快, 暖意从每个毛孔进入身体,直达心扉, 虽然泡的是脚,但全身都暖和了,甚至稍稍有点出汗。

三伏天、大暑天、秋老虎……对有些人或是炎热的熬煎,对时令养生人来说,是天赐良缘。不要再等了,赶紧泡脚吧!

来源:网络

编辑:Ann

校对:贝贝

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点个

让更多人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