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读世界】谈道德的重要

 刘沟村图书馆 2019-07-22

施世琥,瑞安市陶山镇人,生于1985年。著有《子夜遐思》,《古典诗词鉴赏》,《福泉百咏》,《月平词》,等二十多部诗文集。

道与德,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本。道德,是衡量个人行为素质的重要标准。

名相管仲云“道德当身,不以物惑”。经得起物质诱惑,真乃道德之人。洎古以今,很多达官显贵却经不起金钱诱惑,贪得无厌,贿赂无数黄金珠宝,最后东窗事发,锒铛入狱,遗臭万年。为官一方,造福一方。做官者全无道德,谄上骄下,簋簠不修,愧对十年寒窗,愧对天地良心,愧对其列祖列宗。清名臣张伯行《禁馈送檄》:“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言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一厘一毫,民之脂膏。胼手胝足庶民,稼穑维艰,为官者乃民之父母,若无关民瘼,与畜生无区别。为官若不洁身自好,有愧道德良心,不如回家养猪。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违背道德,皆不可贪,皆不可取。

魏晋风流人士嵇康云:“金玉满堂莫收,古人安此尘丑。独以道德为友,故能延期不朽。”嵇康,谯国銍县(今安徽濉溪县)人,三国著名思想家、音乐家。他一生洁身自好,自食其力,高蹈隐逸,厌倦宦海,傲骨凌凌,铁骨铮铮,为后人推崇“竹林七贤”之精神领袖。他“独以道德为友”,其志可嘉,其人可赞。有多少文人却被金钱收买,出卖灵魂,抛弃道德良心,做出伤天害理之事,其人格一分不值。文人应当自重,针砭时弊,鞭笞丑陋,痛批恶习,为民请命,抒百姓之心声。绝不能出卖良心,做无道德之人,此乃衣冠禽兽,臭名昭著。

师者,医者,讼师三者应当作道德模范。此三者若堕落变节,那社会无药可救也。师者,乃第一道德人士。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韩愈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为人师表,切记自甘堕落,绝不该收受学生家长馈赠。旁无责贷教育学生,无半点私心。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云师者亦变节。师者变节,乃时代之最大悲哀!亡国征兆之肇始。医者和讼师两者跟师者一样,人称之道德模范。医者,救死扶伤,仁义之心,悬壶济世,万世楷模。若医者堕落,不讲道德,真怕也。讼师,乃伸张正义人士,为有冤者主持公道。讼师要是变节,只讲金钱不讲道德良心,乃社会万劫不复也!此三者,乃国之中枢,民之救星。当今社会,为何人人皆云师者收礼金,医者收红包,讼师爱金钱。为何社会堕落如此之快,道德良心丧失殆尽,令人痛心疾首。呜呼!悲哉!悲哉!

“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人若违背伦常,日后必遭天谴。人若无道与德,注定会生灾祸。有的人为何有了一官半职马上生病;有的人为何有了财富立即有灾难,为何呢?就是“德不配位”,意思是说命薄无福消受,即无德载物。命薄无福怎么办?平时要积德行善,培植道德,才会厚德载物。不讲道德,胡作非为,逆天行事,必遭因果报应。“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道与德,永远为做人处事之根本。古人云“一德,二命,三风水”,道德永远摆第一位。

道德如山,巍巍不动。道德似水,长流不息。修道养德,积德行善,非一日之功,须长年累月,代代积累,儿孙才后福绵长。作为中华炎黄子孙,必须弘扬和继承,刻不容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