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有需求,就找“大地蜗牛”! 郭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硕士,读道创意旅游商品咨询师。 旅游跟着故事走,没有故事的地方,就是文化的废墟,文化的废墟无法吸引游客。旅游目的地如此,旅游商品更甚。旅游商品是精神的分享、是情怀的收藏,也是对旅游地旅游形象的宣传。让你的旅游商品成为一种体验与回忆,而不是一件在淘宝上可以随意买到的商品,你就成功了。 旅游商品是旅游者对其旅游经历的一种精神的分享。旅游者为什么要买旅游商品?看啦,玩啦,乐啦,吃啦,不就行了吗?不行。购买旅游商品对于绝大多数旅游者来说是旅游过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其旅游价值实现和旅游精神享受的重要体现。那么,购买了旅游商品为什么就是旅游者旅游经历价值的实现和精神的体现呢。因为旅游商品的功能决定了它能够实现和体现旅游者的这种购买激情。通常而言,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游览的是山水,体验的是文化,享受的是美食,感受的是愉快,得到的是轻松,但这些也并不是旅游的全部。旅游的过程是人生的一种经历,这种经历是可以被记录的,可以被存贮在大脑之中,但这些也并不是旅游记忆的全部和旅游享受的全部。对于旅游者而言,旅游是一种文化体验,是一种精神享受。旅游的精神享受之一就是旅游者以他者的旅游经历的炫耀。这种炫耀可以是会声会色的语言表达,也可以是旅游商品的展示。这种旅游经历的炫耀也是一种精神的分享。这就是旅游商品的分享功能,这种分享可以是展示,也可以是赠予,旅游商品因此还可以发挥其交际礼品的功能。 旅游商品还是旅游者旅游经历的一种情怀的收藏。旅游是人生的一种经历,也是一种阅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增长的是阅历,而旅游经历收藏的载体就是旅游商品。旅游者收藏旅游商品并不是因为它是古董,价值连城,而是不可代替和不可复制的那个年代那个时段的人生经历。作为旅游人生经历载体的旅游商品更是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一种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经历就是意义,经历就是价值。说到意义和价值,就要有它的特殊性,当这种商品的载体呈现在旅游者收藏的记忆中时,它的旅游体验,它的对旅游地的文化感怀也会油然而生。所以,这种收藏功能可以是实物价值的收藏,也可以是经历的收藏,也可以是文化的收藏,更是一种心情的收藏。 旅游商品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是地域旅游形象的典型代表。所以,它的旅游形象功能,旅游宣传功能是其它任何形式也无法取代的。关键是如何开发设计好这种旅游商品,让它真正发挥旅游形象的功能,发挥它的旅游宣传价值。我们怎么做还能让它的这种功能发挥更好、更恰当呢?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突出它在当地和全国某方面的特殊的作用与意义。 旅游商品还具有其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功能。这里的实用功能与上面的那些功能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用得着。这种功能的发挥根据各人的需求不同,可以是工艺品摆挂件,可以是生活用具,可以是土特产食品等。 我们在开发旅游商品的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它的不同功能。现在有的旅游商品开发要么就功能单一,要么就功能太多。从功能角度开发,功能体现得恰当为宜。所谓恰当就是最方便的满足旅游者最大的商品购买目的。 旅游商品产业的机会是巨大的,但目前,中国各区域的旅游商品产业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对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的挖掘利用还不够,读道创意长期致力于文化的挖掘、故事的营销,帮助各区域旅游产业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精品,开发有故事的商品。我们一直认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走出自己的路才能真正立足于各民族之间、才能拥有世界、才能传承自己的民族精神与智慧,中国旅游商品一定能讲述一段最魂牵梦萦的民族“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