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最著名的一首词,简朴语句中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千古流传!

 古稀老人赵 2019-07-22

对于下雨的时候,有的人不喜欢被雨淋湿的狼狈感,有的人却喜欢被雨水冲刷的感觉,就如与大自然合为一体了。在人们的眼中,雨,是一个悲伤的代名词,在电视剧中人们通过下雨来表达主人公内心的伤痛。在古代文人的笔墨中,雨也成了一个抒发他们内心烦闷的媒介了,而在其中的一位词人心中,雨却成了他与命运对抗的替代品了,这位词人就是苏轼。

null

苏轼,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不可多得人才。苏东坡一生与大多文人墨士一样,都有着相同的命运坎坷,而苏东坡也是因为政治方面被朝廷贬至黄州,而他的命运也在黄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意气奋发的江郎才子,成为一个戴罪之身的被贬官员,苏东坡并没有被坎坷的命运所打倒,反而写下了一首与命运对抗的《定风波》,全诗如下: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null

苏东坡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值又人来访,两人相约外出游玩,不想正是梅雨时节,大雨说下就下,有人不堪狼狈之感,苏东坡却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就当是在雨中游玩,别有一番风味,于是一首《定风波》就随口而出了。这首诗以小见大,表现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却不折不挠的豁达心胸。

null

上篇中,苏东坡点明了在林中的急雨,穿林打叶声,一下子就让人感到了这雨来的又急又猛,里面还夹杂着强风的来袭。对于这样的情况,大家都是急匆匆的躲避雨水,但是苏东坡却用一个“何妨”,转折到冒雨漫步,不急不缓,有一种我行我素的感觉,之后的诗句中则表达了词人无惧风雨,敢于和命运对抗的无畏精神,展现了苏东坡乐观坚强的精神。

null

下篇中,则是写的雨过天晴之后,天气突然转冷,最后的三句,更是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表面上诗人写的是雨过天晴之后的平静之意,但是从深层度来看,却是写的诗人一生即使是遇到在大的困难,都有着宠辱不惊的脱俗情怀,“风雨”二字,即说明了大自然的风风雨雨,也暗含了政治上的风雨,一语双关,极其巧妙。

null

苏东坡是一个豪放派的词人,这与他脱俗的性格是离不了关系的,这首词就更好的表达了他自己的人生观,让人们读了有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是一首值得人们好好品味的千古佳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