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官三民四”的习俗起源于哪个朝代?

 谨身节用华 2019-07-22

首先我们要理解何为“官三民四”。“官三民四”是我国古代的一句谚语,说的是春节前(小年)祭灶神习俗日期,其中“三”、“四”指的是日期,分别指代腊月二十三和腊月二十四。所谓“官三民四”是指是官府过小年是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百姓过小年是在腊月二十四日。

过小年祭祀灶神这一重要仪式是从夏朝就开始的,商朝时供奉灶神在民间变得流行起来,自此民间开始供奉灶神,直至秦汉以前,灶神和门神、户神、井神和土地神一起,仍被列为主要的五祀之一。

“官三民四”这一习俗出现的时期是在清朝,准确的说是在清朝雍正时期,在此之前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习惯在腊月二十四日过小年。历史上,雍正皇帝是一个勤勉俭朴的皇帝,腊月二十三日那天,雍正皇帝按照惯例率领众位亲王贝勒和后宫嫔妃在坤宁宫祭祀众神,为了节俭,雍正皇帝便把应该在第二天祭祀的灶神一并祭祀了。

自此以后上行下效,从皇帝到王族、贝勒、各级官员,都开始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祀灶神。北方的老百姓,逐渐被同化了,也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祀灶神,而南方的老百姓仍然沿用旧历的做法,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祭灶神,这一南北过小年的日期差异一直延续至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