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到底有没有基因?

 巴拉拉皇家书摊 2019-07-22

文/小狮子旺财  (公众号wangcaigo)

吴军老师的“企业基因论”,这几日成为各大媒体尤其是互联网人士口诛笔伐的重点对象,自媒体也瞬间达到高潮,连吴军老师“腾讯副总裁”的身份也能挖出话题。

认识吴军老师,是从读他的《浪潮之巅》开始。客观说是一本不错的书,让读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对ICT的发展史有全面的了解,推荐购买阅读。

近期吴军老师被怼,起因是接受采访时谈及“企业的基因”,尤其是对腾讯、阿里、百度的基因进行点评,点评腾讯“从来没有过To B的基因”,说谷歌“是一个颇为平庸的公司”,认为百度“是一个基本属于僵化的公司,已经没有希望了”。

对于企业的看法,每个人都有不同,个人认为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大家认为企业是有基因的吗?人的基因我们知道,是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那么如果企业也有基因,难道就意味着一个企业很难转型喽?

首先摆明观点,我认同吴老师的观点,企业,是有基因的。

现在的年轻人估计都不记得曾经有“飞信”这款IM软件,TA是由中国移动(委托神州泰岳开发)的一款即时通信软件,由于能够免费对手机发送短信,曾经风靡一时,也被认为是挑战微信的后起之秀。但后来呢?现在谁还记得TA呢?

飞信开发于2007年,微信第一版发布于2011年1月21日,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微信最终获胜?肯定不是技术实力,这类软件初始版本开发研发人员不超过20人,都是211/985高材生,从技术水平上不会有什么差异。其次肯定也不是资本力量,飞信的后台是中国移动,都在说通信行业不行了,但中国移动2018年营收7368亿,净利润1178亿。而2018年腾讯营收3127亿,净利润787亿。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Nokia在智能手机时代的衰败,Nokia曾经是世界上最酷的手机企业,但在智能手机时代迅速衰败,被安卓和IOS击败,而这一切几乎用一年就完成了。当时的诺基亚CEO约玛·奥利拉说了一句话:“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

这让人有些心疼,但谁也无法挽回。

都没做错什么,那到底问题出在哪?

我觉得,还真的是“企业基因”出现了问题。

那么,到底什么是“企业基因”。

吴老师指出,密歇根大学商学院教授Noel Tichy与其研究团队在1993年发布了《Control Your Destiny or Someone Else Will》一文,文中正式提出了“企业基因模型”。

Tichy在这个模型中认为,企业可以看作类生命体,也和生命体一样含有“DNA”,企业基因主要由决策架构和社交架构形成。后续还有许多学者针对“企业基因”这一理论进行了不同角度的阐释和讨论,对“企业基因”的定义则各有各的说法,但基本上都把“组织架构”“组织文化”包含进去了。

个人理解,上面谈到的组织架构、组织文化是企业基因的组成部分,但或许都不是企业基因的核心。

简单说“企业基因”更多的其实是一种“价值获取习惯路径”。而利益获取路径决定了企业的文化和组织架构。

听起来有点绕。

还拿前面的飞信为例,在2007年的时候,短信仍然是电信运营商的现金奶牛,最佳的价值获取路径就是继续通过短信获得更多的利益,越久越好。而飞信作为一种IM软件,从根上是要“革短信的命”,一个企业,很难在内部做自杀式或者颠覆式创新。基于原有的“利益获取习惯路径”,中国移动不可能快速实现飞信对联通、电信的短信互通,更不会推出语音信息。左右摇摆中,在组织架构上也不可能大军压上。

Nokia也一样,Nokia并不是没有预知到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很早就推出了基于塞班智能系统的智能手机。抛开塞班本身相对于安卓和IOS的技术性劣势,其实Nokia已经习惯于在一个封闭的生态内赚大钱。无论是IOS的开发者生态,还是安卓的完全开源生态,都是当时的Nokia从价值获取模式上无法接受的。

那么,难道一个企业就无法转型了?或许反对者也可以举出很多转型成功的案例。华为还卖过减肥药呢,不照样成为通信业世界巨头?

不否认有转型成功的企业,但概率并不高。转型后成为新领域龙头的概率,则更低。

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是获取具有最大确定性的判断,因此我们其实要格外注意转型,尤其是跨界转型的企业,他们的企业基因会限制他们成功的可能性,相对于一个同行业的创新企业而言。

今天主要谈的是企业。最后,再推荐一本有利于认知自我基因的书。

万维钢老师的《高手》,相信看后会有收获,认识自我是改变自我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