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篇不算游记的游记

 SL1MSHADY 2019-07-22

今日到此,已经算不虚此行。

行过造作的人造景区,和无度翻修的中国道路。终于,远离国道,翻过两座大山,沿着一条大江溯流而上,我来到苗族的世代之地。

苗人依山而居,由于大江常发洪涝,所以苗寨都在高处,为求生存,开山做百亩梯田,就这样好几百年。拜山河隔绝,资本主义的经济狂潮还未染指,甚至基础建设的触角都没有到达。山外苗乡都是国家级贫困地区,但每一个村庄都麻将连连,但山里人们在务农后便歇在门前,这是我已经不可能理解的状态,没有手机,没有家长里短,就是那样坐在椅子上看着前方,眼神并不空洞。

夕阳温柔,春意渐浓,苗寨从半山腰向山谷生长过去,梯田一片一片沿着苗寨散开来,很多已经放了水,成了一块一块的天空,间或有些油菜花开的正盛,但覆盖一片朦胧日光,也显得轻柔起来,再往远处是被大江分割的半岛,错落着村寨,再往远处,隐隐的一座风雨桥,再往远处群山叠嶂,再往远处是模糊的我不愿回去的泥沼。

我在山间穿行,却想起另一段旅行,是深秋时节的大兴安岭,清晨我从一个叫博克图的地方出发,那是完全为了林场运输木材而修建的微小城镇,当日是个阴天,浓雾正缓慢散去,水汽笼罩,寒意厚重。骑出小镇是大兴安岭的高山草甸,草色已是深黄,一条碧绿的小溪在草丛中时隐时现的穿梭,两旁远处是大山,金黄的树叶点缀些深红色,秋天的力道强烈,即使在雾中依然令人动容,越过半山腰,是长长的直道,先是巨大的下坡然后向远方无尽的伸展,天高地阔,秋山雄雄,远处的路上和草丛有一大群墨色的乌鸦,在你骑近的时候,他们突然全部起飞,向你的一侧鸣叫着飞离开去,阳光从云层中切开雾气投射下来,你右边的林中开出一列老旧的火车,和你并肩向不可知的路途远方开去。连呼吸都静止了。

我的注意力随着山路回来,为何会回想到那一次旅程?秋天的大兴安岭确实有远东高寒地带独特的美感,如同一位流放贵族,在高贵的经受苦难,即使现在再给他万倍的孤独与践踏,他可以神情扭曲,因为身体的疼痛而呻吟起来,但依然凛凛贵气,不可方物,让你都想像他一样的受苦。而春日里的苗山,是一片寻常而温柔的时空,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没有故事,甚至神话也是多余的,那条大江的涨落,与梯田在不同年间的收成,仅仅是表象的变化,如果再有5000年也是如此,你似乎也可以经受这一份寻常,不再醉心于数字与对比的游戏。

当然这份美的情意与大地,迟早资金与推土机会到来,简陋的工棚中住着被不可知的命运吹拂着的人们,他们操纵起这些钢铁巨兽,将我现在看到的一切全部改变。

而这一秋一春的情怀与况味,也将在人声鼎沸中,向时间的深处黯淡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