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漂起源于中国的南方,盛行在南方水乡各地区。尤其是江浙沪赣皖两湖一带的钓鱼人,没有几个不玩传统星漂的。 七星漂的种类繁多,各地区都有不同的使用组合方法。各种各样的七星漂线组数不胜数,但无论多少种星漂线组。我们都可以将它大致上分为两种。一种是星漂具有一定大小浮力,还配一定的钩坠重量,入水后正常速度下沉的,我们把它称为普通星漂线组。现在大部分人用的都是这类的普通星漂线组。另一种则是钩坠很小很轻,星漂也很细小,入水后缓慢下沉,受到星漂浮力牵引后钩坠下沉速度更慢的,这就是今天要说的轻灵星漂线组。 图中上面的是普通星漂线组,以太空豆作比对,下面的就是轻灵星漂线组。区分这两者就看线组入水后下沉的速度是否缓慢,这是一种感性的区分。 传统七星漂发源地的中国南方诸省,很多地区祖祖辈辈传下来把七星漂称为“米浮”,“碎米浮”,“散子”,“米放”等等。为什么要这样称呼?那是因为传统七星漂原本的大小样子就是米粒一般,这就是七星漂的真实根本面目。也就是今天要说的轻灵星漂。 碎米浮,轻灵星漂线组。 乙字钩,无坠轻灵星漂线组。 柳叶型轻坠朝天钩轻灵星漂线组。 以上这些类型的星漂线组,都由轻坠(无坠),小钩(乙字钩属于另类),细线,小星漂组成。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钩饵入水缓沉,至星漂入水后缓沉更慢。这个特点在垂钓鲫鱼的时候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动态的饵会对鲫鱼产生极大诱惑力。在用轻灵线组进行提引逗鱼时,钩饵在水中是一种缓慢飘沉的状态。明显区别于普通线组钩饵的旋即下沉静止状态。同样的提引手法动作,轻灵线组的钩饵动态时长要高出普通星漂线组。别小看这两者半秒一秒钟的细节差别,这个差别就会导致吃钩率渔获量的差别。 钩饵缓沉效果在垂钓鲫鱼的时候起到很大的功用。但也有许多人不喜欢不习惯这种缓沉的线组,是因为缓沉的饵会招至各种小杂鱼的攻击。看到某网站某位大师级的传统星漂钓手推崇重坠速沉,避开小鱼,直取目标大鲫。这只是一种理想主义的做法。做为一个真正的钓鱼人,是不会惧怕小杂鱼的。野钓的情况下,小鱼游速快活跃总是先大鱼而至。有小鱼说明必有大鱼,先钓小鱼再钓目标对象鱼,只要你把窝子养护好,钓一阵小鱼后目标鱼都会上。重坠速沉避开小鱼在现实作钓中一点意义都没有,窝内多数小鱼的情况下,大鱼是争不过小鱼的。 轻灵星漂线组宜使用七八颗以上的多颗星漂,拉大星漂间距。以达到缓沉行程更长更久,创造更多钩饵被鱼发现的机会。 轻灵星漂线组的调漂也很简单,只需保持钩与坠之间的短距离(主要就是钓鲫鱼,2公分左右),半水空钩调星漂平水就可以了。近岸多窝走钓,不同深浅窝点不同星漂浮水面颗数,因为轻坠脑线短,哪怕星漂沉水只有一两个都是具有很高灵敏度的。 轻灵星漂线组适合短竿近岸作钓,现在有很多钓友都是玩大炮竿大号星漂。在意识里已经固定了认为传统钓就是大炮长竿钓深钓远的思维,这是一种偏差。产生这种偏差的根本原因在于商业利益导致了扭曲的观念。传统星漂是用来钓近钓浅的。一味追求钓深钓远永远钓不好七星漂。 关于轻灵七星漂的话题就先说到这里,有感兴趣的钓友可加关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