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面子”与“架子”

 llwwzg 2019-07-23
    中国人不论是普通百姓,还是政府官员,多数人都是非常爱面子的。为了面子,可以为一句话、芝麻大点儿的事跟人发火,动武,甚至会乱动职权,违法乱纪。
  平时,我们身边就有好多这样的人,他会莫名其妙的对别人发火,撒气,等你明白过来,才知道是你无意间说了一句人家觉得伤面子的话,这种人其内心是自私的,心胸是狭隘的,凡事都会斤斤计较的。与这种人相处,你会感到有压力,有不安全感。据说某单位一把手领导的亲戚求他办事,他就把负责这方面工作的负责人叫来,让他具体去做这件事。可这位负责人是个原则性很强的人,思来想去,觉得这件事不能办。于是,他深思熟虑后就去给领导解释。进了门,他就说:“你安排我做的这件事,我认为......”他还没说完,这位领导就打断他:“你不要解释,你就说你能不能做?”“这件事实在是......”他还想继续解释,谁知领导挥挥手:“好了,没你事了,你走吧。”后来,果然没他的事了,因为他被调离了这个单位。这能不能说是一件关于面子的事呢。
  你说“面子”这东西害人不害人啊,为啥会出现这种境况呢?我想这与文化传统和社会风气有关,也与人们的认识有关。大多数人都属于后者,他们把“自尊”与“自负”混为一谈,把“自尊”与“面子”划上了等号。说透了就是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密切相关,自私的人,总是“面子第一”。所以,见不得别人说自己的不足与不是,看不惯别人比自己做的好,干的出色。尤其是有些职位的人,更见不得下级有点成绩,听不得下级有意见和建议。于是,他会动脑子,想点子,找漏子来千方百计地维护自己的面子。据说某金融单位一位负责信贷的经理就很注重面子,只要是一把手领导的批示,管它合不合原则,犯不犯纪律,违不违法律,为了不伤领导的面子,不丢自己的面子就行,结果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他和他的领导都丢了位子,进了局子,当然在世人面前彻底丢了“面子”。
  这只讲面子还不要紧,更可怕的是既要“面子”,有放不下“架子”,那可是害人害己,误国误民啊。还听说某单位换了一届新领导,他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开了单位所有职工参加的民主生活会,他郑重其事的讲道:“这次民主座谈会其目的就是听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便于及时解决大家生活和工作上的实际困难,有利于今后各项工作的开展,希望大家不要有啥顾忌,畅所欲言。”领导讲话结束后,大家拿着发放的意见征求表,怀着激动又兴奋地心情填写着自己多年来没法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绞尽脑汁地为领导出谋划策,填写完了小心翼翼地递了上去。结果怎样呢?有实际困难的人,困难还是困难,而最为悲惨的是那些当时给领导出谋划策的人,都被领导放在了“重要位置”,干不完的苦活累活,加班加点的干,甚至是出力不讨好,他们可能到现在也不明白,造成自己陷入这种处境的原因其实就是太自做聪明,竟然敢低估领导的智力,给领导出主意,这不是太让领导没面子了吗?话又说回来,如果这位领导是个能放下架子,能虚心采纳别人意见和建议的人,能做到“兼听则明”,而不“偏听偏信”,也不至于会实施这样的用人制度,那些敢于直言的人就不会受到冷遇,你说是吗?“架子”和“骨气”、“志气”是有本质区别的。如果高居在上的领导们能少讲点个人的“面子”,能放下“官架子”,或许政风是正直的、廉洁的、民主的,民风也会是淳朴的、健康的、和谐的。
  爱面子和摆架子的行为是要不得的,看重面子和常列架子的人是社会和谐发展的蛀虫。所以,我要说还是不要把自己的面子和架子看的至高无上,因为放的高,往往摔的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