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汉人为什么“不服周”?原来与一段历史故事有关

 昵称413468 2019-07-23

中国地域广袤,数千年来分分合合,因为没有统一的语言,所以各个地方大都有自己的方言,而这些方言背后往往蕴藏着特有的文化渊源。武汉人也有自己的方言,当遇到不服气的时候,就会习惯地说“个板马,你不服周?”“老子就是不服周”。而这个“不服周”的故事,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

先秦时期,武汉属于楚国,楚国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商朝时就是南方的部落。商朝末年,国力大衰,礼崩乐坏,周文王号召各部共同伐商,楚参加了周灭商之战。《史记·楚世家》有记载,“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但是牧野之战后,楚发现周的强大,便转为中立,甚至暗中还资助商王,因此引起周的怨恨,埋下了千年仇恨。

周天子得到天下后,开始分封诸侯,姬姓宗亲自然个个封侯,大多数有功之臣也有伯爵之位,令人意外的是,以楚国的地位和功劳,竟然只得到“子爵”的封赏。自从之后,双方关系名为君臣,实则若即若离,互不干涉。周天子的权威主要在北方,而楚国在南方逐渐强大,公元前996年,周昭王即位,他想扩大周朝版图,于是拿一向不和的楚国开刀。

,

《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周昭王一生有过三次伐楚。

第一次是在公元前985年,有记载“伐楚,涉汉,遇大兕”,结果找不到人,班师回朝;

第二次是在公元前982年,有记载“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大军渡汉水时遭遇大风,结果损失惨重;

第三次是在公元前977年,有记载“夜清,五色光贯紫微,其王南巡不返”,这一次更严重,大军近乎全灭,周昭王更是溺水而死。

经此一败后,周天子再也不敢对楚国直接用兵,而是在南方扶持申、邓、息三个国家来制衡楚国,可是依然阻止不了楚国的强大。熊渠是天下闻名的神箭手,能征善战,吞并了许多部落。他当上楚国君主后,对“子爵”之赏耿耿于怀,毕竟自己的先祖曾经是周文王的老师。于是,他分别册封三个儿子为王,这是最早的“不服周”,但这更像是一种试探,毕竟君主没有称王。

周幽王封侯戏诸侯之后,周朝东迁,国势再一步衰弱。楚国则在南方趁机吞并制约自己的申、邓、息三国,并公然将战火烧到郑国边境。郑国可不是无足轻重的小国,它的第二任君主郑武公帮助周平王东迁,有大功于周朝。楚国如此做法,明显是打周天子的脸,而且楚国君主自称“楚王”,这就是明显地告诉天下人,“我就是不服周”。

楚国虽然实力不如周朝,但是它敢于拼搏,敢于挑战强者,自此之后,楚人的“不服周”就流传了下来。后来秦灭楚后,楚国人仍然不服气,放出话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后来就有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项羽和刘邦逐鹿中原。看来,楚国人就是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就是“不服周”。

参考文献:《史记》、《古本竹书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