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捏住老虎的后颈肉,它会不会像猫一样变乖?

 动物速递 2020-03-28

养过猫的朋友可能大致都知道这么一个冷知识,就是捏住猫咪的后颈肉,它们马上就会变老实,一动不动任由人们摆布,这似乎是一个在“铲屎官”群体中广为流传的一项技能,无论是在给猫咪除虫,还是打预防针上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

捏住老虎的后颈肉,它会不会像猫一样变乖?

被捏住后颈肉的猫会变乖

有时我们发散思维一下,这种方法,在同为猫科动物的老虎身上是否也能够奏效呢?甚至有人用此理论来解释武松打虎的事迹。

捏住老虎的后颈肉,它会不会像猫一样变乖?

武松打虎图

原著中对武松打虎是这样描述的“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胳嗒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大致意思就是武松把断棍扔了一下子把老虎头顶上的皮毛揪住,一下子按了下来,老虎头顶上的皮毛接近于后颈,所以人们猜想当初可能武松误打误撞揪住了老虎的后颈肉,老虎马上就跟猫一样变乖,此时武松才有机可乘,将一头吊睛白额虎活活打死。

捏住猫咪会变乖,是因为“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

玩笑归玩笑,如果捏住老虎的后颈肉,它会不会像猫一样变乖?说真的还真有可能,不过这种情况会随着老虎年龄的增加而减弱,如果是小老虎,那么捏住它的后颈肉提起来,它很有可能就像一只小猫咪一样乖,如果是成年老虎的话,不建议这样做,因为很可能对它无效。

其实这种行为在学术上是有名字的,叫“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并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由于后天的遭遇所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射。

捏住老虎的后颈肉,它会不会像猫一样变乖?

一些与猫采用相同搬运幼崽方式的动物

而捏住后颈肉这种招数,也对部分的动物有效,必须是采用叼住后颈皮肤搬运幼崽的动物,才能施展这项“绝技”,而对于猪、猴子这类采用其他方式搬运幼崽的动物并不起到任何效果。

老虎小时候由于需要挪窝,或者幼崽不老实,“逃离”巢穴之后,虎妈妈就会采取叼住后颈皮肤的方式将它们搬运回巢穴,而被叼住的幼崽也会变得很乖。这种现象其实也可以用生物进化论来解释。

该行为也受本体感觉的影响

我们假设老虎幼崽被叼住之后不乖,动来动去,那么恨可能会惹得母虎生气而惹来杀身之祸,又或者是会掉下来摔死摔伤,渐渐地那些被叼住之后不老实的个体就被淘汰掉了,能够活下来的个体,基本上都掌握了这项技能,这在生物学里面也可以称之为条件反射。

捏住老虎的后颈肉,它会不会像猫一样变乖?

大象

有一个很经典的例子,那就是用一根细绳栓住小象,此时的它会挣扎,但是因为力量不够的原因,无法挣脱绳子,长此这样下去,小象挣扎的次数越来越少,直到不再挣扎,而之后就算小象长成了大象,用一根细绳拴住它,它也不会再挣扎了。

对于猫咪等动物来说,即便是长大了之后,捏住它的后颈肉,它也会误以为是妈妈在搬运它,于是本能地蜷缩起身子,变得一动不动。

捏住老虎的后颈肉,它会不会像猫一样变乖?

关于老鼠的实验

为了证明这个现象是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所致,2013年,日本神经学家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将老鼠的后颈部位麻醉,然后在将它们捏住后颈提起来,但是发现该实验组的老鼠被捏后效果大大减弱,而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的实验组老鼠则表现正常,一捏就马上变乖。

他们将这一研究发表在2013年5月出版的“当代生物学”杂志上。这也就说明动物的这一行为会受到本体感觉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捏住猫或者其他动物的时候,力道掌握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捏住老虎的后颈肉,它会不会像猫一样变乖?

各种动物催眠表演

需要区分“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与“强直性静止”

在一些有趣的节目中,表演者能够将身边的大多数动物进行“催眠”,使其倒下一动不动,就如同死了的状态一样,实际上这种情况是利用了动物的“强直性静止”这一项反应,虽然“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用在猫身上有hypnosis(催眠)的意思,但这两种反应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强直性静止”是与生俱来的,当动物遇到危险或者受到惊吓的时候,会立马呈现一种假死的状态,试图躲过天敌的攻击。而“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大多数是后天形成的。

捏住老虎的后颈肉,它会不会像猫一样变乖?

假死状态下的鸡

这种情况在鸡身上很明显,当我们抓住一只鸡的时候,使劲晃动它的身体,然后将其放到在地上,此时的鸡由于受到了惊吓,会进入一种假死的状态,变得一动不动,就如同真的死了一样,而这个时候我们只需拨动一下它,或者等它自己缓一段时间,马上就能够恢复正常状态了,这种现象就被称为是“强直性静止反应”,表演大师们正是利用了这项知识,不信的话,你也可以拿只鸡试试。

人类也有“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反应

但凡带过婴儿的人都知道,当婴儿哭泣的时候,只要抱住他站起来走动一下,婴儿很快就会停止哭泣了,其实这种情况也可以解释为是婴儿的“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反应。

一方面婴儿在母体内已经习惯了心跳声,出生后当人们抱起他的时候,因为贴近心脏,所以婴儿又找回了那种感觉,所以会觉得很熟悉。

捏住老虎的后颈肉,它会不会像猫一样变乖?

另外,当婴儿出生之后,只要醒来,大多数时候都是被抱着的,他早已适应了这种方式,哭一下抱一下,则又是在加深这种反应,如此循环下去,就像是老虎妈妈叼幼崽一样,已经形成了一种记忆,所以当虎妈妈叼起幼崽的时候,幼崽会蜷缩身子保持不动,当我们抱起婴儿的时候,婴儿则会停止哭闹,变得很安心,这两种情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捏住老虎的后颈肉,它会不会像猫一样变乖?

这种反应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弱

2008年,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巴芬顿教授就做了一个实验,他找来31只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猫咪,分别用活页夹(类似于我们常见的书夹子)将这些猫的后颈夹住,经过统计,大约三分之二的猫都表现出了“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反应,而且年龄越小反应越明显。

教授对这些猫进行了生理监控,发现它们并非是由于惊吓而体现出来的“强直性静止”,甚至还有点愉悦,就像是猫妈妈在搬运它们一样。

捏住老虎的后颈肉,它会不会像猫一样变乖?

既然这种反应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弱,那么在老虎身上就能够说得通了,当老虎还是幼崽的时候,虎妈妈会经常叼着它们进行搬运,所以老虎幼崽已经形成了一种记忆,只要是被捏住了后颈肉,就会误以为是虎妈妈在叼住它,但是当幼崽年龄稍大一点,虎妈妈的这种行为就会消失,整个过程也就大约两三个月的时间。而对于幼崽来说,经过漫长的成长,到长大成年之后,这种感觉可能差不多就忘光了。

捏住老虎的后颈肉,它会不会像猫一样变乖?

当然,不排除成年之后的老虎还保留着这一“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反应,但是我们并不提倡进行这种实验,毕竟成年之后的老虎是相当凶猛的。

而且捏住后颈肉的力道也很有讲究,因为虎妈妈很有分寸,咬住老虎后颈肉的时候,做到既能将其提起来,又不会弄疼它们,所以如果我们想要模拟掐捏,如何掌握这个力道也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原创用心的作品,喜欢请给个赞,关注我,看更多有趣的野生动物知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