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创作有钢琴协奏曲2首,《钢琴奏鸣曲》3首,《夜曲》20首,《练习曲》27首,《前奏曲》24首,《玛祖卡舞曲》52首,《波兰舞曲》16首,《谐谑曲》4首,《叙事曲》4首,《圆舞曲》17首,《回旋曲》3首,《即兴曲》4首,还有《摇蓝曲》、《变奏曲》、《船歌》和《幻想曲》等等。 这里就欣赏一下被加上标题的几首练习曲。为训练弹奏技术而产生的练习曲,而又能具有良好的艺术性,首推巴赫。是他的前奏曲,实现了将技术练习与艺术性相结合。但巴赫称那些练习曲为《前奏曲》。在他之后,肖邦是又一杰出典范。肖邦《练习曲》是高度艺术性与明确的技术训练目的的完美结合,成为教学与演奏的保留曲目。以《练习曲》为曲名,又适合音乐会演奏的《练习曲》,肖邦是第一位。他的许多《练习曲》也被人们情不自禁地加上了各式各样的标题。 ——1、钢琴练习曲,就可以单调“练习”吗? 2、对比肖邦《黑键练习曲》与戈多夫斯基改编曲;3、论音乐会练习曲的产生及发展;4、学会在想象中演奏肖邦《革命》练习曲(étude Op. 10, No. 12);5、肖邦练习曲的左右手与和声技巧 △肖邦《二十四首钢琴练习曲》 第三号《E大调练习曲》,又名《离别曲》。曲调极为迷人,据传肖邦自己也认为是他最优美的旋律,慢板:李斯特曾说,花上三年时间能写出这样的曲调也值得。乐曲中间有激动的对比部分,然后再现开始部分。据肖邦的一个学生回忆,当他弹完这首乐曲对,肖邦抓住他的手说:“啊,我的祖国!”看来,这是抒发对祖国离别情的音乐,称《离别曲》是适合的。 第五号《降G大调练习曲》俗称《黑键练习曲》,快板,光彩夺目,美丽无比。因为它的右手部分完全在黑键上演奏。这等于全部在五声音阶里进行。对西方人来说,有新鲜的异国情调,对我们中国听众则格外亲切。 正因为右手只演奏黑键,使漏音、滑指、指尖捉不住琴键、弹空弹虚、手指不稳定等现象时有发生。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耐心地慢练,加强指尖感觉,使每个声音都能准确(不弹到键外去)、清楚(动作要明确)、肯定(指尖在琴键上保持十分稳定的状态,不摇晃)、均匀(每只手指都能以同样方式触键,产生同样的声音,而不是有的硬有的软,有的响有的轻)。 右手的跑动乐句以四小节为一单位,第1小节响亮而光辉,需要略高一点的指位快触键。第2小节立即收缩动作,以贴键的小动作弹出轻而清晰的声音。第3、第4小节则用连奏,适当地运用手腕带动。然后重复这一模式共4次(1—16小节)。 以上三种触键模式:高指强奏、低指弱奏、连奏贯穿在整首练习曲的始终,可根据音乐的需要安排触键的方式。 这首练习曲的左手十分重要也十分困难。首先,它的音并不比右手少多少,比如第1小节,左右手都各有12个音,只不过右手以分解的跑动形式出现,而左手把12个音密集地组织在3个和弦之中。甚快板,按曲式分析为3段体。第一段从降C大调降至降D大调;中段降D大调至降G大调,有调性不明的经过性转调;第三段和尾声都为降G大调,最后双手以八度弹出ff的下行音阶。最近在弹这首练习曲。 第十二号《c小调练习曲》,也就是著名的《革命练习曲》,写于1831年。当时他已决定离开维也纳去巴黎。在路途中得到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他悲痛万分,愤怒不已。《c小调练习曲》正是他当时心情的反映。音乐由右手猛烈的七和弦开始好象晴天霹雳,紧跟着,左手悲痛的音流倾泻而下,有如打开感情的闸门,左手的怒涛再也止息不住,右手主题出现了。音乐交织着威武不屈、愤怒的抗议,和对祖国灾难的哀痛,甚至是哀哭。然而,音乐没有停留在悲哀里,斗争没有止息,最后音乐汇成势不可挡的力量,并用大三和弦结束,表明了作曲家对祖国光明未来的信念。“革命”的名字,恰到好处。 第十三号《bA大调练习曲》,有两个别名:一个叫《牧羊人的笛子》,这是据肖邦的学生回忆,肖邦曾说过一个故事,大意是:一个牧羊人为避风雨,进入山洞。远处风雨大作,牧羊人在洞中拿起笛子,悠然吹奏起来,肖邦是在这种想象下作曲的。另一个名字叫《爱奥利安竖琴》,这是舒曼起的名字。爱奥利安是风神,那就是风吹竖琴了。照我的感觉,将该曲理解为:和煦春风吹托下的竖琴伴奏着的牧笛,似乎比较符合曲意。听听开头,舒展的快板:符杆朝上的是牧笛悠然的曲调,伴奏是bA大三和弦的分解形式,如同竖琴一样,音乐安祥、温暖,但又是流动的。全曲就是这样连绵不断地流动下去,有色彩的变换,没有相反情绪的冲突,始终是那么难言的美好,结尾前流到高音区,透明,更是一尘不染。欣赏中也会想到关于这首乐曲的一句名言:“和声本身在歌唱”。除了倾听上方牧笛式的单纯曲调外,还要特别体味和声的微妙变幻。但并无“风雨大作”的迹象。 第23号《a小调练习曲》。还称为《枯木》、《冬天的旋风》。这首乐曲,开头只用了EFC三个音,慢板:是沉思?是远方的号角?凝重中透露出前进的脚步声,微弱中,潜藏着巨大的力量。我们不禁想起舒曼的名言:“肖邦是花丛中的大炮”。上面那个主题紧接着重复一次,是用圣咏合唱的形式,力度更弱,好象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当合唱的声音刚刚消失之际,突然间,好似一团旋风从高空席卷而下,下落到低谷之后又返转而上,于是掀开了波澜壮阔的场面。音乐的性质,语言实在难以形容。小调的基调,有压抑感,可又那么光彩华丽;有时象阴冷的寒风横扫落叶,可又那么美丽动人;我们能体验到悲愤痛苦的心情,但同时又有胜利的曙光在闪耀。前进的力度在增长,最后形成了勇敢坚定的意志,尽管是悲壮的结束。这首作品,是运用钢琴特有艺术性能的典范之一。它展示的,是钢琴独有的美,是地道、纯粹的诗化的钢琴语言。 以上,只简介一部分有别名的练习曲,但切不可以为没有别名的就是艺术性较差的,完全不是。肖邦的练习曲不光是表达技巧,更多的是情感的抒发,因此也是音乐会上常用的曲目。可以说,他的每一首钢琴练习曲都是脍炙人口的。 肖邦研究著作推荐 ※在这里了解最新音乐新书与经典好书,只要您拥有任何音乐图书,均可文末加入我们的古典音乐微信群,一起交流阅读心得!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用最专注的古典音乐社群,为大家打造音乐欣赏的一方净土。 01 ※《肖邦与波兰音乐家》:这部文集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幅立体生动的肖邦画像。书中既有涉及肖邦家世、所处时代背景的描写,也有他的双亲和师长、友人的叙述;既有对肖邦学习生涯和举办音乐会的介绍,也有描述他的恋爱经历和享受爱情与友情的篇章。书中关于国际肖邦钢琴比赛以及肖邦风格的阐述,对准确理解'肖邦'、演奏'肖邦'颇有助益。选编几篇关于波兰音乐家的文章,是因为这些音乐家深爱肖邦,致力于传承肖邦的音乐。 02 ※《欧洲音乐家传记系列:肖邦传(附2CD)》:肖邦是音乐史上*创新的作曲家之一,也是*受人们喜爱的作曲家之一。他的每一部分作品都与钢琴有关,他对钢琴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传记对肖邦复杂的性格进行了清晰的解读——肖邦内心深处的情感在他的音乐中表露无遗。本书图书丰富,广泛吸纳了当代*的资料,给人们呈现了一幅动人的肖邦肖像,也是一本重要的参考书。 03 ※《肖邦画传》:本书著于19世纪末,是最经典的肖邦传记之一。作者记述了伟大的钢琴演奏家和作曲家肖邦的生平,并对其作品进行了评价。全书共分为两部分:肖邦的生平和肖邦的音乐。在肖邦的音乐部分,作者将肖邦的全部音乐作品按练习曲、夜曲、马祖卡、波罗乃兹、即兴曲与华尔兹等类型进行了划分,分别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和评价,全景展示了肖邦的音乐作品及特色。作者深入研究了大量的肖邦相关资料,汲取了许多前人研究和评论的精华,同时又提出了自己对肖邦及其作品的独到见解。作者否定了人们对肖邦的普遍印象——阴柔、女性化,而用大量事实强调了肖邦的另一面——阳刚、男性化,展现了一个充满激情和力量的肖邦。 04 ※科尔托《肖邦前奏曲演奏指南》:这部科尔托《肖邦前奏曲演奏指南》是当时科托用于钢琴教学的资料,由于他师从肖邦的嫡传弟子,所以科托编写的肖邦钢琴作品演奏指南对理解和演绎肖邦的音乐作品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科尔托《肖邦前奏曲演奏指南》中,科托系统、全面地对肖邦作品的音乐内涵及演奏技术难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和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