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人是抗日英雄师长,解放战争时期率领十万大军起义,此人是谁?

 壮哥平天下MZ 2019-07-23

说起裴昌会,如今知道此人的应该不多了,但在近代历史上,他也算得上是一位鼎鼎大名的抗战名将,解放战争末期,他手握十万重兵,却以民族大义为重,在关键时刻选择起义,挽救了几万官兵的性命。

裴昌会是山东潍县人,家里在当地是有名的商户,他从小就衣食无忧,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父母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有朝一日出人头地,让裴家更上一层楼。裴昌会也没让家里人失望,在校期间他学习成绩优异,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并加入了中国同盟会。1918年,裴昌会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毕业后进入湖北第二混成旅,担任见习班长,因为作战勇敢,加之又是军校高材生,裴昌会在部队中升职非常快,到1928年,他已经是少校团副。

1929年,裴昌会升任上校团长,他受命参加了对红军的“围剿”行动,遭遇了数次失败,此后他先后担任副师长、师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裴昌会率领所部开赴河北一线,在与日军的作战中,裴昌会指挥部队奋勇作战,当时友军部队被打得节节败退,溃不成军,裴昌会部却仍然坚守阵地长达七天七夜时间,有效地迟滞了敌人的进攻势头。1939年,裴昌会率领47师在古县一带阻击敌人,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裴昌会下令部队坚守阵地,绝不后退,后经过两天的战斗,终于将敌人击退。

1940年,裴昌会升任第9军军长,他奉命开赴太行山一带,在与八路军的交往中,裴昌会始终秉持着“抗日统一战线”的方针,多次与八路军协调合作,打击日军部队。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八路军在敌人的封锁中缺钱少粮,裴昌会亲自下令将一批粮食送给了八路军,解了八路军的燃眉之急。在抗战之中,为了保护家人,裴昌会一直让他们住在军营中,1944年,裴昌会率领部队向西安转移,结果在经过木柴关时,遭到了敌人的突袭,裴昌会的7位亲人被日军残忍杀害,就连他的二儿子落在在日军手中,好在后来侥幸脱险,逃过了一劫。裴昌会接到亲人遇害的消息后,悲愤不已,发誓一定要为死去的亲人报仇。

抗战胜利后,裴昌会担任西安绥靖公署副主任,他率领部队参加了壶梯山战役、大荔战役等,多次败于解放军之手。1948年,裴昌会率领部队来到宝鸡,此时他心生起义之念,于是主动找到了中共地下党员李希三,表明了起义的想法。考虑到裴昌会手握十万重兵,是一个必须争取的对象,于是李希三马上与中央取得联系,中央同意裴昌会起义。1949年11月,裴昌会率领部队在孝泉镇起义,进行短暂地整训后,起义部队开赴朝鲜战场。

建国后,裴昌会历任重庆市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等,1989年,裴昌会如愿加入中共,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而此时他已经93岁高龄。1992年,裴昌会因病去世,享年96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