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种电影,中国导演想拍又不敢拍

 bug1989 2019-07-23

大家好,我是圣彼得猫。

提到俄罗斯你们会想到什么?

战斗民族、生活离不开伏特加、冬天特别冷、普京大帝。

这是一个专门产各种猛人、恶人、狠人的国度。

今天要推荐的这部俄罗斯猛片,恰巧把这三类人凑到了一块。

《喋血工厂》

在进入正题之前,有必要先提一下本片的导演尤里·贝科夫,他可是中国影迷的老朋友。

2013年的作品《警界黑幕》,在上影节拿过金爵。

2014年的《危楼愚夫》更不得了,当年很多人的年度十佳。

他的成名绝技就是“黑”,把俄罗斯社会黑到体无完肤。

《警界黑幕》讲的是一个警察把一个小孩撞死了,他所在的警局帮他掩盖罪行。

《危楼愚夫》由一栋24小时就要倒塌的筒子楼,牵出了当地政商勾结的黑幕。

说到这,大家应该就明白《喋血工厂》又是一部戳俄罗斯社会痛点的作品。

《喋血工厂》讲的是一个工厂拖欠了工人半年的薪水,如果放在中国,这些工人采取的方式可能会扯着条幅抗议,但片中这些俄罗斯猛男计划绑架厂长,用赎金抵工资。

故事就是这么展开的。

撸过尤里·贝科夫片子的朋友都知道,他的片子都会有一个行走在灰色地带的主人公,而且往往结局比较惨。

《喋血工厂》同样有一位,这位跟《危楼愚夫》里被人群殴的男主不一样,一看他就知道是个猛人。

他不仅是看着猛,是真的猛,将猛点缀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每天早上去工厂上班,比起坐公交,他更喜欢徒步六公里。

别人问他为什么,他给出的理由是车上太吵。

这位猛人外号独眼,背上的伤,更印证了他的猛。

人猛话不多,他在工友中颇受尊敬。

一天, 他照常徒步六公里去工厂上班,但随后发生的事改变了他的命运。

影片的第二位主人公登场,恶人——厂长卡卢金。

这个厂子,就是当年俄罗斯搞私有化的时候,他空手套白狼得到手的。

他靠这个厂子捞了不少钱,当厂子不再赚钱,他准备把厂子关掉。

工厂里的工人当然不愿意,他们就靠着这微薄的薪水养家糊口。

其实他只用了一句话就倒出了他的恶。

有工友大喊,“你就不怕我们罢工么?”

他回答,“不怕”。

这简短的“不怕”两字,已经显示出了他的实力。

你们尽管闹,我也有有的是办法摆平。

厂长卡卢金在当地,黑白两道通吃,手眼通天,没人敢惹。

当众工友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我们的猛男独眼想出了一招。

绑了他,要赎金。

简单,粗暴,符合战斗民族的一贯作风。

独眼秉承着“越是简单的计划,越容易实现”的回到方针。

计划先想办法两辆卡车,在厂长的必经之路上,前后夹击,把厂长拿下。

他找来了五名工友,这“绑票六壮士”各怀心事。

有的为了老婆孩子,有的为了照顾重病的母亲,而目的不同也导致了他们六个人不同的结局。

他们很顺利地就把厂长绑到了工厂里。

一切貌似都按照独眼的剧本进行。

拿到钱之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完美的结局。

但是他们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这里真想把《追龙2》的原型张子强叫来,给这群人开个训练营,系统教教他们,该如何正确绑票。

电话打给谁,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如果是张子强来做,肯定是打给肉票的妻子。

但是《喋血工厂》里的这伙人呢,并没有让厂长把电话打给妻子。

厂长打给了另外一个人,一个狠人,厂长的私人保镖——安东。

厂长真不愧恶人本色,这招太阴,把自己的私人武装找来。

先假装送钱,再找机会把这六个人干掉,不能再完美。

安东也不是一个人,他带来了4名同伙。

6个打5个,看起来里面的工友还有胜算,是不是?

本猫告诉你,完全没有。

在这里,可以把双方的装备做一个对比。

绑票六壮士,3支AK47,1支猎枪,1支喷子、1支手枪。

保镖五虎,各种你能想象到的枪支弹药。

最关键的一点,外面五个人是专业的,里面六个人连业余都算不上。

如果不是躲在厂子里,分分钟都会被干掉。

局势发展到这里,绑票六壮士已经处于劣势了。

狠人安东给了他们一个建议,他带着厂长一起去拿钱。

猛人独眼也是混过的,马上看破了安东的伎俩。

你把人质带走了,之后在我们背后开黑枪,当我们傻么?

独眼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安东先把钱拿来,独眼把厂长带走,之后把他放在车站拐弯处,一个小时后,安东再来接人。

那么问题来了,安东会不会来乖乖交钱呢?

当然不会,就算他想,他老板也不同意,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活拧了是吧?

有必要说一下,安东不仅仅是厂长的私人保镖,他还负责“处理”所有与厂长不和的人。

怎么个处理法,大家应该都懂的。

突然,警察来了,有人打匿名电话,说工厂发生了绑架人质的案件发生。

这里是一个伏笔,待会再说。

警察的出场只是为了牵出那个神秘人,他们并没有“实际”用处。

因为安东直接把电话打给了在场警察的上司,这些警察就直接回去了。

导演对于俄罗斯警察的黑,从始至终,他们从来不会保护弱势群体,

他们保护的都是有钱人。

警察来了,独眼并没有谎。不但没慌,他还想把事情搞大。

他把记者和检察长叫了过来,想把这件事通到上面去。

他想通过媒体,告诉公众,他们是被逼无奈,才出此下策。

这里,他又犯了一个错误,他把事情想简单了。

他要的检察长和记者,是安东找来的,是自己人。

这些检察长和记者要是真有用的话,厂长也不会在当地作威作福那么多年。

导演在这点出了他想说的话,在俄罗斯,警察、检察机关、媒体的整体不作为,沦为了有钱人的工具。

想寻求正义,难度太高,放弃吧。

剧情发展到这,拿赎金是不可能了,活命倒是有可能的。

绑票六壮士内部开始分裂了。本来说好的,大家有钱分,怎么变成大家要一起死了。

这不行,就有人出去投降了。

这一投降可倒好,另外五个人的家庭住址、家庭成员就被抖了出来。

狠人不愧是狠人,安东要加速对方的内部分裂。

他下了一剂猛药,把里面几个工人家属的衣服装在一个包里,丢了进去。

本来里面几个工人就不是一条心,自己受苦无所谓,要是把家人也连累到,那代价就太大了。

为什么,他一门心思就把自己的同伴往死路上逼?

真相是这样的,电话是独眼打的,赎金根本不是他的目的,他想闹的是革命。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独眼的另一个身份,他是一个退伍老兵。

退伍之后,身份的落差让他难以接受,明面上是为了正义,其实他就是为了报复社会。

为什么自己退伍之后,社会就没有他的容身之地了。

当地巨大的贫富差距,让他心里极度不平衡。

他想通过绑架当地最有钱的人来赢回自尊。

而恶人厂长显然要比独眼看得清本质问题。

厂长说不管是战场,还是社会,人都是为了利益活着。

《喋血工厂》其实是一部双向批判的电影,电影里没有一个真正的好人。

退伍军人变成了暴民,警察为了钱背弃公理,厂长天天吃人血馒头。

每一个人都为了利益,丑陋地活着。

如果再加上《危楼愚夫》,可以看出导演对于整个俄罗斯根性的绝望。

俄罗斯俨然成为了一个敌托邦,贪污横行、官商勾结,老百姓为了糊口不得不铤而走险。

这一部虽然不及《危楼愚夫》尖锐,它通过一种普通观众更容易接受的类型片模式来阐述他的观点。

这种电影就是中国导演想拍又不敢拍的片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