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翻译,可译与不可译的平衡.

 高天明月图书馆 2019-07-23

诗歌翻译,可译与不可译的平衡.

千百年来,翻译的核心始终围绕着理解和表达而展开,打破两种语言之间的隔阂,翻译的存在尤为重要,而人们过于看中翻译中的绝对“对等”,也就是的译文与原文的形式与内容上的统一,由此而产生的关于可译与不可译之间的争论。“诗歌就是那在翻译中失去的东西”(Poetry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这是“美国文学中的桂冠诗人”——罗伯特·弗洛斯特给诗歌翻译的论断,然而这也间接的反映出诗歌翻译的艰难以及译者的尴尬状态。

诗歌,人们口中的“文学中的文学”,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诗歌则是其中最讲究语言的艺术。或许在这样的意义上,弗洛斯特才认为诗歌存在着不可译的特性,任何一个译者都无法原封不动的将诗歌语言转化成另外一种诗歌语言。同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的频繁,大到国际大型会议和论坛的召开等,小到日常对于文学书籍的文本翻译等,翻译已经成为连接不同语言的桥梁。而诗歌翻译的难度也使之成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存在。

在诗歌翻译中,到底“丢失”了什么?

不可否认的是,译者与作者不同的生活背景、文化素养、思想价值等,对于诗歌核心内容的把握会有所差异,难免会存在意境消失的现象,除去译者自身的艺术素养和翻译技术外,语言的精炼,意境的深远,长短韵律的讲究,特别突出节奏感和音乐美,这些都决定了诗歌的翻译天然就是难事。译者在进行翻译时,会融合译者自身的审美趣味、个人风格与当时的文学环境,会使得诗歌有着别样的风格。

如今随着文化传播重要性的增长,在整个译事过程中,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关系,译者的角色地位逐渐为大众关注,简而言之,为拓展原文在别国的传播就离不开译文的支持,并开始实现从“源语中心”向“译语中心”的转换,在保持语言及文化维度上,译文与原文高度关联的同时,也要顺应译语的文化语境和时代背景,使用灵活的翻译策略,使译文读者能够更轻松的感受到原文作者想要营造或传达的氛围。

与罗伯特·弗洛斯特的观点相反的是,在译学文化学派眼中,译文作用逐渐超过原文,例如苏珊·巴斯奈特就颠覆传统译论,尤为看重翻译的文化意义,她提出“诗者,译之非所失也;诗者,恰为译之所得也”,对于一个译者而言,那首看似不能翻译的诗或许能产生最好的效果,尽管诗歌在语言多元化和文化差异性上存在着障碍,但也给译者一个广阔的创造空间。

因此在罗伯特·弗洛斯特和苏珊·巴斯奈特提出相反观点的背后,对于诗歌翻译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存在,译者除了在可译和不可译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也要不局限于字词之间的刻板对应,注意捕捉内在的意境。喜欢润界本地化,请多多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