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内经》“是动病”与“所生病”

 先芝 2019-07-23

“是动病”与“所生病”,读过《灵枢经》的朋友一定很熟悉,“是动病”与“所生病”是《灵枢·经脉》在叙述完每条经脉的循行起止后,关于疾病的证候记载。关于“是动病”与“所生病”的理解也是各说纷纭,没有一个公认的结果,从经文所述中可以得知,“是动病”和“所生病”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后代医家对其有不同见解。

先来看看原文,出自《灵枢·经脉篇》:“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胀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从症状上看,两者很类似,似乎难以分辨有何不同,为了区别两者的特点,首先还要回到经脉的生理,经脉有十二,运行营血,而三阴三阳之气运行于内外,经脉中的气血与脉外的三阴三阳之气都出自水谷精微,以前讲过,六气有循经行而入经,或者不入经等等。

是动病是病在三阴三阳之气,病在气分,不在经脉,三阴三阳之气是无形的,经脉是有形的,之所以称之为是动病,是因为判断是动病的虚实,是以人迎脉和气口脉的对比,如同经文所述,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

所生病是指脏腑所生之病,内经说,其生五,其气三,五行主生,在人体对应脏腑,五行由五脏所主,六腑与之相合,所以所生病首先是主肺所生病,心所生病……

第一:气血先后说。《难经·二十二难》云:“经言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气,气为是动;邪在血,血为所生病。气主煦之。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故先为是动,后所生病也。”即每一条经脉都分为气病和血病,气病在先,血病在后;新病在气,久病在血。可知,“是动病”是气分病,“所生病”为血分病。

第二:经络脏腑说。《校注十四经发挥》认为:“是动病”为经络病,“所生病”为脏腑病。王冰也直接将“是动”解释为“脉动”,表示此经脉异常变动,则可以在本经循行所过

之处出现相应病症。因为“是动”病直接来源于脉诊病候,只言“动”而不言具体脉象,后人多将“是动病”直接解释为经络病。相对而言,“所生病”则为脏腑病。

第三:内因外因说。《灵枢集注》云:“夫是动者,病因于外;所生者,病因于内。”即经脉因受外邪侵犯所发生的病证称“是动病”,本脏腑发生疾病影响到本经的称“所生病”。

第四:本经他经说。《难经经释》云:“《经脉》篇是动诸病,乃本经之病;所生病,则以类推而旁及他经者。”即本经之病称“是动病”,影响至他经之病称“所生病”。

第五:穴动诊病说。《灵枢注证发微》认为此篇“是动”之义,正言各经之穴动则知其病耳,及根据各经腧穴的脉动变化诊断疾病及预后。“主*所生病者”是对“是动”后所列病症的结语,表示经脉病涉及的内容,而“主*所生病”之后所列病症,“或出本经,或由合经”,是对该经病补充的另一组病症。

第六:病症主治说。上海中医学院《针灸学》(1974年版)也认为:“是动病”说病经脉的病理现象,而“所生病”是说明该经经穴的主治证候。

可以认为,“是动”是由于本经脉变动而出现的各种病候,其病候彼此之间在病理上必然相互关联。张介宾注云:“动,言变也,变则变常而为病也。”也指出“是动病”为这一经脉发生异常变化就可能出现有关病症。“是主……所生病”是指本经腧穴可主治之病症,可以是本经之病,亦可以旁及他经,病症范围较“是动”广,病候间不一定有病理上的联系。

以上几种观点,从不同角度解释了“是动病”、“所生病”的含义,均有一定的理论价值。相对而言,“病症主治说”比较符合经文之义。考“主”有主持、掌管之义,在医书中常引申为“主治”的意思。如《灵枢。九针论》有:“五日铍针……主大痈脓。“主”即主治之义。

《阴阳十一脉灸经》也有“是……脉主治其所产病”的记载,可以作为这一训释的佐证。因此,将“是主……所生病者”理解为“此经脉主治某脏所产生的病证”,是文通理顺的。所以,“病证主治说”把“是动病”释为该经发生异常变动所产生的病证,视“所生病”为该经脉腧穴所能主治的病证,主要依据即为经脉所循行的部位,所主的层次出现异常以及经脉所配属的脏腑功能异常时的表现。

平台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