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方|深入讨论吴茱萸汤

 扶阳济世 2019-07-23

吴茱萸汤之我见

 吴茱萸汤乃千古名方,出自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对于吴茱萸汤,若中焦虚寒之人,出现肝木寒之象,肝胃虚寒而气逆,便可使用吴茱萸汤,临床中需要灵活辨证,仔细考究,类似《伤寒论》说:“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我们如何理解?又如何理解厥阴肝经的阴浊上逆之邪?且听我娓娓道来……

组成与服法

吴茱萸一升汤洗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  生姜切六两

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功        效

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主    治

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虚寒性呕吐证。

食后泛泛欲吐,或少阴吐利,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胃脘痛,厥阴头痛,巅顶头痛,畏寒肢冷,甚则伴手足逆冷,大便泄泻,烦躁欲死,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

原    文

《伤寒论》243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伤寒论》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伤寒论》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

方    解

本证多由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所致,治疗以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为主。

肝胃虚寒,胃失和降,浊阴上逆,故见食后泛泛欲吐,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

厥阴之脉夹胃属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胃中浊阴循肝经上扰于头,故见巅顶头痛;

浊阴阻滞,气机不利,故见胸满脘痛;

肝胃虚寒,阳虚失温,故畏寒肢冷;

脾胃同居中焦,胃病及脾,脾不升清,故见大便泄泻;

舌淡苔白滑,脉沉弦而迟,均为虚寒之象。

方中吴茱萸味辛苦而性热,既能温胃暖肝祛寒,又能和胃降逆止呕,为君药。

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为臣药;

人参益气健脾,为佐药;

大枣甘平,合人参益脾气,为使药。

名家论述

《金镜内台方议》:“干呕,吐涎沫,头痛,厥阴之寒气上攻也。吐利,手足逆冷者,寒气内盛也;烦躁欲死者,阳气内争也。食谷欲呕者,胃寒不受也。此以三者之症,共用此方者,以吴茱萸能下三阴之逆气为君,生姜能散气为臣,人参、大枣之甘缓,能和调诸气者也,故用之为佐使,以安其中也。”

罗东逸曰:仲景救阳诸法,于少阴四逆汤必用姜附;通脉四逆汤倍加干姜,其附子生用;附子汤又加生附至二枚。

《续建殊录》载“—人卒发干呕,医与小半夏汤,七日不瘥,声动四邻。于是迎先生诊之,心下痞硬,四肢逆冷,乃与吴茱萸汤,三帖而愈”。

许叔微《伤寒九十论》中记载:有人病伤寒数日,自汗,咽喉肿痛,上吐下利,医作伏气。予诊之曰:此证可疑,似是之非,乃少阴也。其脉三部俱紧,安得谓之伏气?伏气脉必浮弱.谓非时寒冷,着人肌肤,咽喉先痛,次下利者是也。近虽有寒冷不时,然当以脉证为主,若误用药,其毙可待。予先以吴茱萸汤救之,次调之以诸药而愈。

成无己:内,胃为之市,食谷欲呕者,胃不受也,与吴茱萸汤,以温胃气。得汤反剧者,上焦个内也,以治上焦法治之(《注解伤寒论》)。

汪苓友:按吴茱萸汤之义,具略已见于阳明病食谷欲呕,及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二条之中矣。然二条之证系借用,不若此条厥阴病,干呕,吐涎沫,头痛,为正治之方也。吴茱萸色绿,得震坤之气,性辛烈而味苦厚,入足厥阴风水之脏,善治痰涎上攻头痛,兼能温中,下逆冷气,止呕吐,故用之为君,以散泄阴寒之气,人参甘温,能补五脏诸虚不足者也,故用之为臣,以补中气,敛涎沫。生姜辛温,为呕家圣药,故用之为佐使。以大枣大能和茱萸之毒,合人参之甘,配生姜之辛,而能散发寒邪,补益中州,奠安胃气。盖头痛虽由厥阴经阴寒之气上攻,实系胃中虚寒之极所致,得温得补,则寒气散而呕吐止,头痛亦除矣。即吴茱萸汤一方,而用之得宜,神效如此(《伤寒论辨证广注》)。

柯韵伯:要知欲死是不死之机,四逆是兼胫臂言,手足只指指掌言,稍甚微甚之别矣。岐伯口:四未阴阳之会,气之大路也。四街者,气之经络也。络绝则经通,四未解则气合从。合在肘膝之间,即四街也,又谓之四关。夫四郊扰攘,而关中犹固,知少阴生气犹存。然五脏更相生,不生即死。少阴之生气注于肝,阴盛水寒,则肝气不舒而木郁,故烦躁;肝血不荣于四末,故厥冷;水欲出地而不得出,则中土不宁,故吐利耳。病本在肾而病机在肝,不得相生之机,故欲死。势必温补少阴之少火,以开厥阴之出路,生死关头,非用气味之雄猛者,不足以当绝处逢生之任也。吴茱萸辛苦大热,禀东方之气色,人通于肝,肝通则木得遂其生矣。苦以温肾,则水不寒;辛以散邪,则土不扰。佐人参固元气而安神明,助姜、枣调营卫以补四末。此拨乱反正之剂,与麻黄、附子之拔帜先登,附子、真武之固守社稷者,鼎足而立也。若命门火衰,不能腐熟水谷,故食谷欲呕。若干呕吐涎沫而头痛,是脾肾虚寒,阴寒上乘阳位也。用此方鼓动先天之少火,而后天之土自生;培植下焦之真阳,而上焦之寒自散。开少阴之关,而三阴得位者,此方是欤(《伤寒来苏集》)。

   

方    歌

吴茱萸汤重用姜,人参大枣共煎尝。

厥阴头痛胃寒呕,温中补虚降逆良


胡希恕论吴茱萸汤

致敬胡老

309 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燥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这个吴茱萸汤以吐为主呀,吐的厉害,这个吴茱萸汤证候我遇到多了,真是这个样子,以前我有个邻居呀,一看这个病,一点也起不来,就是吐,同时头晕厉害,就是先前讲的那个水饮上冲的那个晕,头眩晕的厉害,他说不时时自冒,与那个病是一样的,手足逆冷,他一吃药就好了,我就给他吃这个吴茱萸汤,他这一次给记住了,一看病呀就找我说“我还吃那个辣药”,这个方子又苦又辣,辣的很,所以这个虽然说是吐利,利并不厉害,以吐为主的,当然他里头的水多,它既吐,下边也利,不是一点也不利,同时手足厥冷,这个气冲的厉害,手足厥冷不一定是胃气全败了,你得看情形,那么假设胃气败,他手足厥冷,那么头前的就是的,肢燥,燥烦,不得安宁,那个始终是那样的。那么这个手足厥冷,他这个气往上,这个水气冲逆的太厉害了,这个胸中的大气受阻碍,他手足也逆冷,这个用吴茱萸汤,我常用,不但治这种病,而且在临床上西医说的美尼氏综合病的头晕,这个方剂很多呀,他只是晕得厉害又吐,那准是吴茱萸汤证,这个方子非常好使,这个方子他是个温中健胃祛水,这个吴茱萸汤专治水气上冲,可这些药是大温大热,真正有热可不行,你像咱们柴胡剂那个,那个呕,那不行,那吃了就坏了,阳明篇里有嘛,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那就是属上焦也,那就是柴胡证,所以说真正有热的呕,越吃呕越厉害,在这个太阳篇里有,那么这一段呢,它在少阴里也搁了,因为少阴篇经常的有呕吐下利,这是一个危险的证候,这一个并发太阴病,但是也有似是而非的,那么这个就是,这个当然也是中虚有饮,这肯定的,那么这个不是说的这个,是烦燥欲死,象,要死之证,这是冲那节说的,这种病很多,这个病不要紧的,今天就讲到这了。……少阴病,少阴篇你好好看看,这一篇最不好懂,他这个文字也有关系,你看这二段,他一个烦燥与这个燥烦,它都搁在这个地方了,它容易误解的,那么吐逆,手足逆冷,燥烦则死,为什么还要治呢?一般说这个病与那个是绝然不同,这个不是个重病,这个不是说那个烦燥欲死的,……  ”

378 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个病很多了,干呕就是不吐食,但是只吐涎沫,涎沫就是胃有停水,头痛,这个水气往上来,冲逆,口吐涎沫,是水的上冲都影响大脑,头痛头晕,这里没有头晕,我就根据这条,我常用吴茱萸汤,不一定吐涎沫,我们问病人,口水多,这也是寒饮往上的表现,或者是胃痛,胃虚停饮,这个水究竟是在胃呀,用吴茱萸汤好使,如临床上美尼尔氏综合征,只要是晕的动也不敢动,一动就要吐,那肯定是吴茱萸汤,这个方子是最常用的方子,这个吴茱萸这个药呀,它去这个水往上冲逆,是最有效不过的,这个药不管它热了些,由于祛水的药都是热药,如干姜生姜,这里有水逆,都因为胃虚,另外搁人参、大枣、生姜,吴茱萸配合生姜,生姜的量挺大,用于制呕去水,人参、大枣呢,是健胃补虚,胃要是不虚,不停水,前面甘草泻心也讲过了,心下痞硬,那个这个方子也有心下痞硬,因为他有人参嘛,人参三两,这里没写出来,因为它不是一个主要症候,甘草泻心汤有,是因为汗下太厉害了,客气动膈,胃虚了,客气所指的多了,一方邪热的客气,一方面水往上来,这时胃的部位按着心下痞硬,痞硬不是真正胃里头有实,是指水气、热邪的心下痞硬,正是用人参的主要证候,胃虚才有的形景,阳明篇不是有这么一段,心下痞硬者不可下之,下之利不止者死,其实就是指的人参证,也是理中汤证,理中汤证就有心下痞硬,需要健胃补虚,要下,下利遂不止,人就不可救了,如果利止还可以救。所以在临床上遇到心下痞硬,心下痞硬也有实有虚,真正的用大承气汤证,他这个硬呀,拒按,注家都没这么讲,阳明篇里也是的,说承气汤证泻腑,不泻心下,是错的。 

这段呢因为胃虚,他停水,去水用吴茱萸、生姜,止呕,一方面也固其根本,胃要不恢复,去水也没用。由于胃虚,水还来,必须标本兼治,一方面下去痰水,同时用人参大枣补益胃气,这个方子的意思是这个,这个病很常见。 ”

【胡希恕用方体会】凡食谷欲呕者;呕吐、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呕逆胸满者:均属吴茱萸汤证,亦即运用本方的要点。

剧烈头痛或头晕而呕吐,或恶心欲吐,无热象者(即除外小柴胡加石膏汤证),用本方治疗俱有捷验。

需注意:西医所称的美尼尔氏综合征多为吴茱萸汤方证;偏头痛,尤其偏于左侧者,大多属于本方证;胃脘疼.呕而不欲食者,亦宜本方。

【胡希恕再论吴茱萸】吴茱萸治水气上冲,有治呕镇痛的作用。凡是胃停水,胃虚者多,故用人参、大枣,补胃之虚。所以吴茱萸汤一方面治标,用吴茱萸、生姜治其水气上冲之呕;另一方面患者胃虚,胃虚则水停,所以用人参、大枣从根本上恢复胃的功能。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水气往上冲,“吐涎沫”、“头痛”、“头晕”均可见,尤其是在临床上以头晕最为多见。很多的头晕都是吴茱萸汤证,但必须要见到恶心,即“呕”。吐也可、不吐亦可,但都要有恶心的症状,一动就要吐。

胃停水而出现的头晕、头眩、头冒,都是水气冲击大脑所致。吴茱萸汤证的水往上冲最厉害了,所以临床上的美尼尔氏证很多都是吴茱萸汤证。

另    论

仲景治厥阴,则易以吴茱萸,病去前汤诸药,独用人参、姜、枣者,

盖人身厥阴肝木虽为两阴交尽,而一阳之真气实起其中,此之生气一虚,则三阴浊气直逼中上。

不惟本经诸证悉俱,将阳明之健运失职,以至少阴之真阳浮露而吐利,厥逆烦躁欲死,食谷欲呕,种种丛生矣。

吴茱萸得东方震气,辛苦大热,能达木郁,直入厥阴,降其盛阴之浊气,使阴翳全消,用以为君。

人参秉冲和之气,甘温大补,能接天真,挽回性命,升其垂绝之生气,令阳光普照,用以为臣。

佐姜、枣和胃而行四末。

斯则震坤合德,土木不害,一阳之妙用成,而三焦之间无非生生之气矣。诸证有不退者乎?

盖仲景之法,于少阴则重固元阳,于厥阴则重护生气。

在临证时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是:本证往往在夜半子时发作为甚,且伴有寒战。这是因为夜半阴气盛极,寒邪得阴气之助而肆虐;同时,阳气生于夜半,阳气生则与阴寒交争,所以证候加剧而有寒战。

吴茱萸气辛而味苦,气味俱厚而能降,为厥阴寒邪上逆之专药,治呕吐头痛最佳;佐以生姜之辛散,温胃而散饮;合参、枣甘温补中,益气以扶虚。全方具有温暖肝胃、散饮降逆之特点。

吴茱萸汤不但治胃有停水,也治胃痛。但吴茱萸是个大温性药,比较燥,利于虚寒,不利于实热。如果在临床上考虑这个人有热,尤其是实热,吴茱萸要小心使用了。虚寒的无论是头痛、头晕、吐涎沫,以至于胃疼,但凡有呕,都好用。

注 意 事 项

 胃热呕吐,阴虚呕吐,或肝阳上亢之头痛需酌情加减使用。

方药加减

若呕吐较甚者,加半夏、陈皮、砂仁以增强和胃止呕之功;

头痛较甚者,加川芎以加强止痛之功;

肝胃虚寒重证,加干姜、小茴香温里祛寒。

胃脘痛甚者加良姜、香附;

胁脘胀甚者加厚朴、半夏;

气窜气逆者,合苓桂枣甘汤;

头目眩晕,心下逆满者,合苓桂术甘汤等。

山茱萸与吴茱萸的区别

1、性味不同: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吴茱萸味辛、苦,性热,有小毒。

2、归经不同:山茱萸归肝、肾经。吴茱萸归肝、脾、胃、肾经。

3、功效不同:山茱萸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功效。吴茱萸具有散寒冷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等功效。

4、主治不同:山茱萸常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等症。吴茱萸常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等症。

5、外观不同:山茱萸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表面紫红色至紫黑色,皱缩,有光泽,顶端有的有圆形宿萼痕,基部有果梗痕,质柔软。吴茱萸呈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直径2~5毫米,表面暗黄绿色至褐色,粗糙,有多数点状突起或凹下的油点,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基部残留被有黄色茸毛的果梗,质硬而脆,横切面可见子房5室,每室有淡黄色种子1粒,气芳香浓郁。

关于吴茱萸:

《本经》: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

《别录》:主痰冷,腹内绞痛,诸冷,实不消,中恶,心腹痛,逆气,利五脏。

《本草纲目》:开郁化滞,治吞酸,厥阴痰涎头痛,阴毒腹痛,疝气血痢,喉舌口疮。咽喉口舌生疮者,以吴茱萸为末,醋调敷两足心,一夜便愈。

《本草便读》:吴茱萸,辛苦而温,芳香而燥,故为肝之主药,而兼入脾胃者,以脾喜香燥,胃喜降下也。其性下气最速,极能宣散郁结,故治肝气郁滞,寒浊下踞,以致腹痛寒疝瘕等疾,或病邪下行极而上,乃为呕吐吞酸胸满诸疾。

《中医验方汇选》:咽喉口疮,不论轻重虚实,用吴茱萸八钱,分作两份,一份生,一份炒,共为细末,用好醋熬滚,与药末合匀,做两个药饼,贴患者两脚心(轻者可用四钱作一个饼,男左女右贴一只脚心),贴后用油纸盖住药饼,不使药津外透,再以布条缠住。

《太平圣惠方》:下痢水泄,吴茱萸炒、黄连炒,各二钱,水煎服。未止再服。

《李克绍中药讲习手记》:除冷痰素水。

医案举隅

刘渡舟胃脘疼痛案

刘某,男,32岁,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现今右上腹疼痛,每于夜间发作,伴寒战,呕吐酸水,大便反干,舌苔水滑,脉沉弦而缓。

吴茱萸12g,生姜15g,党参9g,大枣12枚,当归15g。

服药一剂,疼痛缓而吐酸减,又加香附、高良姜各6g,三剂后疼痛止。

刘渡舟胃脘疼痛案

某女,32岁。主诉胃脘疼痛,多吐涎水而心烦。舌质淡嫩,苔水滑,脉弦无力。初以为胃中有寒而心阳不足,投以桂枝甘草汤加木香、砂仁,无效。再询其证,有烦躁夜甚,涌吐清涎绵绵不绝,且头额作痛,辨为肝胃虚寒挟饮。

吴茱萸9g,生姜15g,党参12g,大枣12枚。

服三剂后诸症皆消。

刘渡舟头痛案

陈某,男,49岁,症见:头痛以巅顶为甚,伴眩晕,口中多涎,寐差,面色黧黑,舌苔水滑,脉弦迟无力。此厥阴水寒循经上犯清阳所致。

吴茱萸15g,生姜15g,党参9g,大枣12枚。

服药二剂,头痛止而寐仍不佳,改用归脾汤三剂而安。

【解说】吴茱萸汤证在《伤寒论》中共有三处,一是“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二是“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三是“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吴孚先医案

治一人。伤寒,头痛,不发热,干呕吐沫。医用川芎藁本不应。吴曰:此厥阴中虚之症。干呕吐涎沫,厥阴之寒,上干于胃也;头痛者,厥阴与督脉会于颠,寒气从经脉上攻也。用人参、大枣益脾以防木邪;吴茱萸、生姜入厥阴,以散寒邪,且又止呕,呕止而头痛自除。设无头痛,又属太阴,非厥阴为病矣。

寥笙注:本案亦属肝胃虚寒头痛呕吐证。患者头痛,干呕,吐沫,医者不知辨证,以川芎藁本治之,所谓头痛医头者,此辈是也。夫治病必求其本,见病治病,冀图悻中,无道理也。吴氏对本案病理及方义,已详为分析,义无余蕴矣,兹不复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