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 有养(ID:youyangtv) 暑假来袭,很多孩子们已经开启「补习班+兴趣班+夏令营」模式了。孩子们可以随时随地,无缝切换着自己的角色。作为父母,除了纠结给孩子报哪个补习班外,有没有想过和孩子共同参与一场来自银河的家庭教育补习班呢? 7月18日上映的《银河补习班》目前点映票房就已经突破了7000万。邓超和俞白眉这对第三次合作的电影cp,在经历了《分手大师》和《恶棍天使》后,受到了许多外界的diss。甚至有网友在网上热议最新的这部片子是不是也是又一部“烂片”??? 出于猎(xuǎn)奇(tí)的心理,没带纸巾的我在电影院哭着刷完了《银河补习班》。谁能想到啊,这部片子我竟然从头哭到尾,眼泪无数次止都止不住。 这部泪水和笑点并存的影片,对当代父母的教育观引发了何种别样的思考呢?接下来,我稍微小“剧透”一下。 影片从90年代开始,讲述了一对父子的成长变化。通过这对父子历经20余年的岁月变化、甚至穿越了地球与浩瀚太空的距离。见证着永恒不变的父爱,其中始终贯穿着家庭教育及亲子关系等元素。 90年代 儿时的小马飞,连班级最简单的迎宾舞都跳不好,被老师当众训斥从小就“缺根弦”;学习成绩更不行,考试回回垫底;甚至已经被母亲认定他就不是块学习的“料”。在很多人的眼中,他是个彻头彻尾的问题生。 而小马飞却有个令他骄傲的父亲,父亲马皓文(邓超饰)是一名桥梁工程师,在亚运会上也是一名火炬手,但是当火炬传递到桥梁前时,当着小马飞的面,桥梁轰然坍塌。 从那以后,父亲就消失在小马飞的童年时光中…… 有一次妈妈带着小马飞去“看”父亲,在离别伤感的场景下,为了安抚伤心的小马飞,父亲哄骗儿子玩一个比试谁先到家的追逐游戏。可是这小游戏竟然足足比了7年...... 00年代 7年后,父亲再次见到儿子的场景,竟然是在教导主任宣布开除儿子学籍的大会上。 相比妈妈向教导主任的苦苦哀求,父亲显得格外淡定。他向主任承诺:如果儿子没有考上年级前十,再开除他也不迟。从此父子俩开启了爸爸单独带娃的银河补习班之路。 一开始,儿子对许久未见的父亲是排斥的,他恨父亲为什么一声不吭地走了这么久,但他以长久的陪伴治愈了儿子的伤痛。 片中有几个桥段,令我印象深刻。 1 父亲躺在草地上身临其境地教孩子体会什么叫做真正的“草色遥看近却无”。带孩子看到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和一个更长远的人生,而不是把所有焦点都聚焦在课本上。 2 父亲从不说教孩子你应该怎么做,你必须怎么做。但是孩子的眼睛是明亮的,他看到父亲为了生活,为了梦想,挑灯夜读的时候,小小的他也默默地打开灯看书。 3 父亲在孩子受到质疑的时候鼓励他: “只要你一直想,你就能干成你想干的事情。” “人生就像射箭,而梦想就像箭靶。如果你连箭靶子都找不到的话,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 “不要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 以上种种,塑造了孩子的无限可能。 当他在面对选择时,他勇于坚持自己的主见。当他面对困难时,他从不轻易认输,在逆境中无数次战胜自己。 最后,马飞以全年级前十名的优异成绩,实现了父亲当时为他立下的flag,留在了自己的初中。毕业时以优异的成绩提前考取了自己心仪的飞行专业。成年后的马飞,成为了国内最年轻的宇航员。 遇到逆境,如何开导孩子 逆境,在马飞的成长过程中是显而易见的。幸运的是父亲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教会了他应对逆境的能力和创造永恒快乐的能力。 这些技能不是天生就具备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可以尝试「五步循环法」。 Step1联结「建立安全感」 Step2玩耍「培养兴趣」 Step3练习「熟能生巧」 Step4精通「心理升华」 Step5认同「自尊心提高」 以马飞父子为例:他给予了孩子足够的陪伴,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感受世界,让他有充足的安全感。在这个过程中乐趣也很重要,马飞从小对航空十分感兴趣,父亲甚至牺牲课业时间带他去看航展。从兴趣角度培养孩子对事物的专注与热爱。 多给予孩子鼓励和赞美,比如马飞最初成绩没有排到前十,父亲告诉他「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脑子是不是一直在转」,这些赞美会让孩子越来自信。还可以多启发孩子自主选择、做决定,父亲告诉他:「人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自己学会做选择」。 当孩子自己的解决问题越来越多时,他应对逆境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哪怕面对洪水,马飞依然想到了办法去逃生。 还记得邓超饰演的父亲因为自己工作情绪低落,没忍住把气撒到儿子身上,导致儿子负气出走的时候,他找到儿子时向儿子道歉:对不起,我也是第一次当爸爸! 的确,教育这门课,向来不是单选题,不能仅用ABCDEFG来判断。更不是判断题,只能选择对与错。 无论是父亲、儿子、还是父子关系。都需要并值得用一生的时间去探索。 |
|
来自: 刘政人性本恶 > 《文艺创作和综合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