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压抑的,总会反弹

 石勇n4oa1c90zp 2019-07-23

                                     湖山小景图

一、

朋友说起她老母亲一件趣事。

二十几年前,父亲查出糖尿病,老头开始百般讲究。自己讲究,也要求老太婆讲究。慢慢,家里再没糖品甜食进门。老太太一直血糖正常,但也默默跟着老头过了几十年无糖生活。全家都没觉得有何异常。前几年,老头过世了。女儿们突然发现,老母亲一下从无糖修士,变成了嗜甜如命。烧菜要加糖,饮料要甜的,布丁甜甜圈最好天天吃。有次女儿给母亲买了一打天然椰子汁。老人就不高兴了,意思是女儿缺孝心,明知她爱甜,还给她喝“淡出水来”的饮料。

朋友说,在父亲糖尿病之前,母亲也不是个嗜甜如命的人。如今这般“用力过猛”,想来是几十年“压抑”的结果。她把老母亲的这种压抑释放,归结为“老年叛逆”。她说:八九十岁的老太太,暮年也要用“叛逆”回应“压抑”。这就说明,人的天然心性,比我们想象的强大多了。我们总认为意识可以塑造,塑造后养成习惯,习惯了就很难改变。其实,怎么压抑、怎么扭曲的,总会怎么反弹和释放。总会找到一个途径或渠道。

二、

朋友一番话,让我想起书法课上,和老师的一番对谈。

我说了一个感触。发现,体制内的人,少有人能写出打动人心的书法作品。技法再娴熟,也就停留在技法了,没有个体生动活泼的性情。墨色线条,都在告诉大家,身心皆有桎梏。

老师笑笑,说:对,位置越高,越难写好。

说完这句,和老师相视一笑,没再说话。

艺术,是直抵人心的东西,它有时像个照妖镜。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环境会变成人的一部分。最初,它或许显现在说话时的样子,思考问题的模式,情感反应体系,慢慢的,就是字迹,画迹,甚至是广场舞舞姿。

压抑不会凭空消失,它会自己找个去处,不分年龄和场合。青春期被压抑的大妈大爷们,晚年释放在广场舞江湖,热切激昂的音乐,奔放狂野的舞姿。在最好的年纪里,只有灰色和卡其的妈妈们,释放在一出门旅游,就大红配大绿的衣着里,随风舞动的纱巾里。

曾经的单调乏味压抑,如今的澎湃激昂不息。

三、

这一点,还体现在对孩子的教育上。

再好再成功的教育,都只能是因势利导。顺着孩子的个性天赋,浇水施肥,推一把。但无法把杨柳培育成松树,把小草嫁接成花朵。被扭曲塑造的孩子,总会在日后的成长岁月里,接二连三地来“追偿”。不是十二三岁的叛逆期,就是十六七岁的青春期,要么就是成年后独立时。我们总是小瞧了先天的力量,又夸大了后天的作用。

道理同样适用于成人。一个成年人,上半身越是道德森严,不食人间烟火,一句有违道德就跳脚,下半身多半要去寻个猥琐和不堪的释放。精神上越狭隘,越洁癖,越压抑,肉体就越如猛兽关不住。

这边压抑和折损的,那边变着法儿,讨将回来。

五、

懂了这个,也就能看懂如今的社会新闻。

六、

没啥写的了。碎碎念,写给挂念我的你。

大家夏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