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道,是一种不张扬的品德。 经常听说做人要厚道,可怎样才算厚道呢? 厚道的人,不占人便宜 《礼记·曲礼上》里有句话:“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不占人便宜,是一个人基本的教养。 在中国人的传统中,无论婚丧嫁娶,都会有账目专门记录亲戚朋友的礼金。等别人有事的时候,会再还给别人一个厚点的红包。 春秋时期,阳虎想要拜见孔子,趁孔子不在家,送了一只烤猪。孔子知道后,很快进行回礼。 不占便宜是教养,礼尚往来是修养。 厚道的人不占便宜,无论在什么境遇下,都活得明白,轻快,洒脱。 厚道的人,懂得换位思考 有一对夫妻,丈夫很喜欢吃榴莲,但太太觉得特别臭。 而结婚几十年,太太每次逛水果店却都会买榴莲回来,然后丈夫就在小区的草坪上吃掉,再嚼两粒口香糖,防止将味道带回家。 太太知道丈夫喜欢吃,所以她买;丈夫知道妻子不喜欢,所以在外面吃。 厚道的人,不以自我为中心,懂得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他们不会轻易否定别人,不会随便指摘,而是换位思考,宽厚容忍。 所以,和厚道的人交往最是舒服,惬意。 厚道的人,能够知恩报恩 知恩报恩,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胡适年轻时母亲给他找了一个裹脚的大家闺秀江东秀。胡适外出留学十年,江东秀照顾他母亲十年。 归国后,胡适一个新式青年,毅然走进了旧式婚姻,一度成为民国笑谈。 张爱玲说,他们是旧式婚姻罕有的幸福的例子。胡适那么帅那么有才,却与她相守一辈子。 这一切都是因为胡适懂得感恩,知恩图报。 一方面是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一方面是报答妻子的尽孝之义。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是相互的。一个人怀有感恩之心,别人在相处的过程中才敢放心付出。 一个人懂得感恩,才能算是一个厚道的人,记住别人的好,人生的路才会越走越好。 厚道的人,懂得宽容别人 北宋韩琦是一代名臣,他有一次晚上看书,旁边帮他执灯的士兵有点不专注,分了神,把他的鬓发稍微烧了一下。 当下他头也没转,顺手就把这个火给灭掉。过了一会儿,他发觉有点情况,转头一看,那个士兵已经被换掉了。 他问:刚刚那个执灯的人去哪儿了? 底下的人就说,他把将军的鬓发都烧到了,就把他换掉了。结果韩琦说,你把他找回来,他已经知道怎么不烧到人了。 试想这个士兵如果真的被调走,一定会受到处罚,甚至会影响到他日后的发展。 所以韩琦不忍心,因为一点小错误,就毁了别人的一生。 当其他士兵听到自己的将军这样包容手下,无不感佩将军的度量和对士兵的爱护,整个军队士气大增。 待人厚道是上等的智慧,厚道的人懂得给别人多留些空间,不过分指责,不给人难堪。 自己厚道做人,对别人少一份责难,多一份宽容,才是远离负面结果最好的方法。 ![]() ![]() ![]() 【本期编辑:杨君君】 来源:网络综合整理 |
|
来自: dzm_3 > 《人生感悟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