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人活到极致,一定是极简

 天使之剑 2019-07-24

读《明朝那些事》的时候,

总是感慨,

“当年我的老师要是也能这样讲历史,

我的历史分数何至于此?”

尤其讲到一代圣人王阳明的时候,

恨不得把自己名字改成瑾阳明,

或者瑾知行,后来想想还是作罢。

读完关于王阳明的事迹,

瑾一脑海中突然蹦出两句短评:

“才高八斗,意气风发。 ”

他本来就是一个传奇人物,

想来也深受大家喜爱。

在我看来,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心学思想,

对于后人而言,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在日本,

上至著名日本儒者中江藤树、

江户著名兵法家山鹿素行,

下至日本知名作家三岛纪由夫,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

甚至连普通学者,

都把王阳明和他的心学思想奉若神明。

近代学者梁启超曾说:

“日本维新之治,心学之为用也。

从旁验证了日本近代之崛起,

以及日本民治维新的核心,

都与阳明心学有着莫大的联系。

而在我国,世人都把立德、立功、立言,

当成最高人生准则,

这当中,最为著名的两个半圣人,

孔子算一个,王阳明算一个,曾国藩算半个,

由此可见,后世对王阳明评价之高。

了解王阳明的学问与经历之后,

相信每个人都会得到不一样的切身感受。

当你对当下心存疑惑时,不如多读王阳明。

王阳明一生传奇。

1472年,王阳明出生于浙江余姚,

父亲王华考中了状元,官至吏部尚书。

少年王阳明,很早就展现出非凡的才气。

11岁时,王阳明随祖父王伦进京找父亲,

途经江苏镇江金山寺时,

一众文人设宴款待,

期间有人提议想见识状元之父的文采,

面对突然而来的考验,王伦一时哑然。

这时,王阳明当场作诗一首: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四座俱惊,震惊之余,

大家怀疑是王伦早就作好的诗句,

见窗外明月当头,

就让王阳明以“蔽月山房”为题,再赋诗一首。

王阳明看着窗外,略有思忖,

而后从容吟诵: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相比于前一首,意境更辽阔,思想更深远,

诗刚作完,满堂皆惊。

祖父王伦看着王阳明,差点惊得捋掉了胡须,

却也因此料定自己的孙子将来一定不凡。

王阳明12岁时,在课堂上问教书先生:

“人生何谓第一等事?”

先生回答:“像你父亲一样,登科及第。”

王阳明说:“恐怕这不是我想要的。”

老师反问:“那你觉得何为人生第一等事?

王阳明说:“做圣贤。

15岁时,王阳明与父亲同游居庸关,

沿途看到各地灾害频发,盗贼四起,

于是对父亲说:

“愿得壮卒万人,削平草寇,以靖海内。”

父亲骇然,对自己的宝贝儿子大骂一通,

生怕他一不留神就跑出去提刀立马斩盗贼,

为此,还暗戳戳给他说了一门亲事。

可王阳明这时对“做圣贤”仍旧无比向往,

拜访理学家娄谅之后,得到一个答案:

“圣人朱熹书中自有答案。”

为此,在读完朱熹的著作后,

21岁的王阳明和朋友一起到家中“格竹”。

历经了七天七夜后,

饥困交加的他终于坚持不住,晕倒在地。

醒来之后,

他长叹道:圣人之说可疑也!

11岁诗文有成,12岁立志做圣贤,

15岁熟知兵法,立志带兵驱逐盗贼,

21岁,能够对自己的想法加以实践,

有勇气与魄力质疑圣人。

在少年时,

在我们仍懵懂无知的年纪,

王阳明就已经对人生有了十分清晰的目标。

当王阳明觉得做圣贤无望后,

开始转投其他途径。

据当时的大儒湛若水的《阳明先生墓志铭》中记载,

这一时期,王阳明经历了“五溺”,

即任侠、骑射、辞章、神仙、佛学。

想通过这五个方向的学习,

寻找安身立命的道理。

1499年,28岁的王阳明考中进士,

官拜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从此步入仕途。

然而,好景不长,

1506年,由于上书谏言批评武宗堵塞言路,

被捕入狱,随即被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

连父亲王华也受到牵连,被迫辞官。

流放途中,

王阳明遭遇了宦官刘瑾派出的刺客追杀,

情急之中,他靠假死才躲过一劫。

历经生死考验,他不断自问:

“圣人此处更有何道?”

意思是说,

圣人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

怎样去思考人生生死这样的大问题呢?

他开始参悟“格物致知”的道理。

又一年,王阳明又推进了自己的思想,

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

这一阶段,史称“龙场悟道”。

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的心学已成。

在龙场期间,

王阳明不仅悟道、讲学,

还通过修建龙冈书院、

何陋轩、君子亭等福泽一方,

同时,他还向这里的各个民族、

各个阶层的人传道解惑。

他坚持以儒家的宽政为本,

强调官员要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

任职期间,他尽职尽责,视民如子,

杜绝了镇守横征,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

用以维护官与民之间的责任和利害。

同时,加强整顿吏治,

他认为:

“权为天下利害所系,

小人窃之以成其恶,君子用之以济其善。”

一靠制度,二靠良知,内外相辅,

在王阳明的治理下,

这里出现了难得的清平盛况。

他一面开坛讲学,一面处理政事,

在“心学教化”的基础上,

仅仅六年,王阳明官位不断高升,

到了1516年,他已经接受朝廷认命,

当上了三品大员,都察院左佥都御史。

身在绝境却不断自省,

在民风凋敝处开坛讲学,

此时的王阳明,身处逆境而不忧,

他在龙场求道的经历和毅力,

着实令人惊叹。

众所周知,王阳明之所以称之为圣人,

除却“心学思想”的深远意义之外,

就是他在“当世”所创下的功绩。

其一是剿匪:

当时赣闽湘粤四省土匪猖獗。

前几任巡抚来剿匪,匪徒和老百姓勾搭成奸,

而且匪徒在军队安插有卧底,多次剿匪无果。

王阳明走马上任后,

充分调研大力部署,先后推出三大举措。

先故意释放信号,说要和匪徒开战,

乘机就揪出了内奸,然后让这些人去当双面间谍。
而后,推行十牌法,10间房子为1牌,

大家互相监督,一旦谎报或不报,全体首罚。

最后,发挥自己的心学能力,写一封信给土匪,

帮他们分析投降和抵抗的利弊,

引发匪徒内部发生分化。

长期以来除不掉的匪患,被王阳明轻松解除。

二是平叛:

1519年,南昌宁王朱宸濠拥重兵叛乱,举世震惊。

当时王阳明手里虽有兵符,但却无兵可调遣。

于是他想了五个对策,环环相扣,一举破敌。

第一步,疑兵、缓兵之计。

王阳明此时手中无兵,不能直接和宁王对战。

他便先和知府伍文定会合,

一边筹粮,一边募兵,

同时派人发布消息:

“朝廷派来的讨伐大军共计八万人,

会同其余地方的八万大军,

共16万大军一起进攻宁王的老巢南昌。”

宁王大军已经行进在途中,

害怕王阳明率兵来袭,不敢轻易离开。

第二步,反间计。

疑兵之计迟早会被发现,

王阳明知道宁王肯定还会进攻南京,

于是派出大批间谍,

都携带着同一封密信,

信中夸奖宁王的相国李士实、刘养正很忠诚,

然后又说你们赶紧让宁王进攻南京,

又故意把消息泄露给宁王知道。

“密信”自然被宁王得到,

宁王怀疑谋事投敌,自然不敢冒进。

第三步,围魏救赵。

七月份的时候,宁王终于忍不住,

派遣王拱嵒率四万人留守,

自己带领剩下的六万人,

袭下九江、南康,出大江,薄安庆。

但此时,王阳明手中已有兵甲八万,决定主动出击。

大家多请求出兵安庆,

但王阳明却坚持认定邢珣的策略:

先占据南昌,断贼后路,贼必返兵,

乘此南北会攻,陷贼于困境而全歼之。

第四步,围点打援之计。

王阳明对南昌的计策是只围不攻,

战场被选在黄家渡这个地方,

他料到宁王心急,必定快速赶往南昌,

可以在此设伏。

等到宁王马不停蹄地赶来,

王阳明早已以逸待劳,

将他诱入黄家渡,四面合围。

第五步,攻心之计。

宁王退到樵舍之后,

决定在鄱阳湖与王阳明决一死战。

他命人把战船连在一起,

然后拿出金银财宝犒赏士兵,

承诺杀死王阳明必有重赏。

但王阳明并不接战,而是命人拿出一块牌子,

上面写着:

宸濠叛逆,罪不容诛。

协从人等,有手持此板,

弃暗投明者,既往不咎。

然后将木牌投入鄱阳湖中。

在留财还是保命的选择上,当然后者更重要,

士卒纷纷入水前去捡取。

对于没有投降的,王阳明重演了一出赤壁之战。

火势席卷宁王阵营,

王阳明以少胜多,宁王大败被俘。

内乱平息,又有一些人开始大肆传讹,

“王阳明早与朱宸濠暗中勾结,

因为谋事不成才被迫起兵。”

岂料王阳明早就在上书捷报时表明:

“一切都是武宗皇帝的功劳。”

困境迎刃而解。

纵观王阳明一生,

经历无数坎坷,

遭廷杖、下诏狱、贬龙场……

但却从未因此失意,

因为坚守本心,他往往能突破逆境,转逆势为顺势。

有人说: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过于深奥,

不似曾国藩这般立足于现实。”

其实不然,

王阳明的“阳明心学”,

有着十分深刻的指导意义。

关于“心外无物”,有一个流传至今的故事。

一日,王阳明和朋友在山中漫步,

朋友指着花花草草问:

你说天底下没有心外之物,

那么这些花树深山中自开自落,

和我的心有什么关系?

王阳明回答: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

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大意可理解为:

“人没有在意花的时候,

花开花落都是寂寞的自然景象,

当你在意它的时候,

它便映照着你内心的情绪。”

在瑾一的理解里,

心外无物,其实也是一种同理心。

一种换位思考,一件事物,

它本身的善恶好坏,

往往来自于我们内心对它的评价。

所以,一切修行的本质,在于修心。

心越简单,人越高明。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无能为力的时刻,

人在无能为力时,

总喜欢给自己找妥协和放弃的借口,

并千方百计让它合理化。

但其实,知道和做到根本就是两回事。

王阳明曾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这是王阳明著名的“知行合一”理论,

与其停留在原地自怨自艾,

不如一面学习,一面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王阳明的圣贤之路上,

有两句人人皆知的话,可以揭示他的这一思想:

第一句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第二句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在迷茫时,念念不忘内心深处的召唤,

在行走时,时刻不忘初心,

始终向着目标前行。

“吸引力法则”也揭示了这一定律:

你的心念,与你的现实遭遇,

存在着一种吸引关系,

你有什么心念,

往往会把相应的遭遇和处境吸引过来。

所以,当下的我们,

更应该谨守本心,知行合一。

公元1529年1月9日上午8时许,

弥留之际的王阳明,

让家童把唯一在身边的弟子周积叫进船,

徐徐睁开眼说:“吾去矣。”

周积泣不成声,问先生有何遗言,

王阳明微笑说道: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随后,57岁王阳明长辞于世。

龙场悟道那年,他34岁,

提出“致良知”时,他已然49岁。

这两件大事,

一是标志着心学的诞生,

一是标志着心学真正成熟。

王阳明晚年最为珍视这四句提点: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一方面,他认为良知本体的至善性、绝对性的。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人人皆可成尧舜。”

促进道德主体挺立,

以道德为准绳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另一方面,

王阳明阐明了良知的本体对于现实环境的影响,

他告诫世人:

“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

勿把它作为一种光景玩弄”。

对于个人而言,良知是本心,

是个人的修养。

但也有另一层释义,

良知,也是一种对于社会价值的考量。

最后践行“改变世界,传递价值”的人,

他们的初心,都是想着如何为社会谋福祉。

他们把对于自身修养的小爱,

转变成了对社会的大爱。

修行的本意,在于“利他”。

你能为社会做出多大贡献,

其实就是你本身的价值所在

而这,也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魅力所在。

但凡博爱之人,他们的爱都是基于对小善的信仰。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

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

仁者不辞小善,故能成就大爱。

  • 大家好,我是瑾一。

    长按下方二维码,我们就可以成为朋友了。

  • 我相信,相聚于此的不仅是缘分,还有相同的志趣。

    希望一同遇见更多有趣的灵魂,见证北驿的成长。 

—end—

有趣的灵魂,在此相遇

点击这里,知行合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