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形态

 云锦居士 2019-07-24

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形态

在人类社会活动方面,自然状态下,群体组织符合生物进化规则,遵循由低级向高级宏观状态演变的进程。这一进程依次为:人类早期群居形态―血缘关系群居形态―族群形态―部落形态―方国形态―邦国联盟形态―中央集权形态―共同体形态……。

这与物质结构的规则有着天然的相似性,来看:光子量子结构―粒子结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恒星系结构―星系团结构……。

将人类社会形态序列与物质结构序列进行对比,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人类社会的方国形态跟物质结构序列中的原子结构相对应,邦国形态又与分子结构对应,中央王权形态则与恒星系结构对应,共同体形态又与星系团对应。

这样的相似性和对应关系预示着什么呢?

我们知道,一定规模的原子结构是十分稳定的,原子核的尺度不能太大,超过限度就会分裂。这是不是与人类方国的形态相似呢?

但是,原子的外层电子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非常容易与其它原子结合形成分子结构,这个分子结构我们叫做化合物,这是不是又与人类社会的邦国形态极其相似呢?

还可看到,分子与分子之间也经常出现交换原子的行为,即化学反应。这与人类社会联盟形态的不稳定性如出一辙。这是不是就是邦国联盟形态的天然特性呢?

然而,当物质系统的量达到引力场所能控制的规模和尺度时,恒星结构出现了。这个物质结构的中心聚集着大部分物质,促使中心产生强大的引力,来维持结构的稳定。这个中心不仅是重心,更是空间尺度的中心。这是不是又和中央王权形态相一致呢?

当然,从微观的分子结构跨越到宏观的恒星结构是十分困难的,没有量的规模是难以形成中心引力维持的。这是不是与人类社会形态中,方国居多,联盟形态变换莫测,而具有中央王权的大国较少有关?

最后来看星团结构。虽然关于它的机制我们掌握的很少,但这是否招示着命运共同体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走向呢?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自然状态下,人类社会经历了早期民族形成过程,从民族的形成,到有组织结构方国的出现,再到联邦国的组合,是每个方国都要经历的过程,中华民族也不例外。

而要走出邦国联盟化合物形态,跨越到中央王权恒星时代,所需量级门坎儿,中华民族达到了。它是以夏启开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王权的国家结构为标志,加速了中国一体化进程,使中国走向大一统的局面。这比欧盟、非盟、东盟、中东地区、拉美加勒比海地区今天还在努力建立联盟形态早4000多年。尽管欧洲历史上曾几次尝试建立恒星结构,但终未成功。从这个角度看,夏启是中国的鼻祖,中国第一伟人,实不为过。

中国建立的恒星国家形态十分稳固,具有强大的引力。无论经历多少风雨,也无论遭遇怎样的恶劣天气,经过多少次朝代更迭,其中心都能迅速聚集能量,形成太阳而光芒四射!

在国际关系层面,中国平和共谋发展的理念,不是正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星系团机制迈出的坚实一步?!这种深邃的目光、敏锐的洞察力和驾驭自然科学规律的超强能力,不正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华文明的深刻内涵吗?!

摘录《中华文明的解析方法(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