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静经 注解十二

 昵称40945103 2019-07-24

清静经 注解 十二

    真常品 第十二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
    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原文:真常应物
注解:
无念纷扰,谓之:
五德五元,谓之:
感而遂通,谓之:
药苗发生,谓之:

原文:真常得性
注解:
此感彼应,谓之:
真灵不散,谓之:

原文:常应常静
注解:此常
乃是:
平常之常
又非:真常之比。

平常事来,则:
平常事去,则:

原文:常清静矣

注解:
是言:寂然不动

修道之士扫心飞相,
去妄存诚
清静身心
阳极生阴,寂然不动
万缘顿息,阴极生阳
感而遂通,万脉朝宗。

而其:先天五德发现,
名曰:
真常

真常,即是:良知
先天,五元,发现
名曰:
应物

应物,即是:良能
良知良能,名曰:真性

人心死尽,道心全活
名曰:
真常得性

先天一炁,大道无形,
名为:物知觉

收敛,名为:

人心常死,则道心全活,
道心全活,则妄念不生,
妄念不生,则常复先天,
常复先天,则药苗常生,
药苗常生,则真性常觉,
真性常觉,则真常常应,
真常常应,则河车常转,
河车常转,则海水常朝,
海水常朝,则火候常炼,
火候常炼,则金丹常结,
金丹常结,则沐浴常静,
沐浴常静,则法身已成,
法身已成,则了然无事

故曰:
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可叹

者,希圣学贤
一见:四书五经
每言:去欲为先
就以一味去欲了大事。
再不穷究:存心养性
不穷,心,是:何存
不究,性,是:何养

者,参禅学佛
一见:法华金刚
每言:去念为先
就以一味去念了大事
再不穷究:明心见性
不穷,心,是:何明
有究,性,是:何见

在道者,修真学仙
一见:清静道德
每言:观空为先
就以一味观空了大事
再不穷究,修心炼性
不穷,心,是:何修
不究,性,是:何炼

如果,一味,顽空枯坐
岂能:修成:先天大道

岂不知:大道天道
天道生长万物
全赖日月星辰,风云雷雨

易曰:
鼓之,以:雷霆
润之,以:风雨
日月推迁一寒一暑
如果一味:空空无为
万物岂能:自然生成

文昌帝君,诗曰:

乾坤日月皆无心,
赤气扬辉处处灵。
唯有玄根同太极,
自然焕发合天经。
流行万古兼千古,
合撰清宁永太宁。
清静洞阳敷妙德,
真经运动不留停。

孚佑帝君,诗曰:

真常之炁大而刚,
充塞乾坤显一阳。
自此生平千万世,
恒安熙皋乐无疆。
清气灵图皆焕发,
琼书宝典善铺张。
天地有根因有此,
玄玄妙妙见真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