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慨然要为北宋复仇的大儒

 泊木沐 2019-07-24

这个慨然要为北宋的“靖康之耻”复仇的大儒名叫陆九渊。陆九渊,字子静,于绍兴九年二月(公元1139年3月)在抚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出生。他的家族是一个九世同居阖门百口的大家,他的八世祖陆希声曾在唐昭宗时任宰相,五代末因避战乱迁居金溪,遂“买田治生,赀高闾里”,成为地方上有名的豪门大族。金溪陆族经过几代变迁,到陆九渊出生时,家道已经衰落,只有十亩左右的菜田和一处药铺、一处塾馆。但至此,陆门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仍保有宗族大家的风度。

陆氏家学渊源深厚,陆九渊的八世祖陆希声“论著甚多”,高祖陆有程“博学,于书无所不观”。到陆九渊父亲这一代,虽家业衰落只靠经营医药和教书授学来维持家计,但仍“以学行为里人所宗,尝采司马氏冠婚丧祭仪行于家”(见《宋史·陆九龄传》)。陆门家风肃整闻名州里,甚至受到孝宗皇帝的称赞。

陆门治家依靠严格执行宗法伦理,同时,也靠家庭成员发挥各自的主动性,各尽其能,各司其职。生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陆九渊从小耳濡目染,成人后,亲自管家,这样的生活经历让他对社会参与意识的形成影响很大,也许,这就是陆氏兄弟形成“专务践履”之学的学问起点吧。

陆九渊出生时,其父因儿子多,打算让乡人收养,长兄陆九思的妻子刚好生有儿子,陆九思即令妻乳九渊,而将自己的儿子给别人奶喂。陆九渊后来事兄嫂如事父母。

陆九渊自幼聪颖好学,喜欢究问根底,提出自己的见解。三四岁时,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他就日夜苦思冥想。长大后,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说时,终于弄明白了其中奥妙。他初读《论语》,即指出其讹误之处。

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陆九渊三十四岁中进士,初任隆兴府靖安(今江西靖安)县主簿,后调建宁府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主簿。

大约十年后,他被荐为国子监正,不久,又迁“编修敕令所”的“删定官”。

陆九渊少年时曾读三国、六朝史,有感于当时“夷狄乱华”,后又听长辈讲“靖康之耻”,于是,剪断指甲,学习弓马,慨然要为大宋朝廷复仇。在任“删定官”时,他“访知勇士,与议恢复大略”,朝廷论对时,“遂陈五论:一论仇耻未复,愿博求天下之俊杰,相与举论道经邦之职;二论愿致尊德乐道之诚;三论知人之难;四论事当驯致而不可骤;五论人主不当亲细事。”(见《宋史·陆九渊传》)

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陆九渊在朝中提出:任贤、使能、赏功、罚罪是医国“四君子汤”,得到宋孝宗赞许。同年,被差管台州崇道观,因这只是个管理道观的闲职,于是他便归江西故里讲学,汇集了四方学者。

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出知荆门军(辖今湖北荆门、当阳两县),当时荆门是南宋边地,处江汉之间,为四战之地,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但防务极差,连城墙也没有,他“乃请于朝而城之”,经过一年的认真治理,“政行令修,民俗为变”。宰相周必大称赞说:荆门之政是陆九渊事事躬行的结果。

陆九渊慨叹于靖康间北宋被灭的惨痛事件,和四方志士交结,为谋恢复失地。朝廷正准备任命他为将作监丞,因给事中王信反对,反被落职还乡。当时,陆九渊名望已高,每开讲席,学者群集,“户外履满,耆老扶杖观听”。他自号“象山翁”,学者尊为“象山先生”。

绍熙三年(公元1193年)十二月的一天,陆九渊对亲近之人说:“先教授兄有志于天下,竟得不到施展就要离开人世了。”又对家人说:“我将死矣。”还对僚臣说:“我将告终。”适逢他祈祷下雪,第二天,雪果飘下,陆九渊乃沐浴更衣端坐,两天后(十二月十四日)安然去世,享年五十四岁。

棺殓时,官员百姓痛哭祭奠,满街满巷,充塞着吊唁的人群。出殡时,送葬者多达数千人,归葬于金溪青田。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赐谥“文安”。

明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在金溪县城衙门前为陆九渊建有“百世大儒”坊,两侧镌刻“学苟知本六经皆注脚,事属分内千经有同心”对联。

陆九渊官位不算显要,学术上也无师承,但他融合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和“良知”、“良能”的观点,所谓心既是孟子所说的我,认为我生万物生,我死万物死。提出“心即理”的哲学命题,形成一个新的学派——“心学”。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心是唯一实在:“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心即理是永恒不变的:“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来今,概莫能外。陆九渊认为治学的方法,主要是“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陆九渊是南宋时期最富有个性的哲学思想家和文化教育家,在程朱理学集大成之际,他以高度的学术责任感和深邃的理论洞察力,最早发现了理学内化道路潜在的支离倾向和教条隐患,成功地开拓出一条自吾心上达宇宙的外化道路,为宋明新儒学思潮从朱子学到阳明学的心学转向创造了必要的学术条件。

陆九渊承认王安石英才盖世,不合流俗,但认为王安石学术上没有触及根本,不苟同其政治改革。对“靖康之变”胸怀复仇雪耻之大义,故访求智勇之士,共谋恢复失地。任地方官时,政绩颇著,而不忘教育,常授徒讲学。去官归里后,他在学宫内设讲席,贵贱老少都赶来听讲,“从游之盛,未见有此”。

陆九渊还热心于讲学授徒,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每开讲席,学者辐辏,户外履满,耆老扶杖观听”,弟子遍布于江西、浙江两地。他在长期的讲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育思想理论。他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存心、养心、求放心和去蒙蔽、明天理的作用。他主张学以致用,其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以挽救南宋王朝衰败的命运。在教育内容上,他把一般知识技能技巧,归纳为道、艺两大部分,主张以道为主,以艺为辅,认为只有通过对道的深入体会,才能达到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的目的。因此,要求人们在“心”上做功夫,以发现人心中的良知良能。陆象山的学生,最著名的是杨简、袁燮、舒璘、傅子云等,其中杨简进一步发挥了其心学。江西抚州是象山学派的重镇,明代陈献章、王守仁进一步发展心学。今南昌城内的象湖相传为陆九渊当年在南昌开坛讲学之处,“象湖”一名由其号(象山先生)而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