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泉州:一座颇有禅意的城市

 zzm1008图书馆 2019-07-24

能够与北京、苏州、西安、杭州等同列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泉州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大量古船、石碑、石塔、陶瓷遗址和伊斯兰教圣墓,共同见证了千年海港的繁华往昔。清净寺、关岳庙、开元寺、天后宫等仍在书写多种宗教和谐共存的历史。东西塔、安平桥、洛阳桥和崇武古城墙所代表的中国石构建筑工艺,水平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珍贵文物散落在古城的四面八方,同频繁的宗教活动、宗族庆典一道,构成了泉州人成长记忆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穿梭如林宗教庙宇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更有“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称号,沐浴于宗教庙宇中,回味多元文化的交融,重温“千年海丝路”,你将深深感受到文都的独特魅力。

清源山是首批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是泉州市唯一一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其自然景色秀丽,文化内涵深厚,元代时即被赞誉为“闽海蓬莱第一山”。

清源山遗留有大量的文物古迹,自古以来就以36洞天、18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

久负盛名的宋代老君造像,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席地面积55平方米。由于它是中国现存最大、雕技最绝、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因此文史界人士戏称之为“老子天下第一”倒也名副其实。千百年来,虽历经风雨沧桑,老君岩依然栩栩如生,与自然浑然一体,见证了清源山唐宋时期道教文化的兴盛发达。

位于清源山风景名胜区山麓、泉山路中段西侧的锦绣庄民间艺术园,与老君岩、西湖、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博物馆相邻,是泉州旅游文化观光精品线路上的明珠——文化旅游购物中心。

有人说,在泉州最能感受到多元文化交融,这无疑跟老城区形形色色的宗教寺庙有关。老城区现存的宗教遗迹,既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几大宗教,又有妈祖信仰、关帝信仰、吴真信仰、王爷信仰等。

这种多元性从很多细节可以看出来。在泉州开元寺里,还留有当年各个宗教互相交融的痕迹,大殿基座上有精美的狮身人面像,据说,这应该是最经典的印度教图案。

还有,在泉州一条街道上,可以并存不同的宗教寺庙,却不妨碍各自香火繁盛。涂门街位于鲤城区,是集商贸、旅游、文化等于一体的繁华地带。这条全长仅1000多米的街道,有着众多的“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群,分布着13处宋元文化遗存,如清净寺、孔子文庙、通淮关岳庙等。南俊路和涂门街也颇为相似,周边有元妙观、承天寺、铜佛寺等。

市区现在依然保留了大量海丝遗存以及大量与海丝相关的文化,有着深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鲜明奇特的多元文化大观、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以及悠久广泛的对外交流。

九日山山中无石不刻字。东西两峰摩崖上,迄今留存北宋至清代的题刻75方,其中以13方宋代航海祈风碑刻最为著名,是研究泉州港海外交通的珍贵史料,也是中国人民与亚非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伊斯兰教圣墓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兰教圣迹,坐落于清源山风景名胜区的灵山景区内。据载,唐武德年间(618-626年),伊斯兰教穆罕默德遣三贤沙仕谒、四贤我高仕来泉州传教,后卒葬此山。葬后是山夜光显发,人异其灵圣,故名曰“圣墓”,山曰“灵山”。

泉州天后宫是海内外同类建筑中规格最高、年代最久远的妈祖庙,原称“天妃宫”,俗称“妈祖庙”,素有“温陵圣庙”之称,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史迹。

泉州清净寺,创建于公元1009年,是仿照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的建筑形式建造的,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处伊斯兰教建筑,它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

泉州因“海丝”而与古寺结缘,古寺又见证了泉州商贸及宗教文化的辉煌,独特的历史文化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

在泉州听南音

热心的泉州一中老师倪振成陪同我品尝了当地特有名的小吃,坐上了独具特色的两元“小白车”前往文庙去逛逛泉州的夜生活。

典型的闽南院落,厅堂成了演唱者的舞台。观众散落在两边厢房的屋檐下和天井中,周围有很多花木,天黑,看不清花木的品种,仿佛有白玉兰,幽幽的香。

简单的条凳,不设茶座,听众可自由往来,有人在暗中送茶水,脚步也是轻的,怕惊动别人。倪老师告诉说,民间的南音演出是不收门票的,在泉州,这是家常的社区活动。

好在大家都守规矩,没有喧闹的,听众很有品位,也不大声说话。南音的好处是静静地欣赏,它的优雅犹如南国天空飘过的云朵,或者是那花间轻轻游荡的流萤。

我们悄然入座,举目望那厅堂,灯影中坐着四位白衣白裙的年轻女子,持紫檀板的,吹洞箫的,抱南琶的,另有一位品笛的,她们是伴奏。此际款款而入的,是一位同样白衣白裙的女子,她一样高贵地绾着发。

此刻全场静默,她是主唱。没有人报幕,也没有鼓掌,一切都是默契的。只见那后来者在座位上轻轻一俯身,檀板轻拍,那伴奏的乐声就起来了。

泉州师范学院的南音研究专家陈敏红教授告诉我,“南音的演唱用的是闽南方音,演唱中的韵文多读的古音,因此,即使是当地人,也未必全能听懂”。

幸好配有字幕,词句古雅清俊,宛若牡丹亭或西厢记中的句子,但亦有俚白的闽南俗语夹置其间。字幕显示的内容,多是言情闺怨一类,心绪幽幽,相会无期,情思杳杳,倾诉绵绵。哀怨多因情变,积郁总求宣泄,她就这样轻轻地唱着,迂回婉转,如歌如泣,如怨如诉。

主唱者居中而坐,伴奏的四人两旁列坐,她们用箫管和檀板应和着。那唱词,那韵味,那情调,逶迤而迂徐,悱恻而缠绵,宛若是,天边那一声裂帛,飘落如陨星,宛若是,山涧那一曲浅滩,隐忍地叹息。

我被那哀婉之情缠着,丝丝缕缕,缠绕得难以解脱。只见厅堂那边厢白衣裙窸窸窣窣,她们静默地退了。换上来另一拨。原样的装束,原样的步履,依旧是一袭白衣白裙,依旧是发髻高绾,依旧是檀板箫笛。

只是这回那主唱的斜抱了琵琶,她一边弹拨,一边轻启歌喉,却也是一样的断续着她的哀愁,她的叹惋,一声声都是花间雨露,带着那淡淡的泪痕。我听不懂那唱词,却领略了那份牵挂,那份深情,那份情爱,那份怨尤……

南音似无念白,只是吟唱,听南音不是习惯上的看演出,其实全靠清唱。它不出现剧中人,演唱者总是“代言”,故而并无传统意义上的表演,只听凭一人幽幽地唱着,不高亢,不激越,情到深处亦不愤懑,只有镜前灯下深深的、淡淡的、落落的孤凄与清寂,伴随着那悠长悠长的叹息和倾诉。凄清是有的,哀婉是有的,但却是无以拒绝的让人沉醉,沉醉于她的哀痛之中。

史载,南音(或南曲)为宋元时南方戏曲和散曲所用的诸种曲调之统称。大都渊源于唐宋大曲、宋词和南方民间曲调。盛行于元、明,用韵以南方语音为标准。据统计,《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所收南曲曲牌有一千五百余种,其中有梅花操、八骏马等十大名曲。

这些曲牌成为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的主要曲调,泉州的南音溯源于此。南音当日自江浙一带南移,渐行渐远,直抵刺桐旧州,演变而为今日保存完好的泉州南音———它是一块有声无形的晶光闪亮的戏曲音乐活化石。

泉州的这一个夜晚,听着1000多年历史的南音,至今保留着汉代相和歌“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特点,被誉为“中国民族音乐之根”、传统音乐的“活化石”。

不由地想起一个泉州人,如今他已远去,他就是南音乐神郎君,郎君,是指五代时期后蜀的亡国之君孟昶。他精晓音律,善作词曲,痴爱音乐,宁可不要王位也不愿放弃音乐。后世的爱乐人将郎君誉为乐神,南音爱好者更是将郎君奉作先师。

至今,泉州南音馆(阁)祭郎君是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兄弟社团互相交流拜馆,所拜的就是孟昶先师。郎君的祭祀分为春祭和秋祭,春祭时间为农历二月廿二,秋祭时间为八月廿二,或另择吉日。

《八骏马》泉州南音乐团

介于人神之间的“木偶”

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据文献记载,至迟于唐未五代已在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此后历经宋、元、明、清以至当代,传承不辍。

至今保存700余出传统剧目和由300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有剧种音乐'傀儡调',同时形成了一整套精湛规范的操线功夫,以及独具特色的偶头雕刻、偶像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

泉州提线木偶戏同昆曲等10个项目,被联合国亚太文化中心列入'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数据库';还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据剧团王先生介绍,“前棚‘嘉礼’后棚戏。”也就是说,提线木偶在当地享有优先的待遇。“棚”就是戏台。民俗活动中,如果木偶戏和梨园戏、高甲戏等同场演出,木偶戏必须在前面。

对木偶戏的尊崇,还可以从操纵演员必须识字看戏本等地方看出来。王先生说,木偶戏演员还可以穿着象征地位的长衫,参加科举考试,这在古代的“戏子”中是不可能的。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林聪鹏雕刻泉州提线木偶头

“木偶既不是人也不是神,它是介于人神之间,沟通人和神之间关系的一个媒介,一个桥梁。”王先生认为,木偶被称为“嘉礼”,“嘉礼”就是美好的奉献,像闽南“敬天公”这样重要而大型的仪式,是少不了这种能沟通神和人的悬丝傀儡戏的。

提线木偶的表演,也能慰藉很多人的情怀。王先生以为乡愁是对一个地域文化的深刻记忆,更多要和童年记忆结合在一起才更牢固。

“木偶戏可以说是没有文化疆域,也没有年龄界限的艺术,相比较而言,更容易打通文化、年龄和阶层等等的壁垒。”他认为,人到老了,他的心态会“老还童”。

提线木偶这种艺术能帮助人家回忆童年,保持童心。老人和小孩肯定很喜欢。而现在的中年人生活比较紧张,甚至可以说很累、无趣,如果进入木偶剧场,会勾起他们久违的快感和想象空间。而王先生也在从事木偶戏的传承中,加深了对这门艺术的热爱,提升了自己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如今,泉州提线木偶剧团演出的剧场有130个座位,任何人都可以进去看演出,不卖票,不收费。不远的将来,新的剧团占地17亩,即将投入使用的新剧场是500个座位的。

泉州提线木偶戏《若兰行》

交通:

两元票价的“小白二代”可以实现将古城“逛透透”。

机场、铁路均有,建议把厦门带上一起游。

美食:

让泉州游子魂牵梦绕的烧肉粽、面线糊、元宵圆等众多名小吃,大多至今仍是独门小店,各自经营,这些本土美食家对选料、工序有着近乎固执的坚持,他们对传统工艺的坚守,让我们在一品美味的同时,得以感受到原始的精致与用心。

旅行街景:

越声/文图 黄真/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