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公地理”怎样体现《周易》的核心理念?

 饮膳道人 2019-07-24

唐僖宗朝国师杨筠松创立的“杨公地理”、秉承《周易》哲理应用在地理文化上,告诉人们怎样在自然空间,寻找和建设“天地人”相结合的和谐环境,以达到“地灵人杰”的理想境地。

《易经》是“杨公地理”的哲学依据,《易经》中“萃卦”卦辞中所说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是杨筠松地理文化理念中的核心。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出自曾参(曾子)编著的《论语学而》,是孔子为《易经》编著《十翼》中的核心部分。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使民风淳朴。”这句话说明了曾子对于丧祭之礼的高度重视。在儒家观念里,对于鬼神的存在是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的,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就证明了这一点。儒家却非常重视丧祭之礼,在儒家的观念中,祭祀不单是祭祀亡灵,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礼仪形式,看作是“孝悌”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其作用:一是对个人而言,通过丧祭之礼,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二是对于集体而言,丧祭之礼可以寄托对于前辈的追忆和感怀,抚慰在世者,凝聚人心。三是对于国家而言,领导者高度重视丧祭礼仪,在古代,有增强“君权天授”观念的作用。在现代,能够有力的倡导孝道、不忘历史的社会风气,增加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孔安国(孔丘十世孙)在注《论语》的时候说:“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君能行此二者,民化其德,皆归于厚也。”这里的“终”是指人的生命的结束,“元”是指时间上的久远。“慎”是谨、诚,是一个人的内心感受,这种感受需要一定的礼来呈现,所以,“慎终”是指通过一定的仪节以呈现出对亡故之人(必为亲人)的内心之谨与诚,这实际上是一种十分理性的哀悼行为。“追”是记忆、怀念。“追远”即国人所说不忘本。中国人关注历史(远),其主要意义并不在于历史本身,而在于教化,从个人来说在于反思。有了“慎终追远”,“民德”自然“归厚”。也就是说,“慎终追远”起到了一种道德示范的作用,这显然属于儒家思想。

这就告诉我们,对待死者应该竭尽哀痛之情。死者当初是和我们一样的生命,现在是他,以后就轮到我们了,这是谁也逃脱不了的自然规律。现在我们如何对待死者,将来别人也会如何对待我们。假如说我们对死者没有感情,丧事办得非常草率,那么,我们会想,人生究竟还有什么意思呢?我们只注意活着的人,不慎重对待死去的人,我们就犯了一个歧视阴、重视限的错误,因为死者属阴,活着的人属阳,人生是由一死一生这一对阴阳共同构成的,并不是说只是由活着的人构成的。当我们慎重对待死者的时候,也就是在使人们认识到,不能仅仅重视活着的人,也要尊敬死者,这样,也就不会使人们只关注自己了。我们连死者都尊重,还能不尊重活着的其他人吗?所以说,百姓的道德就能变得淳厚。

“杨公地理”在赣南创立,闻世一千多年来,人们十分重视每年定期对逝去先辈的祭祀活动,读书人祭祀孔子,表示对传承华夏文化的孔子的敬畏之情;家族之中祭祀自己家族的祖先,表示对家族祖先的敬畏之情。一旦我们忘记了祖先,我们也就只剩下自我陶醉、自以为是、自大自封了。想一想我们的生命从何处来?不是从我们的祖先那里一代代地传过来的吗?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遗传基因,我们父母的遗传基因又来自他们的父母,如此追溯下去,我们可以说,我们所有人都可以追溯到天地之间的第一对父母那里去,我们难道不该对我们所有的祖先怀有敬畏和感激之情吗?想一想我们今天的思想、习俗从何而来?还不是一代代的人传承、变化而来的吗?我们的思想习俗受我们父母的影响,我们父母的思想习俗又受他们的父母的影响,所以,我们今天的思想,我们今天的习俗,少不了我们祖先的影响,我们难道不该对我们所有的祖先怀有敬畏和感激之情吗?知道了这些以后,我们便会知道,我们没有资格去埋怨祖先,更没有资格虐待我们祖先给我们的生命和思想习俗。这样去做,我们的道德修养也就提高了,社会风俗自然也就能淳厚了。所以,我们不能轻视“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句话的根本含义。《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教育的根本,无论是孝的教育,还是爱的教育,都是为了养人孝心、厚人福气,提升人的生命力,完善生命品质,这一切要从娃娃抓起,更要从老人做起。同理,敬祖尊师、慎终追远,也必须从老人做起。没有孝亲敬祖的老人,很难有尊老敬师的后代;没有爱家爱国的前辈,也难得热爱生活的子孙。人类好似一棵生命树,孝亲敬祖就是浇灌这棵生命之树的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生命之根茁壮,才能光前裕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