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足口病全攻略——让你清楚知道它是什么、怎么治、如何防

 夏季三伏天 2019-07-24

文丨宋红梅

图丨来源于网络

夏天来了,又进入了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患儿逐渐多了起来,所以今天我们来复习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手足口病最爱挑学龄前儿童下手,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常见于4~9月份,但是四季均可发病。

进入高发季,家长们与其惶恐,不如多学一些应对知识。所以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手足口的那些事。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以口腔和咽部黏膜、手掌、足底的疱疹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通常地域分布极为广泛,无严格地区性,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流行期间托/幼机构容易发生集体感染。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A71型是最常与手足口病相关的血清型,也是大多数手足口病大暴发的元凶,重型手足口多为肠道病毒A71型感染。

主要通过人群消化道、呼吸道和与分泌物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传染源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此外病毒还可通过水疱液传播。

手足口病的症状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通常为3~5日,但也有2~7日的报道。

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斑丘疹、疱疹;重症病例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患儿口腔中的疱疹疼痛很明显,因为小婴幼儿不能主诉疼痛所以主要表现为拒绝进食。部分患儿可有前驱症状,包括发热、易激怒、腹痛、呕吐和腹泻等。

重症患儿具有以下特征:

  • 持续高热不退;

  • 精神差、呕吐、肢体肌阵挛,肢体无力、抽搐;

  • 呼吸、心率增快;

  • 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 高血压或低血压;

  •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 高血糖。

尤其3岁以下(特别是1岁以内)的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手足口病的治疗

手足口病通常是一种轻微的临床综合征,症状和体征通常可在7~10日内完全消退。

对于肠道病毒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可用,治疗措施主要是支持和对症治疗。确保患儿摄入足够的液体很重要,以免脱水;冷的食物(如棒冰和冰激凌)有助于缓解口腔或咽部疼痛;软的食物(如布丁和果冻等,但3岁以下宝宝吞咽比较困难,家长应注意呛噎)可能更容易吞咽。

对于不能充分饮水来维持水合的儿童,应住院进行胃肠外液体治疗。重症或有并发症的儿童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对于手足口病通常不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

手足口病的预防

关于手足口病的预防,应注意:

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特别提醒家长:如果您的孩子患有手足口病,在他/她生病的第1周内请不要让他/她接近其他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