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雪芹神来之笔:“贾琏戏熙凤”的幸福时刻,李纨在孤独的午睡

 君笺雅侃红楼 2019-07-24

《红楼梦》第七回送宫花,最神来之笔的一处描写,就是周瑞家的拿着宫花去王熙凤房中路过李纨窗下,发现大中午的李纨在静静的午睡,到王熙凤房前却发现王熙凤与贾琏年轻夫妻中午不休息,在“午嬉”努力生儿子。这出描写,看似李纨午睡与贾琏戏熙凤没有关联,实则从文学的角度,正是因此而令《红楼梦》伟大。这种不露痕迹的对比,将前半生李纨的悲剧与王熙凤幸福做了对比,又推及后半生李纨的“幸福”与王熙凤的悲剧做了对比。人生和命运就在这一墙之隔的两处动静之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周瑞家的送宫花,王夫人和薛姨妈长篇大套家长里短;薛宝钗在屋内与莺儿描样子;惜春与小尼姑智能儿游戏;迎春与探春在下棋;贾宝玉和林黛玉在赶九连环;王熙凤与贾琏在“造小人”。所有人在美好的中午,都处于一种动的状态,能午睡的,估计只有见了周瑞女儿的贾母,与幼小的大姐儿,再就是百无聊赖的李纨。

曹雪芹写李纨是处处与王熙凤比较的。李纨是贾母的长孙媳妇,王熙凤是嫡长孙媳妇。李纨原本是荣国府的接班人,却因丈夫贾珠去世,无奈卸任,便宜王熙凤顶替她管家。但荣国府终究还是李纨儿子贾兰与叔叔们的。王熙凤不过代管,还要回到贾赦那一边。

李纨的不幸在于年纪轻轻守寡,大好青春虚度,她过早泯灭的青春成了她人生最大的悲剧。同样是美好的年纪和时光,在王熙凤与丈夫柔情蜜意的时刻,李纨只有独自午睡。那一刻,作者笔下是有慈悲之心的。李纨的静与王熙凤的动形成鲜明对比。这背后的悲喜,痛出一把辛酸泪。

李纨其人很多人对她误解,讲判词中“如冰水好空相妒”,曲子中的“也要阴骘积儿孙”,当成曹雪芹对她的讽刺。其实并非如此,从原文找线索会发现这两点说的不是说她,而是与她对比的王熙凤。

“如冰水好空相妒”,说的是四十五回,李纨带着姐妹们去到王熙凤那里要钱结诗社,结果被王熙凤从头到尾给她算了一笔账,还说她不拿钱给小姑子们花。王熙凤说的轻巧,官中花钱,官中报销,李纨为什么要掏钱。再说她们每次集会花钱并不钱。动辄十两八两,李纨孤儿寡妇根本负担不起。李纨每次集钱都是没人多少,不够的她兜底,已经很大方了。就算找王熙凤要钱,也是官中的,不让王熙凤掏一分钱。王熙凤话里话外嫉妒李纨赚的多,那也是李纨有儿子应得的。李纨当时有一句赞美王熙凤:

李纨笑道:“真真你是个水晶心肝玻璃人。”

水晶玻璃在古代都是珠宝,最好的品质是如冰如水,所以“如冰水好空相妒”代指王熙凤对李纨不劳而获的妒忌。却全然不想李纨得到和失去的不平衡。换成李纨,宁愿拿出所有的金钱,去与王熙凤交换丧夫的命运,让王熙凤体会一下没有丈夫,中午午睡的孤寂,那时候就算睡在金山银山上,又有何趣味。可惜,王熙凤并不懂的这些道理。

“也要阴骘积儿孙”,说的是第十五回,王熙凤包揽诉讼。

凤姐听了这话,便发了兴头,说道:“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你叫他拿三千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口气。”

王熙凤不信阴司报应,坏事做了很多。其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做了一件好事,福报就上门给巧姐儿留了余庆。可王熙凤的坏事终究报应到了自己儿子身上。她最想生儿子,偏偏六七个月大的儿子流产了。无子成了她一生桎梏和悲剧。反观李纨,早年死了丈夫是不幸,可她有儿子。王熙凤没儿子怕受老来穷,拼命敛财。李纨不用费心钱财自来。最终枉费了王熙凤“意慭(yin)憖半世心”,“一场欢喜空悲辛”。

有人将“也要阴骘积儿孙”说成李纨对贾家人见死不救不积阴骘是错的。贾家抄家是大罪。李纨母子孤寡没有牢狱之灾,财产一定保不住,没能力救别人。《好了歌》昨怜破袄寒说的就是贾兰和贾菌。再有不积阴骘能有儿子养老?不积阴骘人家儿子能科举高中?不积阴骘她能凤冠霞帔获封诰命?只有不积阴骘,不信阴司报应的王熙凤那样,败落的儿子被休惨死的可悲命运。这又是李纨的幸与王熙凤的不幸了。

其实判词中“如冰水好空相妒”和曲子中“也要阴骘积儿孙”都是曹雪芹借王熙凤悲喜与李纨的悲喜作对比。一如第七回李纨在午睡,王熙凤却在“幸福”是一样的。

对王熙凤来说,她的人生标的是整个贾家。但对李纨来说,她与王熙凤恰恰是一把镜子的正反面。幸和不幸随着二人命运的转折,时移势易!最后每个人的命运在读者眼中都是“笑谈”。但这个“笑谈”一定不要片面理解为讽刺,就像《三国演义》中“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一样,任人评说的意思。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关注、收藏: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新颖的红楼视角!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 

【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