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便秘的中医外治疗法

 高山流水cjl 2019-07-24

小儿便秘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这类病症的主要特征为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有便意而艰涩不畅。起因多为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厚味;先天不足身体虚弱;病后体虚气血亏损。

小儿便秘多由于摄入食物及水量不足,喂养不当,或突然改变饮食习惯等因素所致。燥热内结,肠胃积热,或热病伤阴、肠道津枯,或乳食积滞,结积中焦,或气血不足、肠道失于濡润等,均可引起大便秘结。当以通腑泻热、润肠通便为治。便秘时不能常用开塞露、肥皂头通便,养成习惯,会导致孩子正常排便反射消失

采用中医外治疗法有明显疗效,且应用方便,作用平稳,副作用少,疗效确实,还可解除小儿对打针、吃药的恐惧心理,减轻家长心理负担。

1.中药擦洗法:生姜、艾叶各15g,食盐20g。生姜、艾叶先加水煎煮10分钟,取药液1000ml,然后将食盐加入药中待水温时擦洗小腹部。每次20分钟,以皮肤擦红为宜。每日治疗2次,每剂药可使用2日。主治小儿习惯性便秘;

2.中药敷足疗法:大黄4g。将大黄研为细末,用醋调为稀糊状,置伤湿止痛膏中心、贴双足心涌泉穴。10~15小时后取下,一般用药1次即效。可清热消积、导滞通便,大黄含蒽醌类化合物,敷贴后通过皮肤吸收,可刺激大肠,增加其推进性蠕动而促进排便;

3.指压法:用指压迎香、支沟两穴,可刺激大肠蠕动加快,使大便通畅。迎香在鼻孔左右两侧凹陷处。支沟穴在手背腕横纹上3寸,尺桡两骨之间。爸爸或妈妈可用大拇指顺两骨缝隙切压支沟穴3~5分钟,再用食指揉摩迎香穴2~4分钟。局部有酸胀感即可显效。可在解便前20分钟进行;

4.填脐法:连须葱头3个,生姜1块,食盐9g,豆豉8粒。将上药共捣成碎末,烘热后敷于脐孔上,用胶布固定,敷后不久可以通便;

5.塞肛法:白萝卜1条,浓盐水适量。将白萝卜条浸入50%的浓盐水中浸2~3天,取出后立即插入肛门内,纳入不久,大便即可通畅;

6.足浴法:番泻叶9g,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度适可时让患儿足浴,每日治疗1次,每次10~20分钟,每剂药可使用2日。适用于小儿习惯性便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