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咬文嚼字】“样板戏”里也有瑕疵?

 cxag 2019-07-24

   现代京剧《沙家浜》问世五十多年,郭建光这个角色,从爷爷谭元寿一直唱到孙子谭正岩。这不,前天看的“璀璨梨园戏曲演唱会京剧专场(二)”,就有谭正岩(郭建光)与翟墨(沙奶奶)的一段对唱“军民鱼水情”。这又勾起了我也憋了几十年的对沙奶奶这段唱中“一觉睡到日西斜”唱词的疑问。

    我们说,一觉睡到大天亮,或日上三竿,就是睡得很好了;但睡到“日西斜”,那不正常:

    要么是喝醉了酒。如唐薛能诗《曲江醉题》就有:“狂遍曲江还醉卧,觉来人静日西斜”。可是,就算沙家浜有酒喝,乡亲们也十分热情好客,但在那样严酷的战争环境下,新四军伤病员怎么能狂饮而醉卧呢?

    要么是有病在身。如宋苏东坡《黄州春日杂书四绝》中“病腹难堪七碗茶,晓窗睡起日西斜”之句。而新四军伤病员在沙家浜是“养伤”,就是说伤已治过,等待痊愈;郭建光也就是左手缠个绷带,而且后来绷带也不缠了,这种情况肯定不可能卧床不起。再看“十八棵青松”那造型,个个龙精虎猛,哪像有病?

    要么就是大懒虫,赖在床上不起来。可那还是新四军战士吗?

    这段唱词都是大白话,唯有“日西斜”袭用了古诗,结果是生搬硬套,文理不通。或许只是为了唱词合辙押韵(“斜”念xia,发花韵),如果是这个原因,那就和老戏中的水词“马能行”一样荒唐可笑了。过去的民间艺人没什么文化,倒也情有可原,而“样板戏”是字斟句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编剧汪曾祺又是大才子,还有“旗手”在把关,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所以,我的疑问至今未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