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著名词人李之仪65岁爱上一歌妓后,写了首诗,开篇就是名句,传唱千年

 半城湖之缘 2019-07-25

古往今来,在诗歌的王国里,爱情诗都是最能震撼人心的。几乎没有诗人从不沾情,荡气回肠之作更是如天上繁星。这些或凄艳、或欢快、或悲情、或热烈的风情千万种的名篇,从古到今醉了人间岁月,让那些美丽的情怀永不老去。爱情在人们的印象里,似乎总是与青春相连的,可是有这样一首不朽名篇,他的作者是一位年过六十的男人。这首诗记录下来的是一段悲伤岁月里的黄昏恋,诗歌背后更是可以看到两位传奇女性的身影。一个男人和他生命里最重要的两个女人的故事,读来让人感叹,爱情,或者是永远不会老去的。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宋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首诗就是大名鼎鼎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千百年来,这首在长江之上飘荡的爱情颂歌,不知感动了多少人,让多少人对诗中所呈现的相濡以沫的爱情心生向往。诗歌的作者李之仪,宋朝官员,前大半生与他的妻子数学家胡淑修相伴相依。这位数学家除却智商极高,胆魄更是令人称赞,在李之仪被奸相蔡京所诬陷之时,竟一人潜入某官员家为丈夫盗取物证,当真是称得起侠女二字。李之仪因此保住了一条命,但从此就被流放管制,走向了人生最黑暗的岁月。在这一时期,他的孩子、妻子都因病离他而去,留下他满鬓白发,一身凄凉。本以为就此安心待死,却不料另一位女子勇敢地走进了他的生命。这是一位颇具才华与胆识的歌妓,青春正好,却在与李之仪一见倾心之后,毫不犹豫地走到了他身边,执其手走过了剩下的十余年岁月。

这首《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就是诗人与这位歌妓的动情之作,全词采用民歌化的语言,回环咏叹,同时又兼具构思精巧、意境深远的文人气质,使得此词一如悠悠不绝长江水,流淌在我们心底,发出深沉炽热的喟叹。

词的上半片起首两句,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就清晰展露。诗人身处长江之头,恋人身处长江之尾,两人隔着遥远的距离,却都望着这一江悠悠长江水。山高水长,眼之所及,望不见对方的身影。两个人的思念,只能随着来去的江水奔向对方。这一起篇,就把浓烈的情感直接倾叹而出。

接下来两句承接上两句,继续抒发思念之情。两个相隔万里的恋人,一日一日地思念着对方,却怎么也见不到,内心里无比煎熬难受。两人虽天各一方,触摸不到彼此,然而每一天里却都是从着长江里打水而饮。这种小心思真可谓半酸半甜了,酸的是两人生生被隔两地,一天又一天,空自思念;甜的是两人日日都是饮的一江之水,仿佛借由着江水就是触碰到了彼此一般。这两句先抑后扬,扬中又在抑,情感深沉曲折,字面似淡,内心实浓,要在这两句里去细细品味。

下半片依然扣住长江水来写,将情感更掀一层波澜。两个恋人分隔两地,各在江一头,这天长日久的思念不知几时才能终止,恰如一江东去的流水,绵绵无尽,望不到头。这里情感炽热中透出无奈,诗人渴望这种分隔两地的日子可以结束,但这却又不是他两人可以决定的。此恨绵绵,缠绕心头,终不得解,叫人空叹。

词的结尾,诗人从眼前煎熬却又无奈的情形里,生出一种强烈的期盼,只愿相隔的两人无论隔得再远再久,心始终在一起,终不负今日相思之苦。至此,隔着绵绵长江的一腔思念之情就得到了升华,爱情原本就是苦中有乐,苦与乐、煎熬与期盼、无奈与执着,共同唱响了一曲爱之颂歌。

这首词在爱情诗里称得上令人过目难忘的上乘佳作,千百年来,这首飘荡于长江之上的深情恋歌,经反复咏叹,其魅力却不曾消减。又不知有多少恋人望长江而起相思,水悠悠,思悠悠,直到归时方始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