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他嗜书如命,19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 他观点尖锐,行文风趣,著名作《围城》,被誉为现代版“儒林外史”。 他的一生,因为一个人而闪耀,这个人就是杨绛先生。 他是钱钟书。他被人誉为“博学鸿儒”、“文化昆仑”,而我欣赏他清醒,无论什么事情,他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他的钱氏雄辩,大有孟子、韩愈遗风。 无论何时,总能引发你的思考。 “论丑恶” 对于丑人,细看是一种残忍。 ——《围城》 天下就没有偶然,那不过是化了妆的、戴了面具的必然。 ——《一个偏见》 流言这东西,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蕴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恶意,比流产更能让人心力憔悴。 ——《围城》 “论爱情” 要对一个女人证明她可爱,最好就是去爱上她。 ——《纪念》 世间哪有什么爱情,纯粹是生殖冲动。 ——《围城》 有人失恋了,会把他们的伤心立刻像叫化子的烂腿,血淋淋地公开展览,博人怜悯,或者事过境迁,像战士的金疮旧斑,脱衣指示,使人惊佩。 ——《围城》 “论婚姻”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围城》 老实说,不管你跟谁结婚,结婚以后,你总发现你娶的不是原来的人,换了另外一个。 ——钱钟书 爱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终成眷属的厌倦,要么苦于未能终成眷属的悲哀。 ——《围城》 “论思考” 旅行是一场艳遇,最后我们遇见了自己。 ——《围城》 假使窗外的人声物态太嘈杂了,关了窗好让灵魂自由地去探胜,安静地默想。 ——《窗》 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 ——《围城》 有些人,临睡稍一思想,就会失眠;另有些人,清醒时胡思乱想,就会迷迷糊糊地入睡。 ——《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 “论偏见” 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难道还迷信钱吗? ——钱钟书 如果你吃到一个鸡蛋,觉得好吃,你又何必去认识下蛋的母鸡呢? ——钱钟书 (ps:一名外国人士读了钱钟书的书,觉得十分敬佩一定要登门拜访,钱钟书如此回复。)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日娱乐。 ——《一个偏见》 “论快乐” 猪是否能快乐的像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会容易满足得像猪,我们是常看见的。 ——《人·兽·鬼》 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因有狗赛跑的电兔子,几分钟或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忍受着许多痛苦。 ——《论快乐》 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食物符合你的口味,主要是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以此来欣赏,来审定。 ——钱钟书 “论希望” 要最希望的事能实现,还是先对它绝望,准备将来有出于望外的惊喜。 ——《人·兽·鬼》 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好的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围城》 “论自知” 你不坏,可全无用处。 ——钱钟书 一个人,到了20岁还不狂,这个人是没出息的;到了30岁还狂,也是没出息的。 ——《围城》 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 ——钱钟书 每个人都需要一面镜子,可以常常自照,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不过,能自知的人根本不用照镜子,不自知的东西,照了镜子也没有用。 ——《谈伊索寓言》 天下不愁没有雅人和俗人,只是没有俗得有勇气的人,甘心呼吸着市井气,有胆量抬出俗气来跟风雅对抗的。 ——《论俗气》 很多人喜欢钱钟书,也有很多人讨厌他。 主要还是因为他犀利。 但我个人是钱钟书的粉,毕竟人生如此艰难,还是拆开来看吧! 钱老先生的魅力,就在于有文人的傲骨,却没有文人的迂腐。直来直往,从不拐弯抹角。 这个虚伪的世界,不正是缺少这样的人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