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顿悟入道要门论》(十)物自有去来,见性无来去

 一起成长一起学 2019-07-25

见与不见

原文

问:云何是无所见?

答:若见男子女人、及一切色像,于中不起爱憎,与不见等,即是无所见也。

问:对一切色像时,即名为见;不对色像时,亦名见否?

答:见。

问:对物时从有见?不对物时,云何有见?

答:今言见者,不论对物与不对物。何以故;为见性常故,有物之时即见,无       物之时亦见也;故知物自有去来,见性无来去也,诸根亦尔。

讲解:

        问:什么是无所见?

       答:如果你见到男人女人以及外界的一切色相,山河大地等等,从中不起憎爱、善恶或好坏的想法,就是“不取”,这就等于不见,见无所见,见到了就像没有见到一样,其实就是心中无相。

       问:对山河大地等境界时,是见,不对这些境界时,也是见吗?

       答:也是见,这个见不论你对不对物。

       问:对境界时有见,不对境界时,为何有见?

       答:这个见不论对境与否,因为见性常存,就像镜子一般,对物照东西,他在照,不对物不照东西,他也在照。比如我们见到了白天,是见,见到了黑夜,也是见,有物无物都是见,物有去来,但自心本性无来无去,六根也是这样,修行没有必要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封得严严实实,只要对境界不执着,就是见而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