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桌|日常器具中的中国传统和文人意趣

 杏坛归客 2019-07-25
中国传统社会的礼制规范不仅在于约束言行,更渗透到日常器具中。方桌四四方方、平平整整,作为承具来讲,有着承载一切、包容万物的内涵,更是君子之气的象征。物如其人,物似其神,方桌即在如此宇宙观和国人性情的影响下出落得沉稳大方、含蓄内敛。

1

中国传统社会的秩序向来以“礼”为规,所谓“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礼”带给国人一个规矩、祥和的世界,而礼制规范不仅在于约束言行,更渗透到日常器具中。

于方桌而言,不论设计制作,还是日常使用,都须按照礼制而行。方桌四角规矩,本身是一种理性的暗示。同时,于方桌就座也要保持仪态端庄,以遵循礼的规则。

在古代,方桌通常摆放干厅堂,主人在此待客会友、宴饮聚会。宾客围绕方桌而坐,把酒言欢,充分享受主人的热情。

因此作为待客用的家具之一,方桌所呈现的是一种浓烈的待客之道,给客人一种受到礼遇和欢迎的暗示。

 “守中”是中国人的处世之道,儒家将其发展为“中庸”,朱熹以“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作释。将这一思想运用于中国家具设计之中,便形成了各种矩形造型的框构家具,并于宋朝之后趋于方正。方桌是框架式结构的典型代表,所以方桌体现的“中庸”思想尤为显著,整体呈现制式和谐,均衡对称,统一平稳。

2

中国古代的文人崇尚散淡,最怕拘束,宴饮品茶讲究随性适意,不设牢不可破的规则和程序,追求雅致脱俗的感觉。

在方桌发展的黄金时期,方桌在房间的摆放相对随意,常因主人兴致所起而被用于不同场所,四面空间开放使人得以随性而坐,舒适自由,恰与文人茶饮所追求的无拘无束境界相合,符合古人“以天为盖、地为庐”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同时,方桌摆放于厅堂,其制作工艺和艺术水准直接折射主人的修养内涵,是主人审美情趣的具体体现,因此在方桌制作过程中,主人往往极尽其能事,指导工匠做出专属自身的独特方桌。所谓“人品影响艺品”,一张方桌往往是“三分匠,七分主人”的结合。

不同阶层的人,物质财富不同,文化素养不同,决定了方桌制作品质和艺术水准的不同。在家具发展的集大成时期,文人雅士参与工艺制作,引导整体社会的审美标准和审美风尚,导致其推崇的艺术形式成为社会主流风格,在创造、传播文化的同时,一并影响其他阶层的审美情趣。

3

在文人的影响下,“雅”成为方桌制作的基本格调。“尊雅”“从雅”源自文人士大夫所秉承的儒道文化传统,而古汉语中“雅”意指正确、规范,讲究适中、均称、平正,这也正是方桌美之所在。

文人以自然为美,崇尚简朴、平淡的自然艺术。在方桌的制作上,推崇宁朴勿巧、宁简勿俗的自然之宜,体现其去俗存雅、淡泊名利的高尚节操;在方桌设计上,文人认为美不在奢华工巧,而在于普通材料别出心裁、构思巧妙。

在崇尚简朴的同时,文人家具也讲究精巧。“精巧”不同于庸匠的“唯雕镂是巧,排架是精”,而是要求家具构造做工精良、构思精细,强调设计巧妙得体。精工巧艺是制作方桌的必要条件,也是方桌主人显示高雅品位和尊贵身份的手段之一。

文人方桌的精巧在于简洁优雅的线条美和空间美的结合。空间与线条构造出一种极简的形式主义,朴素自然中不失端庄大气,同时用细部装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小中见大,以局部暗示整体的装饰思维,传达出方桌含蓄意蕴的深远气质。远看取势,近看取质,无论仰视、俯视、平视,任选其一,都能尽显精妙之姿。

文人参与使得简素文化得以全程融入家具制作中,形成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而以简约、流丽、中和而备受称道的明式家具作品,更是达到传统家具制作水平的高峰。

4

方桌面的基本尺寸范围在90cm到100cm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保持一定距离才能保持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身体上的舒适度,而90cm~100cm恰好既能使人形成各自独立的空间,保持个体舒适自由,又能形成融洽和谐的公共空间,所谓亲密而不矫情,热烈又不失和谐。

方桌四边相等的距离使每位围桌而坐的客人都能受到同等关注,不被忽略,从而渝悦地融人共同空间。在一些较为传统的宴席上,方桌往往按照客人辈分大小、身份尊卑进行排序,但实际上,由于方桌自身方正,无前无后、无左无右的特征,落座于方桌周围的客人仍能感受到来自主人的谦恭尊重。作为待客家具,方桌带给客人的宾至如归的尊严和无差别对待的心理平衡,恰恰体现了中国人的好客之道。

方桌面板四方,四腿和压板相连接,分割出底部的负空间,人们坐于周围,既能保持上肢的仪态,又能保持下肢的松散自然,具有较强的舒适感。中国古典家具的设计遵循尊严第一、舒适第二的原则,于方桌而言,则二者兼顾,既能灵活移动配合使用者对不同生活场景的需要,又能不断丰富其自身功能:将其陈列在厅堂,便作待客之道或饮食之用;放于书房,则配合香沪等其他饰物搁置成为香几。

5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族纽带是维系社会关系的重要因素,使中国传统文化形成重人伦、重亲情的特征。家人团聚是国人最大的幸福。在传统生活中,方桌不仅用来招待客人,更是家人聚餐饮食、打发时光的主要用具,是维系亲情的重要器物。

中国人在汉代实行分餐制,但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共餐制逐渐成为普遍用餐习惯。无论坐在方桌的哪一边,配合筷子的灵活使用,桌上菜品都可保证触手可及,尽可享受全桌美食,从而形成祥和融洽的用餐气氛。一家人围坐在方桌周围,交流感情,其乐融融,而方桌本身则成为这浓浓幸福的见证和美好回忆。

方桌|日常器具中的中国传统和文人意趣

原创: 余伟新 青岛出版集团 201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