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二花神词十二首

 邹超亚 2019-07-25

一剪梅·一月花神梅花

山岭梅花傲雪开。幽香扑鼻,陶醉人呆。寻梅踏雪小声哼,花四君中,独占头排。

林氏西湖广植栽。植梅为妻,奇思难猜。采苹生性酷钟梅,人老珠黄,坠落尘埃。

注:男梅花林逋他终生无官、无妻、无子,隐居西湖孤山,植梅为妻,畜鹤为子。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句,被赞为神来之笔。梅花被誉为"国魂""花魁",把它视为敢为天下先优秀品德的象征。女 梅花 花神 江采苹即梅妃,出生于福建莆田江东村,唐玄宗开元中,太监高力士出使到福建、广东一带,见到丰神楚楚、秀骨姗姗的江采苹,就收她选入宫中服侍唐玄宗,大受宠幸,唐玄宗自得江采苹,视宫中粉黛如尘土。江采苹癖爱梅花,所居之处遍植梅树,唐玄宗戏名曰梅妃。唐玄宗曾当着诸王面称赞梅妃"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后来因杨贵妃的出现,梅妃失宠,孤寂而终。

惠兰芳引·二月花神兰花

深岭老箐,湿阴地、暗香幽散。一朝入兰房,无数桂冠加冕。出花淡雅,香四溢、愁消怨散。卉中真君子,空谷幽兰惊叹。

热国江南,芳跡常见,爱者心善。屈原独亲兰,暮暮相依相伴。滋兰百亩,樹盈九畹。爱国情、兰似独幽令羡。

注:兰花屈原他亲手在家"滋兰九畹,树蕙百亩",把爱国热情寄托于兰花,并赞兰花"幽而有芳",且常身佩兰花,故后人把兰花视为"花中君子""国香",把兰花作为高尚气节和纯真友谊的象征。

杏花天漫·二月花神杏花

春暖堤柳,南燕初返,正是杏花开逸。阵阵毛似雨,叶片上、垂下麻麻珠滴。蜂忙采蜜。盼硕果、增加收益。举目望、红杏漫天,万里尽皆春色。

天生姿质艳丰,舞歌宛天仙,被玄娇极。漫舞轻语笑,百媚生、长伴依君王侧。安氏反逆。饮恨在、军至坡驿。每二月、那杏花神,万山翠碧。

注:杏花的花神相传是杨贵妃。杨贵妃虽然系唐玄宗的三千宠爱于一身,但是在安史之乱时,马嵬兵变,玄宗不及应军士之求杀了杨贵妃。平乱之后,玄宗派人取会尸骨移葬时,只见一片雪白的杏花迎风而舞。玄宗回宫后,命道士寻找杨贵妃的魂魄,此时的杨贵妃已在仙山上司职二月杏花的花神了。

 
 

二色桃宫·三月花神桃花

世上桃源何处是。踏草去、桃林香味。红抹仲春醉杀人,花深处、唱歌阿妹。

桃花赋美惊神鬼。看戈娥、百娇千昧。脸带笑颜似露酡,妖桃女、三花神位。

注:三月男桃花神皮日休他在《桃花赋》,赞扬桃花为"艳中之艳,华中之华",并以古代许多美人作比拟,使人见了桃花,犹如见到美人。由此桃花常被作为吉祥美好、美满爱情的象征。三月女桃花花神戈小娥,元顺帝之淑姬,酡颜如醉,而肤白似玉,著水仿佛桃花含露,愈增娇美,帝喻云:"此夭桃女也"。因呼为"赛桃夫人"

剪牡丹·四月花神牡丹

国色天香,雍容华贵,雅秀庄洁端净。荷泽齐名,洛阳牡丹盛。公园处处连天,盆栽户户,赛奇斗艳相竞。春日花开,洛阳夜难静

洛阳花卉风兴。爱牡丹、醉翁尤更。花品释花名,风俗记详如赏盛景。魏红窈窕白黄競。四十年间,花艳媚相更。回听。那丽娟一曲,花亭曲静。

注:四月男牡丹花神欧阳修,他遍历洛阳城中十九个花园,寻觅牡丹佳品,写有我国第一部栽培牡丹的书《洛阳牡丹记》。牡丹花朵硕大,花容端丽,素有"花中王"之称,后人把它作为"繁荣富强,和平幸福"的象征。四月 牡丹花神丽娟,西汉武帝所幸宫人。玉肌柔软,吹气如兰,尝于芝兰殿旁歌《回风》之曲,庭中树花为之翻落,是谓"曲庭飞花。"

石湖仙·五月花神石榴花

张迁西土。引榴入长安,栽种花圃。榴卉染骊山,火般紅、奇观竞睹。神州南北,競相植、乐忙商贾。农户。庆果丰、寄望增富。

榴花染红季节,百虫繁、温增疫著。捉鬼钟馗,灭害除虫驱雾。侠女公孙,剑挥风舞。反贪查虎。钟馗斧。贪官污吏全处。

注:五月石榴花男花神传说是钟馗,五月是疾病最容易流行的季节。于是中国民间传说的"鬼王"钟馗 ,便成为人们信仰的主要对象,生前性情十分暴烈正直的钟馗 ,死后更誓言除尽天下妖魔鬼怪。其嫉恶如仇的火样性格恰如石榴迎火而出的刚烈性情,因此大家就把能驱鬼除恶的钟馗视为石榴花的花神。石榴花女花神公孙氏,唐代最杰出的舞蹈家之一,以舞《剑器》而闻名于世。她在继承传统剑舞的基础上,创造了多种《剑器》舞,如《西河剑器》,《剑器浑脱》等。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描叙她的剑舞道:"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据说草圣张旭的狂草书就是从她的剑舞中获得的灵感。

芰荷香·六月花神荷花

看潇湘。荷摇无际碧,莲涣容光。荡舟荷间,扑鼻淡淡荷香。清风飘过,采莲曲、似入仙乡。人在水海中央。惊翔白鹭,飞別荷塘。

花中唯存活化石,至今年十万,亭立芬芳。西施六月,镜湖莲下穿航。敦颐佳作,爱莲说、千古留芳。出污泥自高廉。真君子也,正气宏扬。

注:六月莲荷花的花神相传是绝代美女西施。传说中西施在助越灭吴之前,是卖柴人家之女,夏日荷花盛开时,西施常到镜湖采莲,也许因为西施曾经是六月时节的采莲女,她美丽的身影无人能比,于是就自然成为莲花的花神了。荷花周敦颐他的散文《爱莲说》高度赞扬荷花品种:"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成为廉洁清正,不同流合污的道理规范的化身。

玉女迎春慢·七月花神玉簪花

啊娜娉婷,花丛里、少女秼风迎雨。漫看簪花起舞。圣洁冰清天赋。开心迎暑。爽爽爽、伴过朝暮。幽香闯鼻,头脑空空,忘痛忘苦。

王娘小女乖张,思凡不得,拔嶜丢赴。坠落红尘载数,白玉簪花处处。武皇龐妇。李氏女、戴簪莲步。美丽倾城,早故思狂皇武。

注:关于玉簪花,还有一个神奇美丽的传说。传说王母娘娘对她的女儿的管教是非常严厉的,王母娘娘有一个小女儿,这个小女儿性格十分的坚强刚烈,她从小时候开始就十分向往自由,向往人世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王母寿宴之时,在为王母娘娘祝寿的路上,她就想趁机到人间走一遭,不料被王母娘娘看透了她的心事,没有给她下凡的机会,这个小女儿无奈之下将头上的白玉簪子拔下,说:“你代我到人间去吧。”一年之后,在玉簪落下的地方长出了像簪子一样的花儿,并且散发着清新怡人的香味,这就是后来的玉簪花。玉簪花十分受人们的喜爱,更是被称为“江南第一花”。黄庭坚还为它作过诗,“宴罢瑶池阿母家,嫩惊飞上紫云车。玉簪落地无人拾,化作江南第一花。”七月 玉簪花花神李夫人,汉武帝后期最宠爱的夫人。宫廷乐师李延年精通音律,颇得武帝欢心,一日作歌"北方有佳人"于武帝前,武帝闻之不禁叹息说:"世间哪有你所唱的那种佳人?"平阳公主在一边揣摩得知歌中寓意,趁势说:"延年的小妹,就是一位倾国倾城的绝世佳人。"武帝心中一动,立召李氏入宫纳其为妃。由此李氏宠冠后宫,号为李夫人。后李夫人病重,至死都不肯让武帝见她一面,保持住武帝心中她的美好形象,死后宗室得以继享安泰富贵。

桂枝香·八月花神桂花

秋风十里。月桂正飘香,舒心安肺。眼看丰收在望,地欢天喜。吴刚捧出新醅酒,与人间、佳节同醉。神州之地,复兴崛起,蟾宫攀桂。

窦禹钧、儿皆入仕。叹椿一 株老,五枝芳菲。千爱千恩,绿石死生不易。陈年旧事如流水,绿珠花神后人说。中秋佳节,桂添幽香,月圆难寐。

注:八月桂花花神,据说是五代的窦禹钧。他教子有方,五个儿子皆为达官显臣,放他们父子被誉为"灵椿一 株老,丹桂五枝芳"。另一说为西晋荆州史石崇的爱妻绿珠,她善吹笛而貌美。赵王司马伦的同党孙秀曾想夺绿珠为妻,致石崇为赵王所杀,绿珠堕楼殉情。人们以桂花之散落喻绿珠,并封她为桂花花神。

 

赏松菊·九月花神菊花

黄红白绿青兰紫,卉艳巨中兼细。七千馀种,透香神州地。

华夏名花榜上,四君子、风高节贵。冽风中,抱香枝上死,浩然正气。

掛印回归故里。事桑麻、赏欣东蓠卉。黙默见南岭,漫漫青山翠。战鼓冬冬擂响,女红玉、风声鹤戾。抗金兵,史长垂,年复岁岁。

注:九月菊花男花神,陶渊明。他为菊花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佳句。相传某年九月九重阳节又至,陶渊明枯坐在宅边菊花丛中,采了一大把菊花把玩。难耐酒樽空,怎忍花零落?这时,忽闻马蹄声近,原来是江洲刺史王弘派人送酒来了,于是他以掌中菊花做下酒物,欣然酌酒。这个故事后来流传到中国民间,每到重阳节,饮菊花酒,感受陶渊明的闲情逸致,体会他那淡泊独立的精神,便成为民众的一大习俗。九月 菊花女花神

梁红玉,宋抗金名将韩世忠之妻,其人见识不凡,胆略过人。曾星夜抱子驰马奔赴秀州知会韩世忠回京城勤王,平定苗傅等人的叛乱,得封安国夫人。韩世忠与金国大将金兀术大战于黄天荡,梁红玉一身戎装亲于战舰之上击鼓助威,进而大获全胜。后宋高宗听信秦桧谗言,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名将岳飞,为之抱不平的韩世忠也被罢去兵权,被封为成安郡王。韩世忠愤然辞官,与梁红玉归隐杭州西湖,死后夫妻合葬于苏堤灵岩山下。

 

芙蓉月·十月花神芙蓉

花界入幽梦,寒露洌、小舍蓉花齐吐。千娇百媚,挺起头西风拒。晨步芙蓉娇艳,夕览黑鸦归暮。。风窄起,卷残云,片片落黄飞舞。

悠闲伴寒住。一天三易色,朝乐娱暮。东风不嫁,情寄清霜凉露。范氏芙蓉诗赞,妙精语。流千古。貂氏女,美名扬,绝寰佳女。

注:十月芙蓉花男神范成的《木芙蓉》:冰明玉润天然色,凄凉拚作西风客。不肯嫁东风,殷勤霜露中。晚年居故里苏州,随地就势筑亭建榭,遍种芙蓉,写有《携家石湖拒霜》、《窗前木芙蓉》等赞美芙蓉,后人谓芙蓉二妙:美在照水,德在拒霜。中国民间视其为夫妻团圆之物。十月女花神貂蝉

助王允杀董卓。后人谓此曰:"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

 

 

茶瓶儿·十一月花神山茶花

说那山茶红艳艳,访滇去、爬坡翻坎。红了山茶脸。省花花市,四处皆她染。

居易山茶尘勿染。不畏酷寒铮铮胆。看史昭君鉴。强兵雄剑。中华谁能犯。

注:十一月山茶男花神-白居易。传闻中并没有说明为什么白居易是山茶的花神,也许是诗人不畏强权的性情与山茶的不畏寒风细雨相似吧。十一月 山茶花女花神王昭君,汉元帝时以"良家子"入选掖庭。传因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自此一直无缘君面。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五女赐之。王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后呼韩邪单于亡故,昭君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继嫁予呼韩邪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

 

高山流水·十二月花神水仙

远离故土到中华。越千年、漳郡安家。三载大花茎,儿孙遍傳天涯。书台上、我冒新芽。青青叶,黄朶青香淡淡,净洁无瑕。踏波仙子伴,细品仲春茶。

堪佳。高家似孙好,吟长赋、把水仙夸。前赋意尤绵,后赋妙笔吟花。可憐那、寃愤甄娃。貌如玉,黄土堆堆草发,昔女娥丫。找夫千里,痛挥泪、伴鱼蛙。

注:十二月水仙男花神高似孙。他写的水仙花前赋后赋千余言,把水仙花描写得十分美丽可爱,现人们还以水仙为"纯洁爱情"的化身。十二月水仙花女花神则是甄夫人,曹丕的爱妾,貌美如花的甄夫人,纳她为妾,甄夫人备受宠爱,后生下儿子曹叡和女儿东乡公主。

失了宠爱,心中颇为怨恨,说了几句埋怨曹丕的话。当即便赐死甄夫人。

可怜的甄夫人,虽然姿色绝世,可最后却落得这样惨死的结局。另有说腊月水仙花神是娥皇与女英。尧帝禅位于舜,将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都嫁给了舜。后来,舜帝巡视南方,到了苍梧却突然病故。娥皇、女英千里寻夫,到君山时得到噩耗,她们泪如雨下,眼泪洒在竹子上,留下痕迹,斑竹由此而来,又名湘妃竹,泪竹。最后,娥皇和女英都跳下湘江殉情了,据说上天将二人的魂魄化为江边水仙,二人就成为了水仙花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