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那些充满讽刺意味的对联, 每一首都是经典

 真游泳的猫 2019-07-25

对联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深得老百姓的喜爱。正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古代也因此诞生了许多充满讽刺意味的对联,经典十足,让人回味悠长。关注小编,欣赏经典,走进富含文化魅力的对联世界。

第1首:书不读秦汉以下;志常在酒色之间。

据说曾经有个人依靠自己是某知县的亲戚,当上了当地的教员。 这个人不学无术,还标榜自己说“书不读秦汉以下”,其实根本不用心学问,各种去青楼花天酒地。所以有一个学生就在教室的黑板上写了下联。教员看到了下联之后,气的脸都白了,但是没有任何办法。

第2首: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炭;侥幸今年科举,头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这是一个秀才中举后的写的对联,讽刺了世态炎凉的情况。大家都做锦上添花,却没有多少人愿意雪中送炭。

第3首:发售各项功名,九品起码;检选道地顶子,五色俱全。

清朝晚期,卖官横行。而这些买官的人当了官之后为了捞回老本,更加鱼肉百姓。因此有人写了这个对联来讽刺卖官的“捐官局”。

第4首:鼠无大小皆称老;龟有雌雄总姓乌。

据说清朝有一个姓乌的巡抚去书院巡察,看到一群学生在食堂吃饭,有些同学开玩笑在互相抢前面打饭。乌巡抚就大笑说:“好一群老鼠。”没多久,书院大门上就贴上了这个对联,把乌巡抚骂作乌龟,来讽刺乌巡抚辱没斯文。

朋友们,你们还知道那些古代有趣的对联呢?可以关注留言哦,我们下期盘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