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六种青料的发色效果(苏麻离青,平等青,石子青,回青料,浙料,珠明料发色效果分析) 其实所有的青花料都可以分为国产料与进口料两大类的,只不过这之间另有细分而已。 1. 珠明料——产于云南宣威、会泽、宜良等县,其中以宣威料为最,外观呈灰黑块状,好似丈青色的小石子。珠明料经过挑选,使氧化钴比例提高,而铁、锰比例则相应减低,使青花发色明丽、纯正。康熙青花使用珠明料,其发色为世人称道,有青花五彩之称。 2. 浙料——产自浙江绍兴、金华一带所产青料,也称“浙青”。国产料中以浙料为上乘。发色重则浓红,轻则淡翠。浙料又有元(顶)子、紫料、天青等品种。明代万历中期以后至清代,景德镇官窑青花瓷器均采用此料。 3. 回青——其一说产自云南,不过多数另一说来自西域或新疆。青花若用纯回青料绘画,颜色幽青深翠,色散不收,故多配以石子青并用。明代嘉靖至万历前期,青花用回青料烧制,呈色发紫,不同于其他时期。因为明代景德镇制瓷工匠对回青有“敲”的制法,即将回青敲碎,内有朱砂斑者为上,用银星者为中,又故名“敲青”。回青料呈色最美的一种,称“佛头青”,旧传因其用于佛像头上的染色,故名。 4. 石子青——又称无名子,或石青。据《江西大志·陶书》记载:石子青产于瑞州诸处(今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一带)。石子青单独使用时,青花发色灰暗清淡。明清两代民窑青花普遍采用此种青料,不过多数是配比使用的,明代中期尤其正德时期民窑单独流行使用独特发色,与其他青花料配比使用发色效果非常好。 5. 平等青——又称陂塘青,产于江西省乐平。明代成化、弘治、正德早期时用其绘画。青花呈色淡雅清亮,是构成明代成化青花名噪古瓷的原因之一。 6. 苏麻离青,又称苏泥麻青、苏勃泥青、苏泥勃青等,简称“苏料”。名称的来源,一说是来自波斯语“苏来曼”的译音。这种钴料的产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萨村,村民们认为是一名叫苏来曼的人发现了这种钴料,故以其名字来命名此料。另一种说法是,苏泥麻青应为苏麻离青,是英文smalt的译音,意为一种蓝玻璃。元代大量使用,元青花大名一时,后明代永乐宣德由于贸易再度使用,名震一时,成为明代制瓷史的高峰,后原料在宣德以后逐渐断绝停止。 方便区分理解我们也可以做以下再次划分: 一、进口青料 (1)苏麻离青料的特征:青花色彩蓝艳,色泽浓的地方有点发黑,有明显的铁锈斑并且有晕散现象。 苏麻离青料从元代开始使用,大部分精美的元代青花瓷器上(至正型元青花)都使用进口的苏麻离青料。 元代也有苏麻离青料与国产料(石子青料)混合使用的青花瓷器,其色为蓝中偏灰,也有铁锈斑,但铁锈斑小而稀疏。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官窑瓷器大量使用苏麻离青料。 民窑也有用进口料和国产料混合使用的,色泽要比元代显的偏蓝一些。以后的正统、景泰、天顺一般都把进口料和国产料混合使用。进口苏料一直使用到成化早期,就消耗殆尽。 (2)回青料:始于正德晚期,大量流行在嘉靖、隆庆、万历、天启。其特点是色泽蓝中发紫,色彩艳丽。 在使用时,回青必须与适当比例的石子青相配才能取得理想的浓翠效果,上等回青亦称“佛头青”,发色蓝中透紫;回青在与石子青配合使用时,回青料的比例若稍高,则青花便呈色浓艳红紫,纹饰看上去显的模糊;若石子青用多了,呈色蓝中偏灰。 嘉靖用回青料色泽艳丽,有蓝中泛紫或蓝中泛红的,也有用回青料比例过高的,可见色晕散纹饰模糊。 隆庆的回青料发色蓝而稳定,一小部分显的灰淡。 万历早期用的回青料呈色好,蓝中带紫,晚期由于配比回青料用得少颜色明显灰暗。 天启用回青料的很少,一般都蓝中偏灰。 (3)珠明料:明代末期始见,大量流行在崇祯、康熙。呈色特点为鲜明亮丽,色泽纯正。特别适合于勾线绘画人物,在康熙时用珠明料渲染山水可以分出浓淡层次,颜色青翠蓝艳,有“翠毛蓝”之称。 (4)洋蓝:流行于光绪,色泽泛紫刺眼,青料看上去很单薄,就像紫药水一样的颜色。 二:国产料 (1)石子青料:从元代开始一直用到清早期。在青花瓷器上体现的色泽有很多种,颜色的纯正来自于都青料的研磨的精细度,精细研磨出来的色泽比较蓝,差之的会青中偏灰,青中偏黑,青中偏暗等多种特征。 元青花使用国产料的呈色青中偏暗,偏灰。都为(延佑型元青花),铁锈斑少,有铁锈斑的呈褐色。 洪武使用石子青料,一类青花发色浅淡,色调稳定少有晕散,纹饰当中常有明显的小点无规则的散布在其中。洪武另一类青花色泽泛灰,釉面呈灰乳色,纹饰中有见少量较大斑块状的黑青色铁斑,呈凹凸不平状。 永乐、宣德的石子青料呈色青中偏蓝,淡雅。空白期石子青料色泽不一,大多数青中偏灰。成化、正德、嘉靖、隆庆、万历石子青料呈色多样,有青中偏蓝,偏灰,偏暗等多种呈色。 天启崇祯,石子青料大都颜色蓝中偏黑。 (2)平等青料:流行于明代中期成化、弘治、正德三朝,特别是在成化弘治时期官窑民窑都在使用,呈色特点蓝中泛青灰,色泽淡雅,成色稳定。青花渲染有见“棉絮”状。 (3)浙料:从明代万历始见,但用的较少,清代顺治开始使用较多,大量流行在整个清代。其中以雍正、乾隆使用浙料为“最”,这个“最”字就是说明雍正、乾隆两朝的色泽最好,蓝艳,青花发色亮丽。 在清代其他时期广泛使用浙料,呈色不一,嘉庆、道光青料渲染,颜色深的地方蓝中偏黑,咸丰、同治、光绪青料渲染颜色深的地方蓝中偏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