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红钢 1959年生于贵州;1988年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艺术系中国画专业;2005年结业于中国国家画院龙瑞高研班;2011年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山水创作室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入选第七、八、九、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三届全国山水画展(获铜奖); 第二届中国画展,“东方之韵——2003中国水墨成就展”。1997年被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评为“中国画坛百杰画家”;1999年获“中华世纪之光”提名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单位收藏;2005年获“自然与人第二届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对比展”佳作奖;2006年入选“世纪风骨——中国当代艺术名家双年展”。并多次在《美术》《江苏画刊》《国画家》《荣宝斋》《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等刊物上被专题介绍。出版《熊红钢山水集》《熊红钢花卉集》等。 ▌田黎明评语
红钢的山水画追寻老庄的哲学理念,以山水之象融入道家心境,生发对“齐物”之体验,既立足高远,也向内恪守,为道而损,这是红钢的山水气象,也是红钢的人格之境。 红钢山水承宋元文脉,得古意深邃,又有“逍遥”与自然相融通达心性。笔墨载天地群山,于高远深远中生象外之象,尤其所见红钢的“知鱼之乐”,将有形与意象融汇于无形山水空间里,一种超然笔墨清晰地,顺其自然而皆存。
红钢的笔墨符号内涵着“有无相生”之理念,从笔墨形态到山水之象,每一笔均出自心源寻道,坚守淡泊纯真心象,使红钢笔墨充满了心灵的自然和温润,也印映出中国审美的“乐自内出”,而形成了红钢山水天然,含蓄,幽邃,空灵的笔墨风格与绘画语言。
红钢笔墨润泽,重品格,重气韵,重味外之旨。他与宋元山水相照中,将宋人雄浑体知为清旷而澹远,将元人的孤寂化为温润,他在理解探索黄宾虹山水美学之境的浑厚华滋里,找到了心性与华滋的观照空间,用自己的语言建构,在艰辛的探索路程中通达人与自然的自由境界。读红钢山水有若感知当代人文精神的进取之境,他以“抱朴”的笔墨语境来领悟自然精神,并在山水人文高度上持赤子之心,在自然中,体会其万物相生之奥妙,这里的一切笔,一切墨都向着时代笔墨精神和笔墨境界,构筑成红钢敦厚润泽而天然的山水画之品格。 ▌吴为山评语
吾尝于中国美术馆观熊红钢君画展,顿觉其超凡之境,苍浑华滋之笔墨,空灵神妙之意象令吾遁入高古幽深文气浩荡之艺术世界。凌空之鱼,翔云之人,仿佛由庄子时代穿越而至,飞入八大山人之空间,此意趣当缘自梦之幻化。人大于山,水不容泛,非属先民所独享,红钢君神遇倪黄,心摹石涛,笔追宾虹,踏遍青山,搜尽奇峰,其胸中丘壑化为纸上云烟,其韵渺渺,其情悠悠,赏其云林,品其流水,清逸古朴中得神采飞扬。吾喜其画中之境画外之音,坦荡抒怀浩浩乎一片化机。 夜寂无哗,江流天际。万象空明,玉宇澄清。画者何为,诗思乾坤。展巻长啸,儒风盎然,挥毫落纸。青云之志,唯言初心。此红钢君可咸乎! 丁酉立夏 吴为山于中国美术馆 ▌熊红钢作品欣赏
本期《收藏》微信责编 陈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