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国已经富起来,除了贫困人口,大部分的家庭已不再过捉襟见肘的日子。人民生活富裕,开始讲究生活品味。 年长的人生活虽然不是“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过去,习惯了节约,仍然过着简朴生活。随着科技发展,文明进步、物质极大丰富,年轻人选择多样化;追求新颖奇特、丰富多彩,不同的年龄层次对“精致生活品味”的生活有不同理解和不同方式去过活。 精致品味生活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近日《被“假精致”掏空的年轻人》一文引发热议。文中说的“假精致”,是指超越自身实际能力、不择手段去追求高消费生活。有人为了金钱而贪污受贿;为了戴劳力士,开进口车、买手机而当强盗、卖身、卖肾,甚至‘宁在宝马车上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 ’,弄到身心疲惫、心力交瘁。 这些就是被“精致”所绑架;被奢侈、高档品牌、物欲所控制而过的“假精致”生活。 怎样的生活才能是精致有品位的生活?有人说:有钱、有权、从头到脚、从房子到车、到玩都是名牌、随心所欲、一般人歆羡等就是精致生活。也有人说:“人间有味是清欢”“身心愉悦”是高雅有情趣的精致生活。 其实,追求美好、精致生活并不是某个人、某一阶层、某一地区,甚至某一时代的专利。古人、现代人;富人、穷人;权责者、平民百姓;城里人、乡下人;受过教育、文盲;工匠、农夫都可以有高品质的精致生活。 “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古人的高雅精致生活。 现代的豪华别墅、高档名牌衣着还是简单装修、基本生活用品齐全的整洁房屋、粗布休闲服饰一样能有精致的美好生活。 精致生活是一种求好的精神,是在一个有限的条件下寻求最好的风格与生活方式。工匠把桌子做到完美而无懈可击,就是精致生活。农夫把田种好,有最好的收成,就是精致生活。 家庭主妇花最少的钱买豆腐、青菜做出好吃的饭,就是精致生活。穷人花5块钱买馒头果腹而满意,就是精致生活。学生衣着朴素、用普通手机,完成学业就是在学校的精致生活。 精致生活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追求最好的风格并达到心灵的愉快,是高质量的精美生活。真正的精致生活是精神高雅、不畏任何境遇而乐观的生活态度。 真正的生活质量是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条件,有节制地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再进一步说,就是长久培养求好的精神,有自信、丰富的内心。 在外,我有直觉找到生活中最好的东西;在内,我则身居整洁宁静的陋巷、粗茶淡饭入味、布衣得体而舒适,能创造愉悦多元的心灵空间。 人富起来,不是亮“土豪”、摆阔气“奢华”,过一掷千金的生活。而改变奢靡之风,避免个人和社会财富快速消弭于奢侈消费中,我们需要是更多的社会生活品质教育,而不是为了多挣钱,盲目扩大消费、纵容奢欲、过度渲染奢靡生活,小富便奢侈、未富先过度超前消费。 这样会加剧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信仰和价值观的偏失。整个国家都应摒弃过度奢靡消费的不良风气,寻求最好的生活方式,人们就会有生活质量了。我们对精致生活质量最大的忧虑,并不是部分人的品位不良、追求名牌的痴迷而不择手段,而是大部分的人失去求好的精神。真正的精致生活质量是: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条件,有限地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和有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 精致生活质量就是如此简单。它不是与别人的比较中得来的,而是自己人格与风格求好精神的表现,而是过“有心智的精致生活”。 它能使人获得一种内在的自由和充实,还能在自己上身获得一种人生快乐源泉的内心世界。“有心智精致生活”就是在自信和宁静过美好生活。在熙熙攘攘皆为利来氛围中,有一个更高的自我不会沉沦在中受其支配,还能与外在遭遇保持一个距离,过适宜的精美生活。 我在现实的社会中可以拥有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我对待物质的态度是保持在恰当状态-----既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享受精致高品质生活也不过重地追求奢华的物质。这才是我们要提倡的有心智的精致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