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心相印”——曾翔蔡大礼邹涛李逸之丁宝子造像印艺术成果展

 昵称45005710 2019-07-25

展览日期 
2019年7月31日-8月11日
 
主办单位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艺术研究院
 
协办单位 
《中国篆刻》杂志社《中国民族美术》杂志社
 
展览地址 
中国美术馆一层七号厅
  
开幕时间 
2019年7月31日下午3:00
 
前言

        佛像印是我国印章艺术中一项独特的门类,目前可见的最早实物出土于新疆地区,属魏晋时期的遗物。佛像印产生至今已一千多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式一直在不断变化发展。佛像印从最早的寺庙、僧侣用印,至宋元后扩展为民间私印,明清以来印人们赋予其更多的艺术元素,实现了从实用性向艺术性的拓展与转变。
 
        佛像印成功跳出了佛教用印的狭小范围,赢得了更多元的发展轨径。尤其是晚清以来,嗅觉敏锐的文人篆刻家以佛造像入印、入款,为篆刻艺术开拓出一片全新的疆土,涌现出了像赵之谦、邓尔雅、来楚生等在佛像印创作方面独具风貌的篆刻大家,他们怀着无比虔诚与敬畏的心情,走刀不已,将佛像图案与篆刻艺术作了完美结合,赋予佛像印全新的风采。佛像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适应当时社会人士的需求,进而演变出多样的形态和功用,开辟出新的生存领域,这正是佛像印蓬勃生命力的体现,也是这个主题能在当代焕发光彩的根源所在。
 
        曾翔、邹涛、蔡大礼、李逸之、丁宝子五位先生,大都有着数十年的篆刻创作经验,也是当代佛像印创作领域中的领军人物。他们对这一主题曾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在吸取传统的基础上参考了历代金石资料,在不断探索、实践中创作了许多风格各异、独具匠心的精彩作品,引起了当代印坛的极大关注。
 
        作为佛像印创作者强强组合的“当代佛像印学术探索展”,自2016年6月首展以来,在全国各地已成功举办了九场,作品集印行达数万册,对普及与提升当代佛像印创作起到了极大积极作用。此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心心相印—当代造像印艺术五人探索成果展”,是他们的第十场展览。
 
        本次展览中,五位艺术家将携手给广大篆刻爱好者呈现出他们最新的艺术探索成果,也希望能够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当代佛像印创作的潮流趋势。相信在各位艺术家的努力推动下,佛像印这一古老的主题将会迎来更为绚烂的艺术新篇章。
 
张学津 
2019年5月 
作者系复旦大学文博系博士研究生
 
————先睹为快————
 
|曾翔|
 
 
 
        曾翔(1958—),号一夫、曲堂、木木堂。湖北随州人,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任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秘书长、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曾翔书法工作室导师等。
 
        作品曾连续获得全国第七、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览一等奖,文化部全国第十四届书法群星奖,连续五届入选“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中国当代书法二十家提名展”、《共和国书法大系》、《当代美术史—书法卷》。多次应邀参加日、韩、法、德、意等国艺术交流活动。著有《中国书法艺术大师—颜真卿》、《艺术巨匠—米芾(卷)》《历代法书墨迹高清巨图系列》等。
 
佛造像印作品
 

材质:青田石尺寸:5X5cm
 

材质:青田石尺寸:4X4cm

材质:青田石尺寸:6X6cm

材质:青田石尺寸:6X5cm

材质:青田石尺寸:8.5X3cm
 

 
|蔡大礼|

 
        蔡大礼(1961—),别署禾斋、今来轩主人等,生于北京,山东蓬莱人。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北京印社副秘书长等。
 
        1984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书画方面得到中央美院宋步云、武必端、王镛先生指导,作品参展全国展、中青展七次,全国流行书风印风展三届,中国书法院“渊源与流变”系列研究展,全国篆刻作品展等,两度全军书法大展一等奖;著有《大礼陶印》等。
 
佛造像印作品
 

佛造像材质:陶尺寸:直径7.5cm

玄中寺材质:陶尺寸:7X4.5cm

金刚琉璃宝座材质:陶尺寸:8X8cm
 

佛造像材质:陶尺寸:8X8cm
 

 
|邹涛|

 
        邹涛(1962—),浙江衢州人,生于宁夏,现旅居名古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中国书法》杂志编委。
 
        1990年获第三届全国中青年书法家篆刻家作品展优秀作品奖,1991年第二届西泠印社全国篆刻作品评展优秀奖等。入选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书法篆刻展,首届、第三届全国篆刻展等,特邀参加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等,第八届全国篆刻艺术展评委。著有《中国书法全集·赵之谦》卷、《篆刻津梁》,主編《吴昌硕全集(12卷》等。
 
佛造像印作品
 

拟北齐如来立像材质:浙江杂石尺寸:10.5×4cm

拟东魏式菩萨立像材质:老挝石尺寸:9.8×4.6cm
 

拟北齐式如来坐像材质:老挝石尺寸:10.3×6.3cm
 
 
|李逸之|

 
        李逸之(1974—),生于新疆克孜尔,现居北京。2005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西藏文化博物馆研究员,中国擦擦艺术博物馆名誉馆长,文化部青联中国书法篆刻委员,中国佛像印艺术研究中心学术顾问等。
 
        连续二十多年赴西藏腹地考察佛教遗址,采集和整理藏传佛教图像学资料,从事西藏艺术史研究,相关研究论文陆续发表于专业刊物及藏学会议论文集等。著有《西藏古格擦擦艺术》、《李逸之篆刻作品选》等。
 
佛造像印作品
 

滚印(cylinder seals)系列之一
 

滚印(cylinder seals)系列之二
 

滚印(cylinder seals)系列之四
 
|丁宝子|

 
        丁宝子(1979—),字璞斋,一名保之、字无疆。号唤堂、烦了、小丁、犁庵、半僧。生于江苏海州,祖居湖北武汉。少时受邑人于钦生启蒙,后为鲁慕迅、曾翔收为入室弟子。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佛像印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等。
 
        1999年始涉猎佛像印艺术创作,先后主持策划“光大印相”、“中国佛像印雅集”、“中国佛像印大展”等主题性展览十余回,主编《中国首届佛像印大展》等佛像印作品集十余种。著有方志文集《白虎山志》,佛像印作品集《看云去》、《悟空集》。
 
佛造像印作品
 

崖相系列材质:陶尺寸:7X7cm
 

崖相系列材质:陶尺寸:4X5cm
 

崖相系列材质:陶尺寸:5.5X6.5cm
 

崖相系列材质:陶尺寸:7X7cm
 
后记
 
        2014年之于我而言终究是个难忘的年头,因我那年历经了生与死的洗礼,令我对生命的本源与其价值做出了较之从前更加深刻的思考!
 
        在闭门谢客静养两年之后的2016年,我在北京与李逸之兄在2013年筹划的推广佛像印艺术的构思,终得付诸实施。记得那天在木木堂向恩师曾翔先生汇报想法的时候说:老师,我要出山,我要推动佛像印艺术的发展,让篆刻从佛像印开始步入当代,您要支持我!老师轻声的回了我一段话:哦,是嘛,想好那就做吧,需要人我出人、需要字我出字、需要印我出印、需要钱我出钱。随即6月“光大印相—当代佛像印六人探索展”在北京便应运而生,展览没有开幕式直奔主题展开研讨,出席研讨会的先生有王镛及夫人李晓芳、曾翔、邹涛、朱培尔、蔡大礼、张铁林、解小青、魏广君、祈进玉、李逸之等数十位各界贤达,进行了长达三个多小时的讨论。与会人员从各自的专业角度,阐述了对佛像印艺术的创作、研究、发展的不同观点。最终研讨会的成果与本次展览,被社会中肯的称为是在当代艺术发展史的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自发式的文化事件,必将成为佛像印艺术乃至当代篆刻发展转型的重要节点。
 
        在首展告捷的情况下,11月“心心相印—当代佛像印六人探索展”由当代国际性导演贾樟柯先生支持,于其故乡山西汾阳顺利开展,参展艺术家又拿出了较之光大首展,更加具有学术探索性的新作,得到了山西艺术界同仁的极大肯定。此两展的成功,无疑使我拥有了对佛像印艺术在全国范围内,掀起更大浪潮的资本和信心,由此决心策划举办“心心相印—中国首届佛像印大展”。
 
        经过精心策划,由山东滨化集团出资助力,2018年2月首届大展面向全国展开征稿,9月于山东滨州开展。三千余人踊跃投稿,入展者一百八位。展览不设立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获奖提名等名目。投展者各个年龄段皆有,从大学未毕业的青年人到花甲之年的长者。不论年龄、不论出生、不论资历,不开后门,更不看头衔,拿作品说话,名家与无名者平起平坐公平投稿参与评选!此展使我对全国佛像印创作水准与导向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从整体作品水准来看,两次六人探索展作品的探索精神,确给广大篆刻家带来了极大的启发。取法不再局限单一化,大大拓宽了创作思路,成为佛像印创作百花齐放局面的滥觞。
 
        此次面向全国征稿的展览,无疑加速了佛像印艺术当代化的进程。接下来的两年里,在江苏、山东、山西、河南、广东等省份,分别策划成功举办了九场专题展与研讨会,印行作品集数万册。
 
        并通过展览涌现出了一批在佛像印创作上有突出成绩的艺术家,他们是:钟振强、魏小勇、周怀陟、陈勇静、曹爱国、谢卿、朱广贺、刘建国、马艳武、周弋寒、毛修陆、于风雷、王九龄、秦良静、陈立新、周南海、刘红卫、秦宏刚等等等等。
 
        从光大首展到本次五人探索成果展,历经四载,不敢任何懈怠,其中甘苦唯有自知。欣慰的是,经过不懈的努力,终将这一古老的艺术在当代大放异彩。创作方面,有部分艺术家,已成功由古典意识形态走到了当代。史论方面,更是弥补了篆刻史百分之八十的空白,并纠正了诸多旧有定论的错误。在创作、史论有了长足发展的当下,理论研究的开展成为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
 
        这四年间,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就不一一提名,在此一并拜谢。感恩我与你们一同参与并见证,推动佛像印艺术的发展与篆刻艺术迈向当代的征途。我坚信,历史是公正的,是非功过后人自有定论,合十再拜。
丁宝子
2019年7月5日口述于聊避风雨之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